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CiteSpaceV及Gehpi的国内体育赛事研究:动态演进、热点与趋势

2018-10-20高文浩李荣日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献计量体育赛事可视化

高文浩 李荣日

摘要:为梳理国内体育赛事的研究进展,揭示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运用Excel、CiteSpaceV及Gephi对CNKI(1992—2017年)收录的3 483篇体育赛事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显示:我国体育赛事研究的发文量呈稳定增长趋势;研究成果呈多学科交融的跨学科概貌,但以核心期刊为中心的学术平台建设仍需完善;研究领军人物以黄海燕、张林等为代表,但作者共现网络密度较低。高产机构主要由专业体育院校构成,但综合性院校力量也在增强;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现状—问题—对策”的研究范式、体育赛事与媒体的相生性研究以及对社会经济、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影响性研究等方面;研究趋势主要表现为:体育赛事研究主题的演进与衍生、跨学科的研究与应用以及研究创造者的合作与创新。

关键词:体育赛事;动态演进;热点与趋势;文献计量;可视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8)01—0033—08

当前阶段,体育赛事早已走上国际化之路,在全世界引发强大联动效应,为推进世界经济、社会、文化的交流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92年以来,中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中国体育职业化改革的逐步开展,中國在推动体育赛事科学健康发展中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与尝试。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等重大国际赛事的成功举办,带动了我国体育赛事的发展,引发了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良性反应。但体育职业化改革以来的25年间,国内体育赛事发展如何?理论研究的特征规律怎样?出现过那些热点?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国内相关文献较为匮乏。鉴于此,本文使用相关软件,包括Excel、CiteSpace V及Gephi可视化软件对1992—2017年间CNKI数据库收录的3483篇体育赛事文献的发文数量及时间特征、学科分布与期刊特征、研究作者与机构特征、研究热点与前沿等内容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旨在全面掌握国内体育赛事研究的动态过程、基本特征和热点前沿,为国内体育赛事研究的深入挖掘与广泛开展提供基础理论支撑。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以中国知网(CNKI)为数据来源,收集所需数据样本。检索方法:以1992年1月1日—2017年12月26日为时间跨度,以“体育赛事”为检索词进行“篇名”的精确检索,共检测到文献3918篇。为了保证文献的准确性及研究的科学性,做了两方面限制,一是剔除了报纸资料,保留了期刊论文(2595篇)、硕博论文(482篇)和会议论文(406篇);二是在文献题录下载过程中对文献记录进行查重和筛选,最终得到有效文献3483篇。

1.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文献计量法和信息可视化技术。

1.2.1文献资料法 以“体育赛事”为核心词来展开相关文献资料的查阅、收集工作,以最终收集的3 483篇CNKI期刊论文为源数据资料,来开展本研究的统计、整理、归纳与综合分析工作。

1.2.2文献计量法 从“量”的角度和宗旨出发,运用Excel软件对相关文献资料所包含的文献量及其时代分布特征、作者与机构发文数量、学科与期刊特征等方面进行统计与分析,以最大程度的科学量化文献所载信息。

1.2.3可视化分析法 主要运用美国雷克赛尔大学(Drexel University)陈超美博士研发的CiteSpace V(CiteSpace 5.1.R3 SE)可视化软件和信息可视化软件Gehpi对国内体育赛事研究的3483篇文献资料的研究作者与机构的发文量、研究热点前沿以及他们之间相关联的网络关系进行相应的数据分析,并将结果呈现为更为形象直观的图形、图像等表现形式的过程。其中,Cite Space V在操作时,时间跨度均选择1996—2017年(1992—1995年文献为零),阈值(TopN)设置为50。

2结果与分析

2.1体育赛事研究的演进动态

2.1.1演进阶段 1992—2017年,中国知网(CNKI)共收录体育赛事期刊论文、硕博论文、会议文献共3483篇。

观察体育赛事文献的年发文量(见图1)可知,近25年的整个研究过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1992—2001年)。直到1996年国内才发表了关于体育赛事的第一篇论文,此后的6年里一直处于较为缓慢的发展时期,年平均发文量仅为4篇;第二阶段,初步发展阶段(2002—2010年)。从2002年开始,体育赛事研究文献数量呈阶梯式快速增长势态,尤其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年发文量都在百篇以上;第三阶段,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7年)。从2011年开始,体育赛事研究文献数量增长态势平衡,发文量均保持在300篇以上,且2016年达到最高峰,为413篇,2017年文献数量又有了一定的下滑。

