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舞蹈创作中的空间结构与意象空间

2018-10-20包峥剡

艺术评鉴 2018年11期
关键词:舞蹈创作空间结构

包峥剡

摘要:在舞蹈创作中,空间结构和意向结构的作用非常巨大,其直接影响该舞蹈作品的成功与失败,因此要重视舞蹈创作中的空间结构和意向结构。本文就舞蹈创作中的空间结构与意象空间分为三点进行分析:舞蹈空间的含义、舞蹈空间结构的构成、舞蹈的意象空间。

关键词:舞蹈创作 空间结构 意象空间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1-0078-03

舞蹈艺术,并不是只针对人体动作的一些形态或者是生理状态,而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状况下,经过修饰具有情感的动作。因此,人们把动作、节奏和表情作为舞蹈的构成,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舞蹈的空间结构在舞台上的呈现过程形成了一定的意象空间,二者之间相辅相成,因此,舞蹈教师在进行舞蹈创作时,要结合舞蹈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内容。

一、舞蹈空间的含义

在舞蹈中,“空间”含义相对比较复杂。因为舞蹈的空间并不是由具体或者抽象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由观看者的想象空间和思维空间体现出来的,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观众看到的部分只有在舞台上展示的空间。而从空间的特点的角度来讲,编舞人员的自身想表达的想法及应用的技术手段才是真正决定空间的组织和应用的部分。在舞蹈中空间的存在方式主要有三种:动作的空间形态、现实空间、人物内心空间,第一二种方式将空间的形式表现在外在,第三种则是表现在内在。舞蹈的空间结构不仅有队形、画面这种空间结构,还有表现在故事情节中的心理空间,如道具、情景和舞者之间的联系。这些空间结构不仅仅作为表现舞蹈的重要组成,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意象空间,给观众留下了对舞蹈的想象空间。

二、舞蹈空间结构的构成

舞蹈队形,是最为常见的舞蹈空间结构。演员通过在舞台上改变队形来完成相应的舞蹈表演,也可以称之为舞台调度,其作为表现舞蹈内容、表达舞者情绪、连接舞者的舞台动作的重要步骤。舞蹈空间中物理空间结构则是指演员在舞台上的总队形的变化與对舞台空间处理的总称。例如,著名编导家房进激、黄少淑教授编创的优秀作品《小溪、江河、大海》,编导在进行舞蹈构图调度上的设计非常的精巧,在舞台设计上舞者的舞蹈都非常顺畅,从第一个舞者一直到第二十四位舞者的动作连续,每一位舞者都在进行不断地舞蹈运动,整个舞台效果非常的好,舞蹈形态十分明显。如在刚开始时,舞者以圆场步引出单线流动,观众的视觉体验会非常的好,在舞台调度上形成了千流百川的景象,用有限的空间完成了无限的想象。

在进行舞蹈的结构时,编导要以舞蹈的角度进行结构作品,将舞蹈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舞蹈动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对人物动作和情节的处理。另外,要以作品的内容,其中的情绪发展,节奏的变化为基础,将动作与画面进行完善,组成一个完整的舞蹈结构,也可以称其为舞蹈的心理空间。若舞者想要将心理空间完整地表现出来就需要在物理空间中将舞者的动作变得流畅、生动,要有明显的变化,节奏上的变化也要鲜明一些,如,在时间上具有快与慢、强与弱;空间上具有大与小、高与矮、方与圆以及动与静等。对于这些动作并不只是将舞者的动作表现出来,而是通过舞者的动作突出人物内心的情感。例如,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导演利用舞台效果把作品的情节的处理把握非常到位,舞台空间的运动也十分充分,从黑衣人把女主角用中国传统的门围进轿子里,到灯光直照中国传统典型建筑屋檐式的轿顶,以烘托一种封建社会特殊的时代感。从洞房女主角拒绝老爷那段在大幕后面影子舞段的处理到女主角穿出窗户的背景,从戏台直接到舞剧中纱门的关上,将前台变后台的双人舞处理等,利用舞蹈演员的舞蹈动作,将其与剧情完美的结合,使观众对整个作品有了更好的诠释。

关于舞台景物的布局也是舞蹈空间结构的重要部分。道具或是舞台的设置对舞者而言非常的重要,空间结构也会随着它的改变而改变,物品的摆放位置使舞者和物品之间产生关联,有了接触,两者之间为同时舞蹈服务。如果是编导善于利用舞台景物的布局,则是有利于舞蹈事业的发展。

