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近史史料与史料学:寻找史料“内外”的历史
2018-10-20董云辉
董云辉
摘 要:史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历史痕迹,有文献、实物、口传等形式,主要以文献为主。史料是文本化的历史,为历史研究提供依据,为重回历史现场提供可能。通过对历史文本的“内外分析”,史学工作者力求接近客观历史,还原历史现场。
关键词:史料;历史;真实
1 晚近史①史料概况
学人对于晚近史史料的第一印象大多是量大,目前已知的近代史料已经不胜其烦,且扩张的速度极快[1]。晚近史史料总量远超中国历代资料总和。清代的《四库全书》计收书、存目、禁毁书13000余种,这还是考虑到部分乾隆之前的著述收录到《四库全书》的情况。有清一代,典籍估计有8万~10万种。除文书典籍,档案文书占大部。中国内地档案馆系统收藏的清代档案计有2000余万件,其中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明清档案1200万件,明代档案仅3000件,其余皆为清代档案。台湾地区和欧美、日本等国收藏的清代档案总数估计有数十万件。报纸杂志是又一大类。自1815年创办近代报刊之后,中文、外文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有各类官报,有外国人兴办的外文报刊,有中国人为求自强兴办的介绍外国情况的报刊,有处于单纯盈利目的的商业报刊,有革命团体兴办的机关报等。此外,还有各种民间文书以及各种家谱,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对于当下“眼光向下”的历史研究而言,其重要性更是远超以往。还有各种近代人物的日记、札函以及诗文集。
“多掌握一分史料,便可以多说一分话。”这是傅斯年留下的治史方法,为大多学人所推崇。因此,晚近史卷帙浩繁的史料存在对近代史学界而言的确是一座金库。晚近史史料不仅有“量大”的特点,还存在“分散”的特点。明清档案卷帙浩繁,包括内科大库档案、军机处档案、内务府档案、宗人府档案和清各部院衙门档案等。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的1000万件档案,约有内阁全宗270万件、内务府全宗190万件、军机处全宗76万多件,其余还有刑部全宗、溥仪全宗、宗人府全宗、国史馆全宗等。此外,还有相当数量的清代档案散存在各省市档案馆。而研究清史,除档案史料,还有编年体、纪传体清代通史史料、政书类史料、地方史志史料、文集史料、谱牒史料、传记史料、笔记资料、纪事本末体史料、外国人记载和收藏的中国清史资料等。
2 史料与史料学
“详细、全面地占有历史资料,在科学的思想指导下分析材料,从中得出客观事实所固有的结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的方法。而占有资料是这个方法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历史研究的第一步工作。”[2]所谓论从史出,研究历史的目的在于还原历史现场,寻找历史的真实,从文本的历史出发,探求客观历史的存在,并得出历史所固有的结论,其基础与来源在于占有并使用史料。面对史料“量大”“分散”的问题,当代学人寻找合适合理的运用史料的方法,这需要学人提升自我以及史料学的介入。经过史料学系统的分类、整理,进而分析与考证史料,使得分散、零乱的史料变得系统而有序,使研究者在运用史料的过程中能事半功倍。
史料学是关于分析和运用史料的知识方法和某些领域具体史料的研究[3]。史料学的第一任务是分析史料,是阐明史料的来源、价值以及可靠性。晚近史史料繁多,其来源亦五花八门。在使用史料之前,需要先对史料的来源进行分析与确定,如明白该史料的形成时期、作者的写作情况。可以根据时代背景以及作者当时参与事件的程度,确定该史料的可信度与权威性。后人在占有、研究史料的过程中,需要保持清晰的头脑,做到对史料存真去伪、查漏补缺,才能更好地运用史料以探求历史真相。
