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文化分区的地理气候特征分析

2018-10-20陈怡桉

炎黄地理 2018年7期
关键词:闽南福建气候

摘 要:文章对福建省各文化分区的地理气候环境特征进行逐一分析,探讨各区人文特点与当地的地理气候环境特征的关系。

关键词:闽;文化;地理气候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实说的就是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这个区域的风土民情,这句话更是集中体现在福建的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和地理气候环境的关系中。

福建省偏居中原大陆东南一隅,古代属于南蛮之地。在福建历史上,有过多次的人口大迁徙,形成了福建社会很强的移民特征。福建文化在形成发展过程中受到了诸如古越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的影響,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形成了差异极大的区域文化。随着历史发展,这些文化并没有因行政区划的长期稳定,而逐渐融合为统一的闽文化,这也是一些人文专家们时常讨论的所谓“福建文化的难融性”。作者因为小时候在福建多个区域居住生活过,对这种文化差异有特别深刻的认识,也产生了一些思考,作者认为福建区域文化的难融性,最重要的成因就在于福建省各区域间地理气候环境的巨大差异。

福建的自然地理环境是闽文化赖以滋生的物质基础。参考《福建史略》(谢必震,2011年)、《福建六大民系》(陈支平,2000年)及《闽文化新论》(汪征鲁,2011年)等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福建文化从方言相似、习俗相似、行政区划和小经济区域出发,主要可分为闽北文化、闽都文化、闽西客家文化、莆仙妈祖文化和闽南文化五个分区,每个区域的人文性格特征都是在各自不同的地域条件和历史机遇中长期沉淀下来的。

由鹿世瑾、王岩主编的《福建气候》(2012年),对福建省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和气候资源作了详细的描述,作者引用该书中的一些气候统计数据,对闽文化分区的地理气候环境特征进行分析和探讨。

福建省负山面海,山的文化和亚海洋文化兼容并蓄,但从千百年来的文化历史足迹来看,以北方汉族移民为主流社会和儒家文化为主流文化的闽文化的底色始终是农耕文明,这也决定了福建区域文化的发展极大地依赖于当地的农业资源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对于农业气候资源来说,热量资源、水分资源和光能资源决定了地方的农业种植结构,也就决定了当地农业经济的种类。全省太阳辐射空间分布特征为自东南沿海向内陆递减,莆田至诏安的沿海平原和岛屿是最高值区;武夷山和鹫峰山之间的闽江上游河谷盆地是次大值区;武夷山、鹫峰山、戴云山、玳瑁山和博平岭海拔较高的区域是全省低值区。全省各县市年均降水量均大于1000毫米,超过季风湿润区的标准,降水量差异影响不大。热量是决定各种植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因子,鹿世瑾采用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的天数、最冷月平均气温、1月平均最低气温以及最低气温≤0.0℃的日数和霜日数为参考指标,将福建划分为两个气候带、三个气候区。

对比闽文化分区(图一)、福建省地形图(图二)和年平均太阳直接辐射图(图三),我们很容易发现,闽北文化区对应的地理区域主要是闽江上游三大支流(建溪、富屯溪和沙溪)的太阳辐射丰富的河谷地带;闽都文化则聚集在太阳辐射偏弱的鹫峰山南面和西南面闽江中下游和闽东沿海一带,集江海资源于一身;莆仙文化和闽南文化分属太阳辐射最强的闽中、闽南沿海,两个区域的地理气候条件只有细微的差别,渔业资源丰富;闽西客家文化区域水系较少,无论光资源和水资源都相对比较贫乏,自然农业条件较差。

接下来,作者对福建各文化分区的地理气候特征展开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1 闽北文化及区域地理气候特征

闽北文化区域主要指闽江上游区域,包括闽江上游三大支流,即建溪、富屯溪和沙溪流域的南平、三明地区的大部分县市,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福建的行政区划在解放后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变动,原来归南平(延平)管辖的尤溪、大田、永安等六个县划给了三明管辖,但是实际上这些原属南平地区的县市的文化、语言特征都兼有闽北和闽都文化的双重文化属性。

