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布吉乌吉(Boogie—woogie)曲风的基本形态与左手技巧

2018-10-20丁晓宇

艺术评鉴 2018年11期

丁晓宇

摘要:布吉乌吉,是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芝加哥的一种早期爵士钢琴独奏风格,本文主要讨论布吉乌吉的风格特征,以及在爵士钢琴独奏中不同乐手对其左手句型的诠释。

关键词:Boogie-woogie 爵士钢琴 左手模式

中图分类号:J61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8)11-0044-03

一、布吉乌吉的曲风概述

(一)布吉乌吉的起源与延续

布吉乌吉属于布鲁斯钢琴(Blues piano)的一个分支,20世纪20年代产生于芝加哥。1924年2月,吉米·布莱斯(Jimmy Blythe)发布了专辑“芝加哥踏步”(Chicage Stomps),被后人称为第一张拥有完整布吉乌吉钢琴独奏的专辑。“布吉乌吉”这个术语,得名于潘·托普·史密斯(Pine Top Smith)在1928年12月录制的“潘托普的布吉乌吉”(Pine Top's Boogie Woogie)这首歌,在当时广为流传。

在许多布鲁斯的风格中,尤其是芝加哥布鲁斯(Chicago blues)和西岸布鲁斯(West Coast blues)以及很多钢琴家都被传统的布吉乌吉风格所影响,并将其特征运用至其他乐曲中。

布吉乌吉的巅峰时期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50年代早期,后来跳跃布鲁斯(Jump blues)和摇滚(Rock'n'Roll)沿袭并发展了其曲风。在爵士乐早期出现的拉格泰姆(Ragtime)、摇摆乐(Swing)等风格中,都能找到布吉乌吉的缩影,它是早期爵士史上最为重要的风格之一,也为爵士钢琴独奏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布吉乌吉的基本形态特征

简单地说,布吉乌吉钢琴风格,就是左手持续弹奏鲜明的固定低音,右手弹奏旋律,通常以12小节为一个循环,在此模式内变换和声进行,并作即兴表演。

布吉乌吉沿袭了许多布鲁斯音乐的基本特征,例如:

1.和声的走向

谱例1:

2.旋律多用布鲁斯音阶

(1)小调布鲁斯音阶

谱例2:

(2)大调布鲁斯音阶

谱例3:

布吉乌吉的独特之处,在于左手多样的伴奏模式,并多用“切分法”强调出布鲁斯的节奏。美国教育家约翰·瓦莱里奥(John Valerio)曾在书中写到:“布吉乌吉基本的节奏要素是一种每个单位八拍的感觉……八个音被叠加在4/4拍上,创造出一种具有层次的活力节奏,这是布吉乌吉的根本定义。这些(左手)模式可以弹奏成摇摆乐节奏的加重版。”

一般演奏者选定一种伴奏模式后,都会将其运用于全曲。例如:

谱例4:

(三)布吉乌吉的灵魂——节拍(Beat)

20世纪30-40年代间,许多摇摆乐的大乐队都将布吉乌吉的节拍(Beat)与其风格融合。汤姆·多西(Tommy Dorsey)的乐队,他们的唱片销售量在摇摆乐时代排名第二,在1938年,凭借改编版本的“潘托普的布吉乌吉”(Pine Top's Boogie Woogie)大获成功。1939年,威尔·布拉德利(Will Bradley)管弦乐队,曾用管弦乐演奏布吉乌吉,例如原版的“爸爸拍打我,一小节八拍”(Beat Me Daddy,Eight to the Bar)和“妈妈打着一个布吉节拍”(Mamma With A Boogie Beat)。安德拉姐们组合(The Andrews Sisters)也唱过许多布吉乌吉的歌曲,继他们之后,布吉乌吉形式的作品风起泉涌,几乎每只摇摆大乐队的曲目单中,都会有一两首布吉乌吉的曲目。同时,舞者学习着吉特巴舞(Jitterbug)和林迪舞(Lindy Hop),为了配合布吉乌吉的节拍。正是由于布吉乌吉独特的节拍,而被乐手们广为采用,融入自己的创作中。可见,节拍(Beat),是布吉乌吉的“灵魂”所在。

二、对布吉乌吉左手音型的浅析

布吉乌吉中的左手模式(Left-hand patterns)变化繁多,每位爵士钢琴家都有自己独到见解和处理方式。

(一)米德“勒克斯”路易斯(Meade“Lux”Lewis 1905-1964)

