北京市流动儿童医疗保障研究
2018-10-20龙昊廷
龙昊廷
摘 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流动人口的规模也随之增加,随之而来的流动儿童的数量增长。同时,流动儿童这个特殊弱势群体的医疗保障的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的关注。本文参考近年的文献,运用田野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北京市海淀区肖家河社区与冷泉社区为例,从流动儿童的基本特征、生活状况、医疗现状、北京户籍制度以及参与社会保障的意愿等方面发现存在医疗保障参与率较低、医疗保障认知度与满意度偏低以及医疗保障政策缺失问题。进而,从制度完善、政策宣传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流动儿童;田野调查;医疗保障
1 流动儿童医疗保障的现状分析
1.1流动儿童的基本特点,本文作者查阅相关文献和与调查社区的对比,得出关于流动儿童的基本特征:
1.1.1流动儿童规模的巨大,且迅速增长,其中跨省的流动增长最为迅速,据相关文献,面向大城市的流动更加明显;据统计调查,2015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达1367.10万人,此数据相比2010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数的1167.17万人增长了17.13%。
1.1.2流动儿童的来源广泛。根据调查情况显示,肖家河小学与冷泉小学四、五年级的学生来源地主要是北京市市郊区和北京市周边其他市,如河南、河北等,也有少部分学生来源于其他省份,如浙江,安徽等。
1.1.3流动儿童的年龄分布集中。1998年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规定:“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儿童少年”。本文研究肖家河小学和冷泉小学的流动儿童学生发现:五年级和六年级的47名学生的年龄在12-16周岁。这说明研究人员在年龄界定上的问题也是需要注意的。
1.2流动儿童健康状况不乐观
1.2.1流动儿童的公共卫生保健情况。北京市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但是这并没有惠及北京市内的流动儿童。调查中,定期体检的流动儿童有19人,而他们当中,有7人的身体是健康状况良好的,健康状况一般的人数有3位,同时他们也只有1位参加定期体检,这说明定期体检对健康状况的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影响的。但据向社区负责人了解的情况,流动儿童实际享受到卫生保健服务的数量少,学龄前流动儿童的健康状况明显比北京本地同龄儿童的健康状况差,以北京肖家河和冷泉社区为例,流动儿童的疾病发生率为56%,这个数据高于本地儿童的疾病发生率(根据社区负责人的访问了解),这也说明体检等公共卫生保健情况对于儿童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
1.2.2流動儿童基本医疗保险情况。首先,流动儿童医疗保险的政策覆盖范围不大。其次,流动儿童参加医疗保险的情况与当地儿童待遇差别大。在社区中,有一部分是农村户口的流动儿童参加了新农合。但据调查,有56%以上的流动儿童的家长认为,孩子参加的医疗保险没有享受到与当地户籍儿童同等的待遇。
1.2.3流动儿童医疗救助情况。在访谈中有关工作人员表示,在政策方面来说,流动儿童被纳入到医疗救助体系中的人数较少。由于北京市医疗救助准入的限制,也使得流动儿童不能在北京市享受医疗救助。
1.3流动儿童父母对流动儿童医疗保险的参保意愿与认知程度
问卷调查和访谈结果显示,尽管91%以上孩子的父母愿意参加医疗保险,但是对于流动儿童的家长来说,他们对医疗保障的认知程度是较低的,21.3%的家长一点都不了解,36.2%的家长有点了解和36.2%的家长是一般了解,比较了解的家长仅占2.1%,由于缺乏对医疗保险政策的深入认识,从而导致对医疗保障的满意度较低。50%以上的流动儿童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接受定期体检,保障孩子的健康状况。2.1%的父母完全不了解相关政策。这与医疗保障的宣传方式也有十分密切的联系,26.3%的家长通过新闻报纸了解流动儿童医疗保障,29.8%的父母则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68.1%的父母了解途径只有通过这些信息手段,但是通过社区宣传、电话、社保机构这样的较为官方的途径来了解医疗保障的知识是非常少的,仅占31.9%。这同时也反映了在流动儿童医疗保障方面,政府对于政策宣传方面的不足。据调查,流动儿童的父母则更为希望向社区咨询、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的宣传以及发放宣传单等方式来了解这些政策,因为这样的信息更为真实可靠。