傅斯年强调史料是历史学的基础:“历史这个东西,不是抽象,不是空谈……历史的对象是史料,离开史料,也许可以成为很好的哲学和文学,究其实与历史无关。”[4]史料学的第二任务是运用史料,就是说要恰如其分地选择史料以证明论述。运用史料首先是要认清读史学著作与读史料的关系。无论是傅斯年还是陈寅恪,都并非主张一味扩张新材料,其着重强调扩张新材料的前提是已经读过书并掌握了基本材料[5]。阅读史学著作的作用,第一是了解历史的概貌,明白大致的历史过程;第二是了解前人的研究做到何种地步,可以借鉴前人的成果,学习前人的思维;第三是有利于确定史料的价值,形成对历史学科独特的历史意识,对史料形成基本的判断,判断其在历史过程中的价值,判断其在学术研究中的价值。总的来说,读史学著作的目的还是积累,积累是为了更好地研究。
晚近史的史料存在着“量大”“分散”的特点,这是近代史学界的幸事,也对近代史研究者们提出了难题与挑战。材料繁多使得研究的层面可以进一步扩展,同时也加剧了掌控史料与研究关系的难度[6]。当前,在史学界前人努力之下,晚近史庞大的史料逐渐被系统地整理,也有愈来愈多的史料被公开及出版,使得研究晚近史的史料更加详全,这是历史学研究的幸事。
3 史料内外的历史
史学的本旨在于求真,这个本来天经地义的目标如今在不少人看来是否存在,能否求得,大有疑问,甚至被根本否认[7]。究其原因,在于历史的真仍然存在较大的主观性。历史学的基础是史料,但是史料的真也是相对的。史料是关于客观历史的记录,但由于记录者本人受到角度、关系、参与度、阶级等主观因素的影响,利益、势力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总是有选择地记述。即使尊重历史如实详细地记述,文字也不可能完全记录史事的全部。所以,史料所记述的是文本的历史,与客观的历史存在不同。记录历史时所产生的误差,其本身是历史的一部分,而其所记录的事件本身又是真实的。所以,所谓求真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记述史事的真,第二是史事的真。最终,历史研究是求一个史事的真,求历史的真实,求客观的历史。而史料所载是文本的历史,史料的形成是记述史事的真的过程,就是要通过文本的历史求客观的历史。
史料之内求历史。傅斯年提出“史学只是史料学”的概念,谓近代史学为史料编辑之学,主要有两层意见:其一是因史料供给之丰富,遂生批评之方式;其二是此种方式非抽象而来,实由事实之经验。同时,傅斯年认为整理史料的方法就是比较不同的史料[8]。单一史料的真实值得商榷,但文本所记之历史部分,经过史料的分析与互证,可以印证其为真实的历史事件的部分,那么这个部分就是真实的客观历史。史料之间的相互印证,大多是正正印证,即相互之间印证存在某一事件,经过相互印证的史料,大致可以确信其相互印证的内容是可信的。
史料之外求历史。近年来,形成一种发现史料之外历史的趋势①,即走进历史人物心灵[9]。历史是由人所构成的,历史事件由人所参与,所以研究历史离不开对人的调查与分析。证明历史人物的思想,需要分析其言语、行动,结合其个人经历以及时代背景,对其心理与思想做大胆假设与小心求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解释历史人物的心理状态,需要更多的史料。史料始终是历史学的基础,分析历史人物的内心是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其基礎仍然是史料。只有从史料出发,才能保证所追求与所得的才是客观的历史真实。
综上,史料是历史研究的基础,晚近史史料充足而繁多,既需要相互互证,也存在相互辨析的可能,使得史料得以去伪存真,更加贴近历史的真实。历史研究者通过分析、运用史料,不断地贴近历史的真实,其最终的目的就是重建历史场景,有历史事件、有组织制度、有思想观念,让历史上的人物如重生般再度复活,将鲜活历史再度演绎、重现一番。
参考文献
[1][6]桑兵.晚近史的史料边际与史学的整体性——兼论相关史料的编辑出版[J].历史研究,2008(4).
[2]冯尔康.清史史料学[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4.
[3]李良玉.史料学的内容与研究史料的方法[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
[4]欧阳哲生.傅斯年全集(第3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
[5][7][8]桑兵.傅斯年“史学只是史料学”再析[J].近代史研究,2007(5).
[9]张太原.发现史料之外的历史——以傅斯年研究为例[J].近代史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