秦汉以来,北方汉民大宗移民福建的孔道主要三条:一由闽浙交界的诸山口入闽,尔后落户于浦城、崇安、建瓯等县;二由江西经崇安分水关入闽,之后分居崇安、建阳、建瓯等县;三由江西越东兴岭,经光泽县杉木关入闽,然后散居于光泽、邵武等县。处于闽西北的建州之地是移民的首居之地,之后他们又陆续沿着闽江向中、下游地区迁徙。闽北地区作为中原移民南下的交通要道,人员流动性强客观上导致其区域文化稳定性弱;同时河谷零星、丘陵交错、交通不便的地理特点又加剧了当地文化的松散性。闽北地区是福建省语言分布最为复杂的地区,不同县市常常不能交流,同一县市不同区域也可能语言不通,有时甚至一村一种语言,过村就无法交流。

闽北区域的县城所在地大多处于武夷山和鹫峰山之间的许多零星的河谷零星冲积平原中,相对于省内其他区域,土壤比较肥沃,太阳辐射充足,淡水资源丰富,气温和湿度四季分明。根据鹿世瑾农业气候区划标准指标划分,本区属于中亚热带农业气候区,年平均气温在15℃以下,1月份平均气温5℃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多在-8℃至-10℃,极少酷热天气,水资源丰富,气候温凉湿润,垂直气候带十分明显,有利于粮、林、茶、油、果经济的发展。秦汉以来南下汉人移民在此大力发展农业经济,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新儒学从北方中原向南方福建的转移,并最终成为了朱子理学的孕育之地。

2 闽都文化及区域地理气候特征

闽都文化是福州周边从闽越国都及八闽首府沿袭下来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区域文化,主要包括福州地区和宁德地区的十三个县市。

闽江是古代福建与北方中原之间最重要的交通要道。汉民从闽江上游沿闽江向中下游迁徙的过程中大多集中在农业资源优越的福州平原,宋代以后,福州平原的汉民逐渐开发迁入闽东山区,而闽东山高林密,也使得该地居民流动性更小,文化较闽北地区更为稳定、单一,从而稳定沿袭了福州地区的方言和习俗。

闽都区域除了宁德地区西部高海拔县市外,主要位于中亚热带东段,冬季受大陆影响较大,夏季受海洋的影响也很大,是华南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兼具最明显的区域。全年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最冷月平均气温为8℃至10℃,农业资源优越;同时作为闽江的干流区域,水力资源也十分丰富;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湾众多,福州港在唐代就已经是沿海三大贸易港口之一,区域内造船、航海和商贸都十分发达。闽都文化内陆性和海洋性兼具的特质,决定了闽都文化在宋儒理学的正统教化和开放务实的海洋文化融合的经济文化特点。

3 闽南文化及区域地理气候特征

闽南文化是生活在福建南部地区的民系共同创造并传承发展的区域性文化,主要分布在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以及漳平和大田县一带。而闽西龙岩市虽为闽西客家地区的首府,却不属于客家文化区,其语言、文化特征均更偏向于闽南文化,属于闽南文化向西部客家文化过渡的区域。

闽南文化区域主要包括泉州平原和漳厦平原以及向西延伸到戴云山和博平岭东侧的一些山地,大部属于南亚热帶气候区。人口主要集中在东部沿岸区域,地势低平,隔海峡与台湾中央山脉平行相对,气温高,年平均气温20℃左右;降水量相对较少,是福建气候干旱频繁的地区;闽南地区主要的土壤是赤红埌,有机质较难储存,潜在肥力低,不利于粮、林作物经济,但是本区光热资源丰富,是福建热带植物的主要产地。

闽南在地域上远离闽北和闽中的儒家教化,比较充分地发育了古代闽越文化遗留的海洋人文精神,从而表现出更多非儒家正统和规范的叛逆精神和自由性格。闽南文化是福建各区域文化中最有海洋性文化特点的。漫长的海岸线及多个天然良港决定了闽南文化极具兼容性和开放性,宋元时期,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启航点和东方大港,使闽南沿海成为了中原文化、闽南土著文化、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以及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之地,推动了闽南文化兼具农耕文化和海商文化的形成和丰富。而有限而贫瘠的土地资源,淡化闽南人的土地情结的同时,也塑造了闽南人拼搏开拓和敢于冒险的拓植性格,成就了一代代远走他帮的海商侨民。