米德“勒克斯”路易斯是一位美国钢琴家、作曲家,因致力于布吉乌吉曲风而著名。

1.“回答那祈祷”(Answer To The Prayer)

这是一首典型的C大调布吉乌吉乐曲,左手用音十分规范,都是大调音阶上的音阶音。

2.“6轮追捕者”(6 Wheel Chaser)

这首乐曲的左手音型稍显复杂,出现了三和弦的配置,且音程、和弦与单音混合使用,在一般布吉乌吉曲目中实属罕见。“先现音”(Anticipation)的使用别具特点,仿佛可以感受到车轮的飞驰,一圈接着一圈不停转动。左手所有用音,都来自于布鲁斯音阶,别有一番韵味。

1939年,米德“勒克斯”路易斯在位于纽约的“社会咖啡厅”(Cafe Society)以三重奏的形式诠释了布吉乌吉风格,许多听众慕名而来欣赏这种既热情又带有些许疯狂的音乐风格,他们的演出将布吉乌吉风格推向了巅峰,推动了布吉乌吉风格的传播与发展。

(二)艾伯特·安蒙斯(Albert Ammons 1907-1949)

艾伯特·安蒙斯出生于芝加哥,他的父母都是钢琴家,在他10岁的时候开始学习钢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他开始对布鲁斯产生兴趣,而后開始练习布吉乌吉,并在1938年一举成名,有“布吉乌吉之王”的美誉。

安蒙斯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他演奏的布吉乌吉左手技巧娴熟且多样。他习惯于在左手伴奏中加入降三音,使得全曲充满浓浓的布鲁斯风味。

1.布吉烏吉的祈祷文(Boogie-woogie Prayer)

在“布吉乌吉祈祷文”中,安蒙斯运用了单音与音程交叉进行的左手音型,使伴奏变得生动而有趣,表现出乐者演奏布吉乌吉时的快乐,好似在告诉人们,这就是我爱的音乐,这就是布吉乌吉。

2.星期一拼搏(Monday Struggle)

令人振奋的曲名和左手上行的伴奏遥相呼应,“星期一奋斗”可谓是一首让人听了便抖擞精神的乐曲。作者将积极、向上的心态与乐曲巧妙融合,在两天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让我们听着愉快的布吉乌吉,一起拼搏吧!

3.贝斯已经疯了(Bass Gone Crazy)

在“贝斯已经疯了”(Bass Gone Crazy)这首曲目中,安蒙斯将布吉乌吉的左手技巧发挥至极,打破了以往布吉乌吉左手不变的传统,运用多种句型,可谓是大胆创新之作。

首先,从和声上看,第一小节为G/B,第二节为经过的减七和弦Bb°7,第三和第四小节为G7/B。接着,从音型上看,第一小节左右手的和弦相同,且重复了八次,给人以紧张之感;第二小节利用不和谐的七和弦并重复八次,预示着接下来的乐曲必将无法平静;第三小节出现了“独奏间歇”(Solo-break),左手停止弹奏,右手运用填充八度的大二度与小二度交替进行,展现了全曲右手部分的主旋律线条。

从和声上看,第五和第六小节为Amin7,第七、八小节为C7。从音型上看,第五小节的左手和弦高音呈小三度、大二度、小三度的下行;第六小节是第五小节的低八度重复,如同瀑布一般飞流直下,给人以一种强烈的落差之感;第七小节和第八小节出现了短暂的平静,运用了和弦的交替进行。

从和声上看,第九、十小节为G7,第十一、十二小节为C7。从音型上看,九、十两小节出现了特殊的单音半音阶上行,与前后伴奏的音型完全不同,且无重复,给听众一种强烈的听觉刺激,小二度的上行也预示着尾声的将至。而十一、十二小节则出现了和弦下行的模进,平复了前面两小节的冲击,一个段落结束。

后面出现的乐段和第一段的模式相近,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首以左手为主线的布吉乌吉曲目,右手的旋律几乎完全相同,可见作者创作这首作品的目的,就是为了展现布吉乌吉曲风鲜明的左手特点。

综上所述,对于爵士钢琴演奏者来说,了解和掌握布吉乌吉的左手演奏技巧,不仅提升了爵士乐曲中节拍的重要性,还有助于提高爵士钢琴演奏的稳定度,使自己在独奏方面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David Carr Glover.Boogie Woogie and How To Play It.California Music Press,1958.

[2]Peter J.Silvester.The Story of Boogie-Woogie,The Scarecrow Press,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