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三化”实践教育工作机制探索
2018-10-20郑创兴
郑创兴
摘 要: 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路径,直接影响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建设水平和政治信仰。但由于制度保障不够健全等原因,影响了大学生党员培养质量及队伍建设的实效性。本文在论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重要意义基础上,探索大学生党员制度化、科学化、常态化实践教育工作机制。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学生党员 实践教育 “三化”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文件明确指出,高校应当切实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养成相结合,整合各类实践资源,强化项目管理,丰富实践内容,创新实践形式,拓展实践平台,完善支持机制,教育引导师生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实践能力、树立家国情怀。大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骨干,是党的新生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民办高校的党建工作和党员培育成效直接影响民办高校学生的思想建设水平和政治信仰。因此,在充分认识民办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探索出一套科学的、规范的、健全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长效机制,有助于实现大学生党员的全方位、多渠道化发展,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理论联系实践能力,发挥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实践教育的现状
(一)实践教育目标不明确。
实践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应该发挥应有的德育教育功能。但目前部分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党员实践活动主要为任务式形式化推进,没有明确的总阶段分阶段计划性目标,育人目标相对模糊。主要原因为实践教育实施主体认知不足,一些大学生党员的活动局限于学校里,与社会生活脱轨。一些高校在实践活动上的宣传力度不够的情况下,使得大学生党员对实践活动的认识肤浅。
(二)存在实践教育形式化现象。
目前部分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实践活动形式单一,专业特色不明显,内容设置不够科学,缺乏创新。由于缺乏专业的实践指导教师,活动经费不充足等,很多深入实践教学基地、社会调查等有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未能促进大学生党员通過实践深入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认知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党员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指导实践活动。
(三)实践教育的运行机制不够完善。
部分民办高校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实践教育工作没有形成完整的运转组织机构,相关的职能部门相互独立,使得实践工作的具体安排与实施缺乏科学化、系统化的方案,不能将部门、教师与学生有机统一起来,导致大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流于形式,缺乏明确的目标[1]。其次,监管机制的不健全导致大学生党员的实践环节和成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多数实践教育的考评依据为学生的论文或者报告,这种典型的定量不科学考评机制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大学生党员参与实践活动的热情。
(四)实践教育的保障机制有所缺失。
资金不足、师资力量及稳定的实践平台缺乏为制约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重要因素。一些民办高校由于办学资金相对紧缺,加上对实践教育认识不足,多数办学资金流入理论教学。其次,一些民办高校由于办学性质等原因往往导致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忙于教学任务,不能充分投入实际的实践教育指导工作,无暇于拓展适合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平台,不能提供足够的稳定的大学生党员实践锻炼的机会。
二、实施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加强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高学生党性修养。
目前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党员为“95后”,个性比较张扬。从大学生党员培养实际情况看,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是高校,而大学生党员则是这一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实践教育的打磨和锤炼,可以让大学生党员在内心深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切的感召力、鲜活的生命力产生深刻的认同。通过开展多元化的切合实际的实践教育活动可以让大学生党员在活动中、在服务中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等重要精神,并有效地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探入了解国情,培养大学生党员奉献社会、报效祖国的家国情怀[2]。
(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树立党员先锋模范形象。
在民办高校开展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工作,可以为大学生党员提供服务同学的平台、服务群众的机会,更为他们提供同学监督,赢得信任的契机[3]。在民办高校中,充分结合当下的党政思想、纲领、精神,融入大学生党员教育活动中,有利于大学生党员在实际行动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更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增强他们的服务意识与人民公仆意识,在实践服务当中培养时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有利于创新民办高校党组织建设,实现大学生党员教育过程化、社会化、全面化。
新型高校党组织建设不仅要加强理论学习武装大学生党员头脑,更要依托各类实践活动指导党员行为。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解决问题中创新高校党建工作模式。通过组织得当、科学规范、形式新颖的党员实践教育活动,可以打破以集中理论学习为主的传统党员教育形式,将党员教育工作过程化贯穿于大学生党员的各个活动层面,从而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化社会意识,全面提高大学生党员的综合素养。
三、新时期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对策与保障
(一)建立多元化实践教育基地,促进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发展常态化。
一是发挥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和党校的课堂实践主阵地作用。两大主阵营是大学生党员了解和学习党政理论思想,坚定增强“三信”的主要场所,应当发挥主旋律的党员“熔炉”教育作用。二是建设校内外常态化实践基地。校内把公寓和寝室作为重要的工作阵地,校外党员活动基地建设可形成“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社合作”的多元化格局,实施加强分类指导,明确育人目标,依托分层一体化实践教育理念,制定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内容,组织大学生党员、积极分子深入地、持续地、连贯地开展基地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大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形成党员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4]。三是建立网络思想教育阵地。创建网上党校、红色党建网站或公众平台等“微时代”元素,将党政方针和马克思主义思政渗透到学生党员的日常生活。
(二)健全实践教育的保障机制,促进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员管理、监督、激励制度化。
一是拓宽多种投入保障机制。通过吸纳社会资源,师生共同投入等途径,促进学校、师生、地方三位一体共同投入的经济建设转变,实现经济建设与实践教育的有机结合。二是建立高校党委领导联系基层党组织制度,形成“学校党委—院(系)党总支—基层党支部”三级立体化工作架构,加强对大学生党支部的建设指导[4]。三是实行责权统一,健全建立社会实践相关安全保障机制,建立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负责制、责任追究制等,进而形成竞争激励机制。四是加强舆论宣传保障,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的事迹报道、案例跟踪等,促进形成大学生党员实践活动的社会舆论效应。
(三)建立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实现考评机制科学化。
《高校共青团改革实施方案》文件明确了对于第二课堂学分的建议,包括学生党团学工作经历、社会公益活动等的参与情况,作为学校人才培养评估、學生综合素质评价、社会单位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将“第二课堂成绩单”结合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实际,优化成绩单细则,实施大学生党员发展的学分制化,建立高校、学生群众、实践基地互通,多维互认的实践成效素能评价体系(包括专业能力、实操能力、应变能力、党性素养、理论水平、群众基础等),以客观记录代替主观评价,科学考评大学生党员在实践教育中的成长情况[5]。
四、结语
在全球多元文化、思想与价值观念碰撞和交融的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问题日益凸显,疏离实践的形式化教育并不能保证学生党员的培养质量。从学校层面实际问题出发,结合整个教育、培养的全过程进行分析,依托多元化实践教育基地、健全实践教育的保障机制、借鉴“第一课堂”建立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第二课堂成绩单”等路径,是对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传统教育培养方式的有力补充。民办高校在充分认识到开展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一套科学的、规范的、健全的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实践教育长效机制,对于促进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构建和谐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丽峰.高校实践育人问题研究[D].大庆:东北石油大学,2014.
[2]张慧春,矫兴艳,赵玉英.基于实践育人的大学生党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9(04):56-61.
[3]徐燕萍.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实践教育模式研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06):53-54.
[4]罗黎明.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9.
[5]陈立群.基于“互联网+”视域的大学生实践教育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