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西安市民俗博物馆馆藏明代崇祯青花钵式香炉

2018-10-20王旭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11期
关键词:版画

王旭

摘 要:明代晚期的经济发展对同时期的版画、瓷器的艺术表现形式产生了巨大影响,青花瓷器纹饰的表达方式发生了较大改变,对清代初期繁荣的青花瓷器产生了积极影响。明代崇祯时期的瓷器承袭晚明和开创清初瓷器,在明末清初的瓷器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版画;瓷器纹饰;明末清初

晚明隆庆、万历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化、多样化发展时期,主要的经济增长地区在刚刚经历倭寇战争的江南地区。此时人民有渴望改善生活质量的迫切需求。同时中央政府调整经济政策,开放对外贸易,中国南方的瓷器、茶叶、丝绸等商品输出海外,数额巨大的白银流入中国。这两点原因使得晚明的中国江南经济繁荣,出现资本主义的萌芽。

瓷器始终是中国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商品,在晚明万历时期经济繁荣的背景下,御窑瓷器的造型、纹饰也向多样化、复杂化发展。但在万历晚期出现转折点,万历三十五年(1607)以后,史料已无御窑厂烧造御用瓷器的记载,中国的制瓷业进入了第二个空白期。明代末期官窑数量减少,民间制瓷业反倒是欣欣向荣,原因是国事动荡,政府无力顾及瓷业。民间窑厂可以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制作瓷器,所以频现经典的民窑精品瓷器。西安市民俗博物馆收藏的明青花携琴访友崇祯元年款钵式香炉(图1),便是在此历史背景下生产的。该香炉高20.5厘米,口部直径26厘米,腹部直径26厘米,底部直径18厘米。瓷胎坚硬质密,釉面青白,青花发色纯正。特别要说明的是,香炉上书写有“崇祯元年”款识,为崇祯时期瓷器的鉴定提供了重要依据。明青花携琴访友崇祯元年款钵式香炉的纹饰是写意的山水,内容以山水为主、人物为辅。山脉使用勾勒、晕染和披麻皴笔,人物简笔勾勒,中国传统水墨画技法被运用进来。青花的提炼精度高,发色艳丽,有别有晚明万历时期的青花发色。

香炉的历史久远,明代已在社会中普及,熏香成为四大雅事之一。香炉造型有俗、雅之分,民间多见筒式香炉,故宫博物院的藏品中也有筒式香炉。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造型,如桥耳式三足炉、朝天耳式三足炉、鼎式炉、长方四足炉等雅器。明代图书《宣德彝鼎图谱》几乎收录了明代重要的香炉造型,是后人研究明代香炉的重要资料。本文中的钵式香炉在《宣德彝鼎图谱》中可以找到图文资料,即金戟耳彝炉图(高10.6厘米,口径9.3厘米)。在《明清瓷器鉴定》明代天启部分收录一件青花罗汉炉造型与本文中的钵式香炉相似,只是没有双兽耳。两本资料中钵式香炉的数量极少,且没有题字,没能说明钵式香炉的使用情况。西安市民俗博物馆收藏的明青花携琴访友图崇祯元年款钵式香炉却提供了一份有效的证据,炉上用青花书写的“三官老爷”(三官老爷即为天官、地官、水官,这源于原始宗教信仰中百姓对天、地、水的崇拜,百姓期望风调雨顺、来年丰收)指明了香炉的用途,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天启青花罗汉炉应是佛前供器。

西安市民俗博物馆馆藏明青花携琴访友崇祯元年款钵式香炉的纹饰使用传统水墨画法,有斧劈皴、披麻皴、分水技法等,在當时历史背景下这是必然的结果。晚明城镇的繁荣产生了世俗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商业发展相结合。一方面,商人拥有财富后,热衷于文人书画的收藏;另一方面,崇尚金钱的观念使大批文人弃儒经商,融入商业活动。明末雕版印刷已在全国普及,出版书籍数量巨大,几乎“无书不插图,无图不精工”。小说、戏曲为主要形式的通俗文学之兴盛,代表了市民阶层、普通民众和下层知识阶层的趣味和追求。出版业的空前繁荣既实现了信息的传播与社会舆论的传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强烈的阅读需求。在万历时期及之后还出现了种类和数量都相当可观的画谱。不少文人画家有为画谱、文学书籍、地方志、酒牌等创作版画画稿的经历,也有许多优秀的版画作品传世。水墨画通过画家的介入影响到插图的美学趣味,在水墨画转换成书籍大小的版画插图时,调整水墨画的构图与技法,适应书籍的尺幅与工艺的要求。成熟的版画制作成果有效地刺激了仿古摹古绘画风气,并促进了明清之际山水画仿古册本大量盛行。瓷器工匠在绘制瓷器时,书籍插图和出版的名家画稿成为他们创作时的重要模板。

隆庆、万历晚期之前,即水墨画法引入版画之前,有高士图一类纹饰的瓷器,高士的形象是描绘的重点,景物的描画较为简单,云纹仙气有较多的表现,比明代晚期的艺术表现方式要单一得多。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明天顺携琴访友青花大罐,腹部主题纹饰为高士携琴访友图,画面云雾缭绕(图2);广西博物馆收藏的明嘉靖青花携琴访友图梅瓶,腹部主题图案青花携琴访友图(图3)。明代末期和清代初期瓷器纹样出现了许多传统人物故事图,画面中的山水描画依然具有水墨技法,如广东博物馆收藏的明崇祯青花仕女婴戏纹瓶(图4)和清康熙青花山水人物纹缸(图5)。所以,版画艺术水平的提高对瓷器纹饰艺术的表达具有重要的意义,使得青花瓷器的艺术表现形式迎来了新的高峰。由此人们对青料的提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清代康熙时期青花瓷器的“墨分五色”技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和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瓷质的钵式器形应出现于明代晚期,在众多的香炉器形中数量较少,纹饰及其水墨画法也先出现于万历晚期,随后盛行于明末至清代康熙时期,该情况和当时的历史背景密切相关。崇祯时期的青花瓷器继承万历时期的风格,同时由于没有了官方的制约,崇祯时期的青花瓷器逐渐形成了文人画的特点,对西安市民俗博物馆馆藏明代崇祯青花钵式香炉的研究都体现以上的特征。另外比对康熙时期的青花瓷器,其山水画法的特点也有斧劈皴、披麻皴、分水等技法,应是对崇祯时期的青花瓷器画法的继承和发展。因此,对崇祯青花瓷器的研究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今后应逐渐加深对崇祯瓷器的研究,深化理论探索,逐步建立清晰的崇祯青花瓷器的器形、纹饰、用途的数据库。

猜你喜欢

版画
版画作品选登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版画艺术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大学版画教育改革因时而动新思路
田华丝网版画作品
论中国版画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
张瑞超版画作品
蒋园媛版画作品
“老百姓对版画的认知远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