4 莆仙妈祖文化及区域地理气候特征

莆仙文化是兴化平原上中原古风与海外西方文明交融演变形成的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她是福建各区域文化中最具神秘色彩的文化。莆仙文化主要分布在莆田市和仙游县以及周边一些村落,地理位置上比较接近福建的政治经济中心,相比闽南文化的孤离,在中原文化和海洋文化成分中继承了更多的中原文化。

莆田市和仙游县地处福建中部沿海,年平均气温20℃左右,热量资源丰富但冬春季寒害较重,适宜于亚热带植物生长。木兰溪、荻芦溪及其支流贯穿境内,形成福建著名的莆仙平原(亦称兴化平原),农业自然环境比较优越,十分有利于传统农业生产发展。因此当汉晋以来北方汉民迁入福建之初,莆仙平原几乎与福州平原同时成为了北方移民最早的聚居地。早期莆仙平原的自然环境与现在有很大不同,最先迁入的北方汉民有组织地兴修水利,将沼泽变成良田,可以说,兴化民系的形成与莆仙平原的农田水利开发紧紧联系在一起,使这里的社会经济具有很强的组织性,同时早先在莆仙平原定居的世家大族取得稳固的社会地位,形成很强的地方势力和乡族自豪感,更多地保持了中原儒家文化传统,兴教重德,正义刚烈。莆田沿海有湄州湾、兴化湾、平海湾三大海湾,渔业资源丰富,海上交通也十分便利。莆仙地区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上逐步探索海洋资源的过程中,产生畏天、敬神的迷信思想的同时,也形成了妈祖文化信仰,创造了极具神秘色彩的海洋妈祖文化,是中国海洋文化的代表。

5 闽西客家文化及区域地理特征

闽西客家文化是中原客家人南迁至福建西南部山区定居后长期形成的丰富多彩的地区文化,主要分布在宁化、长汀、上杭、武平、永定、连城、清流以及南靖、平和、诏安三县与永定县交界的一些村庄。

闽西客家区域地处武夷山南段与博平岭之间的山区,年平均气温15℃至18℃,极端最低气温-12℃至-6℃,太阳直接辐射和降水均较闽北地区少,气温年较差也比较小,为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区,农业生产以种植业为主,烟草是本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闽西山区海拔较高,地势险峻,荒芜僻远,历史上是野兽出没,盗匪四起的地方,迁徙定居在这里的中原客家人需要聚族而居,共御外敌,因此形成了除因顺应、重视族群的人文特征,蜚声中外的闽西土楼就是这一特征最形象的表达;而山高路险,交通闭塞,人口流动性较弱,则在客观上加强了该区域文化的稳固性和统一性,也促使其对中原文化传统的固守和传承。

综上分析,闽文化分区是中原文化随着中原汉人南下移民福建各区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区域性的文化经济特点和人文特征。各区域文化的的形成和发展根植于本区域的地理气候环境中,省内山地、丘陵、河谷、海岸交错,水平生态和垂直生态的巨大差异,一定程度上造就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差异,也制约了闽文化的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 徐晓望《福建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2] 陈支平《福建六大民系》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

[3] 鹿世瑾、王岩《福建气候》气象出版社2012年

[4] 福建省气象局《福建农业气候资源与区划》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5] 谢必震《福建史略》海洋出版社2011年

[6] 汪征鲁《闽文化新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

[7] 浦城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浦城县志》中华书局出版社1994年

[8] 龙岩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龙岩市志》方志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

陈怡桉(2001.0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福建永春,学历:高二在读。

猜你喜欢

闽南福建气候
那个梦
福建艺术战“疫”
瞧,气候大不同
气候变暖会怎样?
都是气候变暖惹的祸
对2015年福建高考三角函数题的反思与别解
闽南少年
关于“福建当代艺术展”的陈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