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边县旱地不同播种方式对荞麦产量的影响

2018-10-20高彩梅杨艳玲张淋云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3期
关键词:荞麦性状产量

高彩梅 杨艳玲 张淋云

摘要 为探索适宜定边县荞麦高产高效的种植模式,在定边县旱地进行了荞麦4种不同机械播种模式小区试验。结果表明,大垄双行机械条播为最佳播种模式。

关键词 荞麦;机械播种;性状;产量;陕西定边

中图分类号 S5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3-0003-02

荞麦是定边县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之一[1],药食同源[2],深受人们的喜爱。荞麦常年种植面积为3.3万hm2,产量1 200 kg/hm2,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0%,且80%种植在山旱地。播种方式多为人工撒籽、机械旋播。粗放简单的耕作方式制约了荞麦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荞麦单产水平,更好地推动荞麦产业发展,2015—2017年定边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多种荞麦机械播种模式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本试验于2015年5月至2017年11月在陕西省定边县贺圈乡纪畔村进行,该地属南部浅山区,是定边县荞麦的主产区和优产区。该区域属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天气凉爽,雨热同季,非常适宜荞麦生长。常年≥10 ℃有效积温2 989 ℃,日照时数2 743.3 h,年降雨量317 mm,无霜期141 d[3],该区域土层深厚,地力均匀一致,肥力中等,土壤为黄绵土。0~20 cm土壤含碱解氮52.9 mg/kg、有效磷8.3 mg/kg、速效钾106 mg/kg、有机质0.6%,pH值8.6。

1.2 供试材料

供试荞麦品种为西农9976(甜荞)。供试机械:内蒙生产的大垄双行条播机,山东生产的等行条播机,定边新雄风农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2BHQ-4化肥深施穴播机。

1.3 试验设计

本试验为单因素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A,采用内蒙生产的大垄双行条播机大垄双行机械条播,宽行距30 cm、窄行距15 cm,播幅1.35 m;处理B,采用山东生产的等行条播机匀行机械条播,行距25 cm,播幅1.5 m;处理C,采用定边新雄风农机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2BHQ-4化肥深施穴播机匀行机械穴播,行距30 cm,穴距19.5 cm,播幅1.2 m;处理D,常规种植,机械撒播,播幅1.35 m。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为150 m2(30 m×5 m),各处理间留有走道,试验共占地500 m2。

1.4 试验实施

前茬作物收获后秋深翻,于5月中下旬至6月20日前遇雨抢墒播种,播量37.5 kg/hm2。播前结合旋耕一次性施入肥料,施有机肥15 t/hm2、磷酸二铵150 kg/hm2、尿素120 kg/hm2,其他措施与当地常规种植一致。

1.5 调查内容与方法

试验于收获前调查株高、主茎分枝、主茎节数、单株花簇等农艺性状,并进行室内考种,测产采用五点取样法,每点3 m2,实收实打计产。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

由表1可以看出,同年份荞麦4种机械播种方式,大垄双行机械条播(A)株高、主茎分枝、单株粒数等性状表现明显优于其他播种方式。从荞麦产量构成因素来看,主茎分枝多,单株粒数就多。在水肥条件能满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情况下密度越大产量就越高;该播种方式形成的田间通风透光走廊有利于荞麦光合作用,加之形成的大小垄有利于集雨,为荞麦生长发育及抗旱提供了保证[4]。匀行机械条播(处理B)与机械穴播(处理C)、机械撒播(处理D)比较,株高、主茎分枝、单株粒数性状表现处理B>处理C>处理D;单株花簇处理C>处理B>处理D,说明匀行播种优于穴播和撒播,撒播性状表现最差、产量最低。

2.2 产量

由表2可以看出,大垄双行机械条播(处理A)和匀行条播(处理B)密度基本保持在60万株/hm2以上,说明这2种播种方式出苗均匀稳定、群体结构合理,定边县干旱地区的水肥条件能够满足荞麦正常生长发育,产量也能达到较高水平[5]。而处理A(大垄双行机械条播)3年的平均产量為2 325.5 kg/hm2,较处理B、C、D分别增产14.4%、26.2%、59.2%,增产效果显著,说明大垄双行种植明显好于其他播种方式,因而生育性状表现最佳、产量最高。其余3个处理密度和产量排列顺序为处理B>处理C>处理D,与产量构成因素成正相关。撒播与其他种植模式同播量而密度相差很大,原因是撒播播种深浅不一,部分种子裸露和播种过深不能正常发芽出苗,导致密度小、产量低。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3年不同播种方式试验得出,荞麦大垄双行机械条播为最佳播种方式,其优点是播种深浅一致,出苗均匀,密度合理,田间通风透光好,光合作用强,且播种时自然形成的大小垄集雨效果明显,产量高,品质优,非常适宜在定边旱地荞麦生产中推广应用[6]。

4 参考文献

[1] 柴岩,王鹏科,冯佰利.中国小杂粮产业发展指南[M].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394-395.

[2] 常庆涛,刘荣甫,马小凤,等.药食同源作物的营养保健价值及栽培技术[J].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16,32(2):67-70.

[3] 赵振彪.定边县推广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成效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1(13):109.

[4] 李腾辉.不同播种方式下旱地荞麦生产性能研究[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

[5] 巩巧丽,冯佰利,高金峰,等.不同基因型荞麦生育后期叶片衰老特性研究[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2):53-56.

[6] 杨明君,杨媛,郭忠贤,等.旱作苦荞麦籽粒产量与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49-50.

猜你喜欢

荞麦性状产量
无为市太平山枫香树不同单株叶片性状多样性分析
变黑的荞麦
荞麦
4月份有色金属行业运行情况
甜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研究
荞麦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2014年6月印度橡胶产量增长65.8%
荞麦花儿开
“常染色体遗传”等于“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与性别无关”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