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丰杨物候期调查研究
2018-10-20贾菊鑫杨淑霞闫作平林永胜鲁涛林
贾菊鑫 杨淑霞 闫作平 林永胜 鲁涛林
摘要 为明确西丰杨在临夏地区的物候期,对4个西丰杨品种和临夏85杨试验林一个生长季物候进行观测。结果表明,西丰杨6号和西丰杨21号较适应临夏地区的气候条件,可以在该地区栽培、推广。
关键词 杨树;西丰杨;物候期;观测
中图分类号 S792.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137-01
西丰杨是临夏州林业科学研究所从青海省引进的杨树新品种。为了探索其在临夏地区的适生情况,本文通过对4个品系西丰杨和临夏85杨在一个生长季物候的观测[1-3],基本摸清了西丰杨在临夏地区的物候期。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点位于临夏县北塬乡州林科所苗圃内,位居北纬35°37′、东经103°11′,系中温带半湿润区,海拔2 026 m。无霜期150 d左右,早霜出现在10月中旬,晚霜出现在5月中旬;年平均气温7.6 ℃,极端低温-28 ℃,极端高温37.8 ℃;年平均降水量501.8 mm。试验地系苗圃地,土壤为垆土类黄麻土,有机质含量为1.18%,pH值7.8,在生长季具灌溉条件,无地下水可利用。
1.2 林分概况
试验林为2006年营造,采用二年生苗。试验林中,观测品种无任何病虫危害现象。行距2.0 m、株距2.5 m,按照西丰杨25号、西丰杨77号、西丰杨21号、西丰杨6号、临夏85杨的顺序布置7个重复。
1.3 观测方法
自试验林树体萌动开始,每天专人观测记录[4-6],直到全部落叶结束。
2 结果与分析
根据记录,各品系杨树物候期数据见表1。西丰杨各品系间萌发期与展叶期以西丰杨6号最早,与临夏85杨相差13 d;西丰杨21号最迟,与对照品种临夏85杨相近。生长期以西丰杨6号最长(115 d),西丰杨25号最短(81 d),西丰杨21号、西丰杨77号与临夏85杨接近。叶片变黄期以西丰杨21号、西丰杨25号、西丰杨77号较早,临夏85杨最迟,西丰杨6号与临夏85杨相差8 d。开始落叶期以西丰杨21号与西丰杨77号较早,临夏85杨最迟。叶片全落期以临夏85杨最迟,西丰杨21号最早,西丰杨77号、西丰杨25号、西丰杨6号次之。直观表现就是该品系能适应引进地区的水、热、光、土壤等条件[7-9],可以在该地推广。引种地西宁海拔2 261 m(比临夏高100 m),年均气温7.6 ℃,与临夏地区的气候条件相近。西丰杨4个品系与本地的临夏85杨相比较,物候期表现接近,该品系可以适应临夏地区的气候条件。
3 结论
观测结果表明,西丰杨各品系与临夏85杨的萌发期早迟顺序依次为西丰杨6号>西丰杨25号>西丰杨21号>西丰杨77号>临夏85杨;开始落叶期早迟顺序依次为西丰杨77号>西丰杨21号>西豐杨25号>西丰杨6号>临夏85杨;生长期依次为西丰杨6号>临夏85杨>西丰杨21号>西丰杨77号>西丰杨25号。从杨树生长规律来看,生长期长、落叶期早,树木在一个生长季中积累的干物质相对较多,树木的新梢生长量和直径生长量也相应较大。因此,在本区杨树栽培中,应首先选择西丰杨6号和西丰杨21号,然后再选择其他品系。西丰杨各品系与临夏85杨生长期不尽相同。5月上旬至8月下旬是杨树的速生期,在杨树栽培中,应当在4月下旬至7月下旬,加强林地水肥管理。各品系间生长物候期也有很大差异,特别是西丰杨6号、西丰杨21号,萌发期早、生长期长、落叶期早,若在高海拔地区栽培,不仅可扩大杨树栽培区域,亦会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4 参考文献
[1] 杨子湘,苏晓华,黄秦军,等.西丰杨系列无性系育种报告[J].青海农林科技,2004(增刊1):11-13.
[2] 冯廷明,闫作平,常全华,等.西丰杨与临夏85年生长特征对比[J].林业实用技术,2011(4):19-21.
[3] 唐洁,汤玉喜,李永进,等.美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物候特征差异比较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3,29(31):15-20.
[4] 彭婵,张亚东,樊孝萍,等.武汉地区不同杨树品种扦插苗的物候与生长节律[J].林业科技开发,2013,27(1):46-49.
[5] 樊孝萍,谯四红,杜克兵.黑杨派杨树新无性系物候期及生物学特性观测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2(4):8-10.
[6] 薛华,叶中亚,张兴虎,等.杨树6个无性系物候期观测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09(12):8-10.
[7] 王德新,张晏,段安安,等.滇杨优树无性系物候期观测[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9,29(6):20-23.
[8] 杨杉,樊孝萍,苏晓华,等.南方型美洲黑杨种质资源物候期特征[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17,45(7):7-11.
[9] 徐鹏雁,牛建明,Alexander Buyantuyev,等.呼和浩特市不同土地利用/覆盖类型对杨树春季物候的影响[J].生态学报,2014,34(20):5944-5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