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格权平等的法人类学关怀

2017-01-19曾哲周泽中

广西民族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田野调查

曾哲+周泽中

【摘 要】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具有传奇色彩的学术经历,由其所开创的现代法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逐渐得到后世学者的重视和呼应,但是很少人着墨去关注马氏人类学思想中的人格权平等观念,亦即用法人类学的维度来解读他本人及其经典著述。马林诺夫斯基对人性尊严的关注不仅体现了人类学研究的内在本旨,同时也诠释了平等之法律价值。据此,从所有人类属性之人格权平等视角来厘析马林诺夫斯基早期人类学中平等价值主题的哲学伦理,实乃为全球不断复苏的后民族主义、种族主义、民粹主义以及相延伸的民族恐怖主义治理提供了一剂良方。

【关键词】法人类学;人格权平等;人性尊严;田野调查

【作 者】曾哲,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泽中,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重庆,401120

【中图分类号】C9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6)06-0048-007

引 言

在西方人类学历史上,乃至在世界人类学历史上马林诺夫斯基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都是极为重要的。基于自身深入到澳洲原始部落进行实地调查的研究收获,马林诺夫斯基发表了《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野性社会的犯罪与习俗》以及《野蛮社会的性生活》等一系列论著,开创了田野调查的先河,成为法人类学派的一代宗师,尤其是《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作为现代社会人类学的新生代表作,成就了马氏成为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首位社会人类学特聘教授。诚如其官方传记作者迈克尔·杨在关于马氏学术生涯早期(1884—1920年)的长篇传记开篇所说:“如果说查尔斯·达尔文是人类生物学的开山祖师的话,布罗尼斯劳·马林诺夫斯基就是人类学与人类法哲学之人格权平等意识提倡的开山祖师。毫无疑问,这位波兰贵族出生的读书人发明了‘田野研究这一严格的学术‘成年礼并带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所秉持的别样气质,侵入性地带来了英国社会人类学研究范式的突破性变革。”[1 ]1在这本传记中,迈克尔·杨用“奥德赛”——一个历经多重苦难,最终成为英雄史诗般的神话人物来比拟马氏关于人类学研究全部过程与内心深处的文明纠结,在他看来是最合适不过的,充分肯定了马氏田野调查方法等研究成果为社会人类学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但对笔者而言,亦即后世几乎所有的法哲学研究者而言,最震撼心灵的是那些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基于不作贵族、平民、乞丐或流浪汉之等级区分的人格权应该是平等的理性认知,最值得称道的是马氏在澳洲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原始部落进行田野调查的时候,他用哲人的慧性与佛者的宽仁以及上帝的心智对待那些生活状态极度落后的原始土著居民的文化信仰,对其原始茹血般的生活状貌所抱有的同情心理与尊重理解其“原生态图腾”的姿态,是为我们后世学者应该传承的典范。他丝毫没有贵族学者的高傲,更不是那种带有偏见的学术言论,在那样的田野环境背景下,或者是说他在当时那种工作环境下,他是一种怎样的内心世界?在他的同事、助手、助理或学生均表示难以接受的田野调查过程中,以及后来的成书的《日记》中,无不反映其人性本质上的一致性与平等,对美好自然的爱,对人类善念的尊重,对平等人权在人类进化论维度的原初认知,并有意无意地同当时欧洲社会和一些欧陆学者将达尔文在生物学领域提出的“进化论”进行对接性比较研究,将风靡一时的达尔文进化论引入到社会人类学理论。笔者通过对马林诺夫斯基进行田野调查所记录的私密日记认真阅读并出于对社会人类科学的尊重,从法人类学的理论视角再次审读《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仔细体味和假想迈克尔·杨所作传记中那一段段生动描述的一些充满人类原始野性的细节,实在是妙趣天成、毫无雕饰,体现人性之美,人格之真。笔者在其他人类学者对马氏人类学研究成果的经典著述或评介的揽阅中,颇为难能地发现马氏内心深处那份对人格平等权自始至终关怀所具有平等意识,那种沁入心扉的人格平等的法律思想或是那种刻在骨子里平等权利思维。更可贵的是马林诺夫斯基在原初漫长的人类学理论思想形成过程中所凝练出的那些且鲜为人知关于人类最本真的最土著的平等思想片段,无不留给世上永恒的咏叹和精彩的回忆。