三、舞蹈的意象空间

舞蹈的空间结构的创建有利于意象空间的发展,使意象空间变得虚幻又丰富。虚幻空间指观众在观看舞蹈表演产生的心理活动或是情绪的变化,就是人在反应时发生思维变化的过程,如感知、感觉等。虚幻空间,是舞者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与舞台的景物相结合的,或是其他空间的烘托、对比,以此形成独特的风格来表达人物内心的情感。观众在进行观看时,也会达到对舞蹈表演的预想的效果。在舞蹈创造中利用特别的空间造型对形象进行诠释,是舞蹈编导的重要的技术之一,因此,对空间结构的探索与深入研究是我国当代舞者所要开展的重要工作之一。

关于舞蹈的意象空间主要有两个方面:表面和深层。表面意象就是指对舞蹈动作、形式上的欣赏。自古以来,我国传统的审美观念就是“平衡,匀称”。平衡就是空间结构不偏,平衡的构图空间主要有两种:第一,对称;第二不对称。匀称,就是说在构图上不要有缺失的感觉,但是,在实际表演中也需要利用不平衡来突出画面,营造一种不安的氛围。不同的空间构图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感官刺激,使舞蹈表演更加生动。通常在舞蹈表演中会用到的构图有:圆形、三角形、弧形、纵队、横排等,在舞台调度上经常会有走直线、走曲线、8字、自后向前、V字向前等,这些构图的使用,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渲染舞台气氛,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舞蹈表演中也常常会利用一些道具来表现舞蹈环境,如公共建筑的路标,一些常见的符号标记等,这些符号的应用,主要是为了让观众能够明白舞蹈的意义。

舞蹈意象空间的深层意义就是指对舞蹈的中心思想、所要表达的意境以及在其中的领悟。意境是整个舞蹈的最重要的部分,编舞时要围绕着舞蹈的意境进行,将舞蹈动作作为辅助,然后不断的完善,以突出舞蹈的意境为主。如在舞剧《天鹅湖》中,人们之所以一次又一次的观看这部舞剧,就是受其艺术魅力所影响。天鹅湖中的美丽动人的舞蹈形象、丰富的肢体语言、优美动听的音乐配曲以及富丽堂皇的舞美设计和各种艺术元素的结合,完美的诠释了其舞蹈的意境。这些因素的结合产生的艺术美感,吸引着人们的兴趣,也使其艺术魅力永存。再如,由杨桂珍编导,刀美兰首演的独舞《水》,像抒情诗一样通过舞蹈描绘出一幅澜沧江畔的落日图:一个民族少女拿着水罐,迎着余晖走到江边,做在江边戏水,将秀发在江中清洗,在微风徐徐中将秀发吹干,以轻快的转身中将秀发盘起,然后挑起水罐,走向炊烟升起村庄。这部舞蹈作品,有舞蹈动作完美的表现出傣家少女的活泼端庄的形象,用傣族的审美表现出我国民族舞蹈的舞姿舞态,尤其值得学习。编导在进行编舞时将傣族的舞蹈元素加入其中,展现了民族舞蹈的特点,使作品以轻快、优美的形式展现出来。此外,舞者的表演也更加贴切舞蹈的意境,利用自然纯朴风情,舞蹈动作的柔美,熟练的动作将傣族少女的风姿表现得非常生动形象,将舞蹈作品的意境完美的诠释出来。

四、结语

作为一名舞蹈工作者,应该不断地探索舞蹈创作中的空间结构,不断地丰富意象空间,去领悟不同民族的文化,发展我国的舞蹈事业。因此,要促进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的有效融合,促进空间调度、结构以及布景的有效结合,丰富空间的内涵,促使舞蹈充满活力,更加的富有表现能力。在进行舞蹈创作时,要注重对空间结构的掌控,以求将舞蹈的表现力发挥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蕾.技术美学视域下的舞蹈舞台空间研究[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8,(01):46-50.

[2]韩磊.基于空间理论的现代舞基训研究[J].音乐时空,2015,(17):93.

[3]彭姝.舞蹈编导对空间的表现及运用[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02):108.

[4]刘涛,马列.浅谈舞蹈创作中的空间结构与意象空间[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03):61-64.

猜你喜欢

舞蹈创作空间结构
国内历史文化街区研究综述
道路绿化带的不同空间结构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朝鲜民族传统舞蹈类型划分下的创作分析研究
大众舞蹈与舞蹈创作的融合研究
运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浅析《被占的宅子》的空间结构
音乐表现手段对舞蹈作品创作的作用
浅议舞蹈中的想象力
浅析马蒂斯绘画作品的形式语言
河北燕郊的空间结构规划
基于空间结构视角:丝绸之路旅游节事活动网络化发展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