在调查中,父母大都愿意让孩子参加社会保险,据调查研究,医疗保障参与意愿高的61.5%的是个体经营者,30.8%的人为打零工的人员,因为他们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所以这些群体有强的意愿(如表1),而待业的人参与率仅有7.7%,在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没有钱与条件来进行医疗保险的购买,尤其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医疗保险更是需要更多的钱去缴纳。据个案四的家长说道:“如果我们有钱,肯定要投保险的,不然孩子生病,只能倾全家之力来进行救治,就会出现看病难,治病难的问题。”家长的就业情况决定了这个家庭是否有经济能力来参与儿童医疗保险。
2 流动儿童医疗保障缺失的原因探析
总体看来,目前流动儿童在北京市肖家河与冷泉社区所能够享受的公共卫生的条件与服务是不够的;流动儿童的社会医疗保险政策有待提升;关于儿童的医疗保险相关政策宣传不到位,流动儿童家长对政策了解程度较低;家长的医疗保障认知度与满意度较低,进一步导致流动儿童社会保障存在社会保险参与率较低的问题。
2.1医疗保障资源匮乏
对于北京市的流动儿童而言,他们只能参加新农合和商业保险,然而这两项保险在北京的流动儿童中覆盖率仅在16%左右,难以满足近90%的流动儿童家庭希望孩子能够参与医疗保险的需求。而对于家长来说,医疗救助的需求也是很高的,在调查研究中,28.1%的家长一点需要医疗救助,这是相对比较大的占比,这也是非常反常的一个数字。对进城务工人员而言,由于经济收入不高且不稳定,孩子若生病的医疗花费在家庭总体支出中占比较大,这也使得他们在面对孩子有较大的疾病时更显脆弱。
2.2户籍分割严重
2004年在全国逐步进行的新农合的医疗制度,让农村儿童以家庭为单位的形式被纳入了医疗保险的体系之内。但是这项新农合的保险制度明确要求流动人口必须回原户籍所在地参加保险,因为返乡就医的花费巨大、家长淡薄的保险意识等很多因素的制约,让流动儿童几乎被排斥在基本医疗体系之外。这些由户籍制度造成的屏障是北京等这样的特大城市所特有的情况,随之而来的流动儿童的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在调查中,对于生病后作为56.1%的人选择了自己找药来进行治疗,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重视程度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孩子需要看病就医的情况下,32个家长选择自己找药。这从另一方面反映出,对于流动儿童家庭来说,承担全部的医疗费用是十分困难的。
2.3看病花费高
现阶段,我国医药费用花费还是相当大的,在很多情况下会出现看病难的问题,对于流动儿童更是这样,因为没有医疗保障措施,没有报销体制,所有的花费由家长个人承担。在数据调查中,随着看病花费的越多,看病压力也逐渐上升,当花费为100元以内时,没有人表示看病压力是大的,而当花费达到1500元与看病花费达到4000元时,2位家长表示看病壓力是非常大的。看病难,治病难,吃药难,这三大难题也威胁着流动儿童家庭的生存与生活,不仅影响到家庭作为国家基本单位所能发挥的作用,并且影响到未来儿童的成长,这对于国家和社会治安和安全也埋下隐患。(如表2)
3 流动儿童医疗保障的解决途径
在讨论上述流动人员随迁子女以医疗保障为主的社会保障问题时,本文作者 又发现了许多今后可研究的问题。其中之一,为保障他们的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权 利,还应解决流动儿童在城市的户籍问题;他们能否有资格参与医疗保险与城市 儿童享有同等的医疗待遇,是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任务,而获得 医疗保障是流动人员家庭稳定、城市安定、社会融合、社会和谐的基本要素。其中之二,从社会保障本质来看,享受医疗保障是公民的权利,医疗保险覆盖到流 动儿童也是进一步实现全民医疗的重要目标。其中之三,在户籍问题、政策推行、社会救助完善、建立流动儿童大病保险基金构想上还有很多可以实施完善的地方。
推之及广,北京作为中国政治经济发达的城市代表。流动儿童现象逐渐受到各界关注,迄今为止,研究他们的学者从社会融合度、教育水平、心里健康发展 角度不断的剖析这一特殊群体。可以拓宽的研究点还有很多,本文作者经过一年多的田野实地研究,认为只有从多方机制入手,协调合作才能不断改善流动儿童的社会保障状况,使他们这个特殊的群体快乐健康的成长,为新一代人力资本做出基本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娜.学龄前流动儿童医疗保障问题研究[J].产业经济论坛,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