一、人格权平等观念:马氏人类学理论关注人本尊严

作为20世纪初期最伟大的人类学家之一,马林诺夫斯基在民族志田野调查方面所取得的斐然成就早已彪炳史册,其研究成果自问世以来备受后世学者推崇。曾师从马林诺夫斯基学习人类历史文化论,并获得伦敦经济学院哲学博士的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是这样记述他的尊师的,“这样一个有家学渊源,天资卓绝,经过波、德、英三国高等学府名师培养,又得到了长期实地深入现场调查机会的学者……他发现踏进的是一个形势已大变了的世界……始终离不开时势的学术已不能在老路上继续下去了,正在呼唤新一代的诞生。”[2 ]129可见,马林诺夫斯基作为现代人类学领域的摇旗者,凭借自身在澳洲特罗布里恩德群岛进行田野调查所获得的丰富素材,以及后来他将这些材料整理完毕,并于1922年正式出版的第一本实地考察研究著作《西太平洋的航海者》。马林诺夫斯基生前所发表的包括《西太平洋的航海者》在内的一系列论著,主要是围绕着现代田野调查方法以及功能主义社会学与人类学等方面的内容展开。马林诺夫斯基认为,在从事人类学研究的时候必须通过实地调查的方法,才能“通过认识遥远而陌生的人性,我们会看清我们自己”[3 ]19。也正是因为马氏清楚认识到实地考察能够为不同层次的部落、种族、社群习俗文化研究提供有益启示,他创建了现代人类学田野调查方法论(包括田野调查的程序、方式方法、基本原则、社会功能等)。并且他主张将那些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社会历史文化归置于同一整体之中,理性认识和把握不同部落社群不同种族文化的自身特点,充分地发挥局部相对于整体而言所具有的特殊功能。因此,在对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学术地位进行评价时,费孝通先生曾经多次说,“如果说马老师是20世纪初年手执功能学派的旗子,插上英国人类学的领域,成为这门学科老一代的接班人,那么传递这根接力棒的,我想说,正是当时高居在这角文坛的大师Sir James Frazer①……” [2 ]129当然,马林诺夫斯基的学术影响不局限于人类学学界,还对经济学、社会学以及民族学等多种人文学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实属西方自然主义学派与功能主义两大学派之巨臂。

马林诺夫斯基先生所倡导的田野调查方法和功能主义至上等人类学思想和具体方法,无疑是当下国内外学者们对其研究着墨较多的论域,尽管学术上应许智仁各见,但在这些传统的阐述风格和解读角度之外,笔者发现,马林诺夫斯基内心怀揣着更具人文关怀、人性悲悯的人格平等观念。无论是迈克尔·杨按照时间轴线为其所作传记《马林诺夫斯基:一位人类学家的奥德赛,1884-1920》其进行描述的马氏早期学术生涯和生活经历,但还是依然可以看到当时被研究者人性的光辉与美德,诚如马林诺夫斯基自己所著《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等作品中都能够精准反映出马林诺夫斯基本人内心深处对人格平等、自由的追求。他尊重世界上的不同文化和不同人群,抛弃了古典进化论所认为的“人天生有别”“社群阶层化”等傲慢歧视观点,摒弃年轻时的傲慢与偏见,这也成为马林诺夫斯基在从事人类学研究工作中始终坚持如一的指导思想。马林诺夫斯基出于对人性平等的崇尚,不顾自己身体的虚弱状况,只身深入到澳洲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原始部落进行实地调查,和那里的土著居民同吃同住、密切接触,自己亲身体验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他迅速掌握了迈鲁语等数十种“土话”,这些田野调查经历对于马氏全面地收集不同氏族社群的生存生活资料大有助益,不仅有效帮助马林诺夫斯基顺利完成其后续研究成果的创作,而且进一步嬗变了马林诺夫斯基关于人格平等、个体自由的思想观念是其人类学思想体系中那不显耀眼的一束光环,后人也对这种人格权平等的观念亦未作过多的表达和言说。但是,我们不可置信的是在主流思想崇拜社会进化论、上层社会阶层分化倾向明显的西方,竟然能在马林诺夫斯基这样一个“贵族”情结深切、个性自负高傲的学者身上发现人格抢眼平等的人文情怀,如暗室一炬般对现代人类学研究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引领作用。

