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

2018-10-20卢美丹高珍珍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19期
关键词:剖宫产术初产妇母乳喂养

卢美丹 高珍珍

【摘要】 目的:研究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剖宫产术分娩的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初产妇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初产妇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初产妇的子宫复旧时间、哺乳情况、母乳喂养率、产后抑郁发生率及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初产妇的子宫复旧时间、产妇首次哺乳时间、每天哺乳次数、产后第3天泌乳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957、30.645、22.092、25.914,P<0.05);观察组初产妇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且产后抑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字2=14.203、14.220,P<0.05);观察组初产妇对护理人员态度、专业知识储备、行动能力等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943、43.608、20.316,P<0.05)。结论: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实施优质护理,对母乳喂养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初产妇; 优质护理; 剖宫产术; 母乳喂养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9.0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9-00-02

随着二胎政策放开,笔者所在医院剖宫产率近年呈下降趋势,但仍有部分初产妇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最终选择剖宫产分娩。剖宫产可增加产后出血的可能性,影响母乳喂养率[1-3]。由于母乳是新生儿的最佳食品,天然且营养丰富,有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因此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需实施护理干预促进母乳喂养率的提高[4]。本研究抽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初产妇为观察对象展开研究,探究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现将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初产妇均为单胎;符合剖宫产适应证;均对研究知情同意[5]。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和认知障碍者;既往存在重大疾病史者[6]。本次研究内容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双色球分组法分为两组,每组100例。观察组中,年龄22~36岁,平均(27.22±2.46)岁;孕周:37~41周,平均(39.11±0.82)周;文化程度:初中10例,高中35例,专科及以上55例。对照组中,年龄21~37岁,平均(27.30±2.50)岁;孕周:37~42周,平均(39.15±0.91)周;文化程度:初中11例,高中36例,专科及以上53例。两组初产妇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实施常规护理:产后对初产妇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定时清洁会阴,密切观察切口的渗血、渗液情况,同时做好基础生活护理和饮食指导。

1.2.2 观察组 本组实施优质护理,详细内容包括以下几点:(1)心理干预。产后根据初产妇的文化程度实施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将母乳喂养对母婴健康的优点及重要性告知初产妇,以增强初产妇母乳喂养信心、减少羞涩感。(2)泌乳指导。指导初产妇进食富含蛋白质、热量且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豆腐汤、鱼汤等,叮嘱其多食新鲜蔬果,促进泌乳。(3)母乳喂养指导。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初产妇了解母乳喂养的体位、技巧、注意事项等相关知识。在进行母乳喂养前先指导产妇清洁乳头,若产妇存在乳头凹陷的情况,需在矫正后进行温湿敷,再进行母乳喂养;指导初产妇喂养时保持坐位环抱式,乳房交替喂养。(4)乳头刺激。剖宫产术后24 h内,有屏风遮挡时,指导初产妇将乳房充分暴露,护理人员洗净双手并消毒后按摩其乳头,将乳头向外牵引,并使用拉、捏、揉、搓等刺激手法,促进泌乳。(5)家庭支持。指导初产妇家属多呵护、关心初产妇;尽早实施母婴同室,避免产妇产后出现抑郁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观察并记录两组初产妇的子宫复旧时间、哺乳情况(产妇首次哺乳时间、每天哺乳次数、产后第3天泌乳量)。(2)计算两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和产后抑郁率。(3)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两组初产妇的产后抑郁发生情况,总分8分以下为正常,8~20分为可能存在抑郁症,21~35分为肯定存在抑郁症,35分以上为初产妇存在严重抑郁症[8]。(4)由两组初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态度(30分)、专业知识储备(30分)、行动力(40分)三个方面评估护理质量,总分为100分。每项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子宫复旧时间、哺乳情况、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母乳喂养率、产后抑郁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子宫复旧时间及哺乳情况

观察组初产妇的子宫复旧时间、产妇首次哺乳时间均早于对照组,每天哺乳次数多于对照组,产后第3天泌乳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母乳喂养率

观察组初产妇的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产后抑郁发生率

观察组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2.00%(2/100),对照组为18.00%(18/100),观察组初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4.220,P<0.05)。

2.4 护理质量评分

观察组初产妇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研究数据表明,80%的剖宫产产妇拒绝母乳喂养的原因多为心理因素,如担心首次吸奶疼痛、剖宫产麻药会影响新生儿发育、术后无乳汁分泌、母乳喂养影响身材等,因此对初产妇剖宫产术后需实施积极的干预以提高母乳喂养率[9-10]。

优质护理是基于常规护理,在科学理论指导下根据产妇个体差异和需求制定的护理措施,同常规护理相比更具个体化和针对性[11]。优质护理结合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和自身经验积累对剖宫产初产妇实施护理服务,能够有效减少初产妇对母乳喂养的抗拒心理,降低心理因素的影响[12]。根据结果数据显示,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母乳喂养率更高,产后抑郁发生率更低,说明优质护理能够改善初产妇的负性情绪。而根据表1数据显示,观察组初产妇的子宫复旧时间及哺乳情况均比对照组更具优势,说明优质护理能够提高剖宫产初产妇的泌乳量,缩短产后初次哺乳时间,有助于初产妇的产后恢复。另外,优质护理的主体为初产妇,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和护理水平,表3数据显示,观察组的态度、专业知识储备、行动能力三项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优质护理有助于臨床护理质量的提高,进而提升初产妇的护理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应用在剖宫产初产妇中,其在提高母乳喂养率及护理质量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从而有助于新生儿的正常生长发育。

参考文献

[1]刘春燕.细节优化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乳喂养、康复及抑郁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8):2127-2129.

[2]张炜冉,张跃进,米惠茹.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效果评价[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3,25(9):102-104.

[3]呼丽丽,李应梅.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17-118.

[4]陈玉芳.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5):37-39.

[5]华肖红,殷晓敏.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效果评价[J].心理医生,2017,23(17):194.

[6]薛月清,李妍,李世玉.母乳喂养路径应用于计划性剖宫产的护理效果及临床意义[J].黑龙江医学,2014,38(4):476-477.

[7]陈红儿,沈利娜,胡慧红.综合护理干预对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实施的效果评价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7,29(4):542-544.

[8]杨欢秀.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4):80-83.

[9]杨霞.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效果评价[J/OL].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6,3(21):183,185.

[10]曾娟,林锦妹.母乳喂养指导路径对产妇泌乳时间、泌乳量及母乳喂养成功率的影响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2):152-154,157.

[11]邹平凡.优质护理在初产妇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J].医学美学美容,2015,24(6):485-486.

[12]章历红,闻爱群,王丽莉.整体护理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恢复及母乳喂养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9):115-117.

(收稿日期:2018-01-26)

猜你喜欢

剖宫产术初产妇母乳喂养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强化母乳喂养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健康月历
治疗性早产267例临床分析
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临床分析
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