二、贵族精神“意外孕育”平等人格权的表达与言说

正如迈克尔·杨为马林诺夫斯基所做的传记《马林诺夫斯基:一位人类学家的奥德赛,1884-1920》中提到,“马林诺夫斯基为自己的贵族血统而骄傲。在阶级意识极强的英国人面前他常自称是贵族。”[1 ]18-21传记作者在对马林诺夫斯基那所谓的“贵族”血统进行追根溯源,杨氏认为马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波兰贵族,而是一个先辈曾经拥有大量土地,或者说家族历史比较辉煌的绅士和名士阶层——“施拉赫塔”曾经拥有显赫的社会地位,但是由于历史、战争等原因,这个绅士阶层逐渐失去了自身所享有的经济、社会特权。尽管马林诺夫斯基的“贵族”身份风光和贵族血统光华早已不再,可是那种“贵族”的傲人气质和对万物付诸关怀的贵族精神早已经融入他的灵魂和骨子里,从而在他的研究工作和生活中往往会反映出内心对“贵族”身份的看重,向往一条特立独行人类文化研究的绿色通道。同时可能与一些天才科学家相似的是,马林诺夫斯基也会表现出其恃才傲物的一面。贵族精神是马林诺夫斯基与生俱来的“傲慢与偏见”,这种强烈的自我认同无疑是其骨子里自然而然地散发出来的天然优越感。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自认为是波兰“贵族”的科学家,人类文化学者、尽显自负个性的马林诺夫斯基,却将自己的研究重点放在了最关注人性尊严的最基础的学科——人类学发展领域。人类学发展本质上言就是研究和关注人类本身的发展,人本的发展就不能规避平等的发展权问题。既然地缘因素与血缘因素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不平衡的两大因素,那么我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必须清晰地认识人格因素决然不可简单地归结为地缘与血缘所带来的天然差别。马氏与那个时期的其他人类学家不同的是,马林诺夫斯基将人格平等的理念作为自己从事人类学研究的一根红线加以灌输牵引,他并不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人性差别或者是天然的肤色或种族“鸿沟”。[4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马林诺夫斯基体内所具有的贵族精神却“意外孕育”了这种强调人格平等的主体价值理念?甩开了传统贵族经院学派“文化有高下,基因有优劣”[4 ]理论的羁绊。根据迈克尔·杨在传记中提到,“在外来者的统治下,曾经的贵族与普通百姓一样共同经受压迫,迫害有助于形成一种新的波兰人的民族团结。”[1 ]20可见马林诺夫斯基心底念念不忘乃是随着岁月老去的贵族身份和亟待求变崛起的新贵族之平等愿景。最值得嘉许的是他那种渴望民族团结、统一抵抗外族的新贵族理想深深地烙印在马林诺夫斯基的内心,并使之化为马氏平等对待不同人群的法哲学基础之价值理念。这种特殊的“贵族文化”孕育了马林诺夫斯基追求人格平等、自由的人性基本人权关怀和体认,在他看来,每个人生来就不比其他人要低等,更不用说低贱,而不论这人出生在哪个“氏族社群”或者现处于何种恶劣“文明环境”中,他的人格都是不应该受到外界歧视。除此之外,马林诺夫斯基尤为推崇个人英雄主义,他认为人类学的一切研究目的都要归结为:理解和满足社会中的个体需要,他不赞成传统人类学那种过多强调集体或者氏族利益的观点。反之,马氏认为对个体人格与自由的尊重才是人类学学者应该研究的重点。在马氏所引以为自豪的贵族精神中产生对人格平等、自由的向往情愫也绝非偶然,这种对人格平等的强烈且发自内心的价值认同,恰恰也成为马林诺夫斯基在以后从事人类学研究过程中始终坚持的指导思想。

人格权平等的法哲学基础及其价值理念,与其说是马林诺夫斯基内心对已经逝去之贵族理想的强烈向往,毋宁说是其费尽毕生心血从事人类学研究所坚持的信念基础及其对基本人格权保障的价值诉求。根据马林诺夫斯基在澳洲地区的原始部落从事田野调查时所写的笔记,“我不喜欢和那个传教士住在一起……这个人的[白种人]优越感让我感到恶心。”[5 ]58马氏对那位传教士所持的人种歧视观点所表现出来的“厌恶”情绪有时直接写在脸上了,充分体现了其对当地土著居民人格平等对待的内心初衷。此外,马林诺夫斯基在澳洲群岛上进行实地调查的研究工作,不仅仅要求他与当地的土著居民一起生活,共同起居,而且他还要主动学习土著方言。马林诺夫斯基在其日记中频繁地使用迈鲁语、莫图语等当地不同语种,可见他非常尊重当地的生活习俗和语言习惯。当地土著居民的文化程度不高,甚至有些野蛮,“和这些凡夫俗子在一起,让我厌烦透顶,他们对那些使我兴奋不已的事物居然无动于衷,而那些事物是如此富有诗意。”[5 ]44虽然马林诺夫斯基有时候对岛上的一些人或事会表现出鄙视、愤怒等个人极端情绪,可那大多都是马氏在身体状况非常糟糕的情况下所做的体征发泄。正是如此,后人在评价马林诺夫斯基的时候会认为他带有种族歧视的色彩,笔者甚是不以为然。认为这些评价确实有失偏颇甚至怀着某种嫉妒的心理阴暗。我们可以试想,一个本就带有自负性格的人在情感受挫、身体抱恙的不良状况下满负荷工作,当面对自己感到不愉快的一些人或事时,难免会在这本“私密日记”中记录自己心中的不满,真实地反映了马林诺夫斯基的内心感受的东西。后来,这种假设也得到了确认,因为马林诺夫斯基所发表的其他一些正式著作中却从未对土著居民带有任何歧视的态度,而是让自己所研究人类学中的主体“人”回归到其应有的本质意义,尊重世界上不同群体之间的人性差别。马林诺夫斯基秉持着人格权平等的人文哲学观念,将此成熟运用于自己所倡导的现代田野调查方法之上,体现了一位伟大的人类学家在进行实际调查工作中所坚持的法哲学思考和始终如一的平等正义价值理念。

三、现代田野调查创世挑战社会进化论

马林诺夫斯基作为20世纪以来成就最为卓越的人类学家,他的很多研究成果都被看作是现代人类学历史上最耀眼的珍贵遗产。其中他最突出的学术贡献恐怕要首推其首创并成熟运用的田野调查方法,创新了人类学和社会学两大学科的关联性学科范式,这种以实地考察为主要手段的研究方式也成为现代人类学最流行、最全面的工作方法。因此,马林诺夫斯基也被后来的人类学学者称为“现代田野调查之父”。马林诺夫斯基在从事人类学研究时大多适用了这一研究方法,例如《西太平洋的航海者》《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等众多作品都反映了马氏热衷于通过实地调查,深入到不同社会群体的日常生产、生活中,寻找那些“人”之所以为“人”的共同面相。马林诺夫斯基通过自己的眼睛进行细致的观察,从而更深层次地了解不同的人性特征,并在自己进行人类学研究的过程中做到真正地尊重不同人种、不同阶层的平等人格,基本摒弃了当时欧陆,尤其是英伦人类学界风行的社会进化论,那场为后人熟知的马林诺夫斯基与他的“老师”弗雷泽之间关于“宗教信仰”“巫术仪式”以及“图腾崇拜”等活动是否具有经济功能的论战,大致展现了马林诺夫斯基利用田野调查方法所得来的研究成果向那些严格遵循社会进化论的老一代人类学家所发起的严峻挑战。

欧洲大陆是生物进化论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传统认知中最优越人种发祥地区之一,具有与天俱来的不可剥夺的地缘优越感和血统尊崇感。英国自然科学家达尔文所著《物种起源》面世后,在整个西方社会掀起了轩然大波。提倡以自然选择、优胜劣汰等丛林法则来决定生物进化的学术思想不仅仅影响着自然科学领域,后来也逐渐扩展到社会科学领域,最终形成了社会人类学研究的社会进化论思想。这些社会进化论论者认为,既然自然界受到生物进化规律的决定性作用,那么人类社会作为自然界的延伸部分,也应受到这种普遍性规律的支配。他们将人的本性、人种类别以及遗传基因组成等作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社会发展进程即为弱者淘汰、强者生存的动态体现。社会进化论思想人为地将不同人群类别化、层级化,尤其是对那些未经或少经人类开发的原始族群部落持有一种鄙视、轻视的态度。由于人种、出身等条件受到歧视的人群被划分为三六九等,他们始终游离于社会的底层。社会进化论的这些研究成果也为当时的一些人类学家所继承和接受,例如上文提及的弗雷泽、摩尔根、韦斯特马克以及麦克伦南等学者,他们在进行人类学研究时基本上遵循了社会进化论的相关论点,并以此作为指导原则进行人类学著作的撰写,他们认为只要依据足够的文献资料,加之自己对社会进化论的理解便可以在人类学领域中取得相当不错的研究成果,如弗雷泽的成名作《金枝》在当时可谓是一本巨著,其篇幅长达五千余页。因此,那些固守传统典籍,却大大忽视了实地考察作用的学者们被称为扶手椅里的人类学家,或者被称为抽屉里的人类学家。[6 ]正是因为他们把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放在了资料筛选、文献拼凑等工作上,缺乏对田野调查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他们的作品大多是受到社会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以至于在描述其他低层级社群的时候充斥着不平等的色彩,诚如马氏的中国高足费孝通先生所言:“读了《金枝》我们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2 ]131-133

马林诺夫斯基在从事人类学研究之前,曾深受弗雷泽等人学术观点的影响,迈克尔·杨在其传记中亦将弗雷泽比作马林诺夫斯基的“老师”。但是马林诺夫斯基逐渐对弗雷泽的一些观点产生了疑问,例如弗雷泽在其《图腾崇拜与异族通婚》一书中提到,“澳大利亚中部地区的阿龙塔氏族通过巫术来控制着它自己的图腾,在几个氏族之间存在着固有的劳动分工;……这种劳动分工的“合理经济原则”却一定是“被误用了的”,因为它是建立在非理性的巫术假设之上的。因此,图腾崇拜对人类的经济发展没有产生任何影响,也是没有科学研究意义的。”[1 ]209类似于这些原始部落生产、生活方式“无用论”的观点,是弗雷泽仅仅基于社会进化论以及缺乏实地考察所得出的结论。而马林诺夫斯基则认为,人类学的研究不能仅仅因为原始部落那些古老的宗教巫术以及非理性的图腾崇拜所表现出来的神秘性,继而否定其所具有的实用性或者说是经济功能。因为在劳动所追求的目的层面,澳洲地区的原始部落与相对发达的欧洲国家是存在很大差别的,但是这种差别并不是出于对人性的考量,而是二者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异。在英国人类学历史上马林诺夫斯基与弗雷泽这场关于土著部落巫术与图腾的论战被看作是马氏在选择田野调查方法之前的学术首秀。此后,马林诺夫斯基认识到实用主义所体现出来的功能属性,认为人类学的研究必须抛弃传统“无用论”的观点,拒绝那种深受社会进化论影响的欧洲优越主义。因为欧洲大陆那种传统的社会进化论实在无法证明人类所有的文明都是平等的——而不管这些文明的发展程度如何。相反,马林诺夫斯基身体力行,深入到那些处于落后状态的澳洲群岛原始部落的日常生产生活。“研究他们的制度、生活习俗与人生信条,分析他们的行为与心理特征,理解他们赖以生存的情感和追求幸福的愿望。”[3 ]18马林诺夫斯基为了证明原始部落居民所享有的平等人格,同时也是其内心确信那种严格遵循传统社会进化论的人类学观点是很难经得住实践的检验。因此,马氏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套实用性极强的现代田野调查方法,并以此来驳斥弗雷泽之流的种族歧视观点。马林诺夫斯基深入到那些拥有不同经济、文化背景的原始氏族社群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努力破除欧洲当时流行的那套具有强烈种族歧视意味的社会进化论观点,毕生致力于追求和实现世界上不同文化的平等地位以及不同群体的平等人格。

四、余 论

如前所述,马林诺夫斯基是20世纪以来人类学思想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位学者,其在民族志田野调查方法方面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早已使他成为人类学史上最瑰丽的一道风景线。诚然,马林诺夫斯基并非是首位来到澳洲特罗布里恩德群岛的原始部落进行田野调查的民族志学者,但他是第一个充分运用实用主义来对人类学的某些问题(例如原始部落的巫术仪式、图腾崇拜、人格心理)进行深入研究的学者,进而得出更为合理的结论来挑战那些西方人类学者所遵照的社会进化论。与此同时,马林诺夫斯基亦是基于博厄斯、摩尔根等前人进行田野调查所获取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引领人类学在工作方法上向更为专业化、更现代化的道路迈进。或许正是因为马氏在田野调查方法以及实用主义等研究取得的学术成就,以致后来的学者大多是从这两个主要方面对其思想进行梳理,总结出他对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以及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的重要贡献。他们在重点阐述马林诺夫斯基所创作的人类学理论,但是很少去关注马林诺夫斯基内心强烈的平等观念和法哲学意识,毕竟这种对人格平等、个体自由、人权发展平等的向往才是马氏坚持实地考察、反对社会进化论的最强的理论支撑点。故而,笔者认为,研究马林诺夫斯基思想中的人格平等观念,能够帮助我们更为清晰地掌握马林诺夫斯基本人的学术背景和问题意识的研究脉络,本是贵族出身的他却能如此看重人格平等,且尤为关注个体的身心自由。当欧洲大陆的其他学者严格遵照传统的社会进化论进行人类学研究时,他果断地拒绝了那种以欧洲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发现了弗雷泽等人那种忽视实地考察的实用性进行研究的积弊。马林诺夫斯基来到澳洲原始部落与当地的土著居民密切接触,如若没有人格平等的价值追求作为理念支撑,很难想象他能坚定不移地运用田野调查方法,始终奔波于实地考察的第一线,并且最终形成了总量惊人的民族志田野调查资料,为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研究素材,进而奠定现代人类学事业的坚实基础。

一派薪传归锻炼,十分火候见精神。如果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只是作为一个卓越的田野调查工作者和一个学术贡献极为杰出的学科引领者,那么迈克尔·杨也没有足够的理由来说服自己为马氏撰写长达六百余页的个人传记。马林诺夫斯基的人类学思想之所以至今仍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无法低估的学术生命力,很大程度是因为其研究成果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博,其中关于他致力于追求人格平等、自由的价值理念对后来的法人类学研究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人的尊严、具有普世价值。人格权为人的尊严最本质最直接的体现,每个人都有权利享有它。而不应以性别、种族、肤色、国籍、贫富、年龄、地位、财产、学识多寡高低为分野。”[7 ]平等、自由作为近现代意义上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所重视的价值目标,对于在世界范围内开展的人权运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当时古典进化论盛行的欧陆,马林诺夫斯基在社会人类学领域提出平等、自由的观念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跨学科研究的导向与引领。马林诺夫斯基在某种意义上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了,而是作为20世纪以来的关乎人类学研究的一个权威,一个绝对的学术权威。当这种权威被发掘和放大其内核中某种珍藏的学术思想时,必然会带来新的内心震撼。西方学界如是,东方亦如是。对当时涉及法西斯主义、宗教、战争等社会公共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时,迈克尔·杨在传记中也提到,“临终之时,他已是一位颇具争议的国际名人:一个四海为家、致力于反抗极权主义的人文主义者。”[1 ]4由此可见,马林诺夫斯基耗尽毕生心血和精力去实现内心对人格平等、个体自由的憧憬,“自由是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缺少政治自由会破坏所有其他自由” [1 ]20等这些法哲学的“自由观”“人格平等”“发展权平等”,无疑是他长期从事人类学研究所坚持表达的思想和言说的核心维度。用我们中国人先贤的话来说,不是几番锤炼,怎成一段锋芒。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杨.马林诺夫斯基:一位人类学家的奥德赛,1884-1920[M].宋奕,宋红娟,迟帅,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费孝通.从马林诺夫斯基学习文化论的体会[C]//师承·补课·治学.北京:三联书店,2001.

[3]马林诺夫斯基.西太平洋的航海者[M].梁永佳,李邵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12.

[4]刘曼.重温弗雷泽——简述西方人类学界关于弗雷泽的论争[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5]马林诺夫斯基.一本严格意义上的日记[M].卞思梅,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6]谢燕清.马林诺夫斯基与现代人类学工作方式[J].民俗研究,2001(1).

[7]曾哲.从圣经神学人格到宪法上人格权[J].时代法学,2008(6).

Abstract:The legendary academic experience of an anthropologist,Malinowski and the fieldwork method of modern legal anthropology he created were attached its due importance by later scholars gradually,but few people paid attention to the concept of the equality of personality right in his anthropological thought which is to interpret himself and his classic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al anthropology. Malinowskis caring about human dignity not only implied the essence of anthropological study,but illustrated the legal value of equality as well. Therefore,the analysis on Malinowski's early philosophical ethics of the value of equality from the aspect of the equality of personality right provided a good solution for post-nationalism,racialism,populism,and national terrorism which are reviving globally.

Keywords:legal anthropology;the equality of personality right;human dignity;fieldwork

〔责任编辑:罗柳宁〕

猜你喜欢

田野调查
内蒙古农牧区中学英语教育现状调查及策略研究
礼物的馈赠实践与乡村人际互动研究
简析《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对民族志研究的启示
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与反思
简论区域民族音乐田野调查研究方法
例戏“跳加官”的田野调查
洱源县凤翔村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蔚县真武庙调查报告
田野调查中研究者的性别差异及其影响
民族社会文化变迁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