从国内体育赛事研究文献的基金资助情况来看,获得总支持项目为376项,其中国家级资助数量占据明显优势,共有216项,所占比例高达57.45%,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和国家体育总局项目29项。

2.1.2发展动态

(1)学科与期刊的动态特征。

①学科特征。

利于EXCEL软件统计、绘制了体育赛事研究的学科特征,图2展示了体育赛事研究中排名前十位学科的分布情况。统计显示,大多数研究成果集中在体育领域,数量为2 719,所占比例为78.06%。其次为新闻与传媒(29l,8.36%)、市场研究与信息(97,2.78%)、民商法(86,2.47%)、旅游(73,2.10%)等。总体而言,体育赛事相关研究成果横跨二十几个学科领域,表明随着我国体育赛事的日益发展以及影响力的不断扩散,相关研究也呈现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跨学科概貌。

②期刊特征。

首先,对2 595篇期刊文献的文献来源进行了期刊的发文量降序排列,提取了排名前十位的期刊(见表1)。

可知,排名第一的是当代体育科技(111,4.28%),其余依次为体育文化导刊(90,3.47%)、上海体育学院学报(69,2.66%)、体育科技文献通报(58,2.24%)等;其次,根据布拉德福定律对期刊论文分布特征进行深入挖掘一即按学科文献发文量多少将期刊划分3个区域(核心期刊区、相关期刊区和边缘区域区),每个区域的发文量应为全部文献的1/3,3个区域的期刊数之比为1:n:n2。在本研究中,2595篇期刊论文分布于100种期刊中,如果用布拉德福定律内容,则前1/3的文献(865篇)应分布于核心区的4种期刊里,但是上述研究表明前十种期刊的载文量共为613篇,远小于865篇。则表明体育赛事研究成果仍没有完成以核心期刊群为代表的学术平台建设。

(2)研究作者的动态特征。

①研究者的发文数量与合作情况。

研究者是学科发展演进过程中的重要因素,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内生力量。将3483篇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V和Gephi软件,生成了国内体育赛事研究作者的合作图谱(见图3)。Citespace V的操作步骤:时间切片为1,网络节点类型选择作者;Gephi操作中过滤掉了独立作者分布,即度数值选择为1。

从体育赛事研究作者的合作知识图谱中可获得两个信息:第一,节点代表作者,节点大小代表作者的发文数量。由图3可知,最大的节点是黄海燕(48篇),其次为张林(30篇)、李南筑(24篇)、陈锡尧(23篇)、肖锋(15篇)、王庆伟(14篇)等高产作者共同构成了国内体育赛事研究中的“中流砥柱”。另外值得指出的是,排名前十位的高产作者全部来自高校,且有七位来自于同一单位一上海体育学院。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这些高产作者的研究成果以及上海体育学院的相关体育赛事信息动态都值得我们仔细研读;第二,节点连线与颜色代表作者合作情况。从图3可以看出,最大的作者合作子网络是以上海体育学院的黄海燕为核心,以张林、李南筑和陈锡尧为代表的。第二大子网络是以首都体育学院的学者王庆伟为核心的。但是从全局来看,我国体育赛事领域研究作者的合作网络是一个大型的、但不连通的网络,即由于受到地域、空间、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作者在合作过程中都是以各自单位为团体而进行的,不同单位之间的交流合作情况较为匮乏。表明在今后的研究中,相关学者之间应注重沟通、交流与合作,形成大范围的乃至全国性的体育赛事研究作者网络群体,以指导体育赛事在全国范围的顺利开展。

②核心作者的基本特征。

对于核心作者的确定,主要依据了普赖斯(Price)提出的普赖斯科学定律,即N≌0.749×(Nmax1/2(N为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Nmax为发文最多的作者论文数)。通过统计3 483篇文献求得Nmax=48,N=5.08,可知发表文献数量在5篇以上的研究者可被确定为核心作者,共有40位,前十位中有七位是来自于上体的黄海燕、张林、陈锡尧、李南筑、姚芹、肖锋、沈佳,其他三位是首体的王庆伟、华理的王跃和杭师大的罗建英。另外,表2列出了40位核心作者的性别、年龄和职称分布情况。

首先,從性别特征来看,40位核心作者中男性作者占据明显优势,数量为26,所占比例为65.0%。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体育赛事的自身特点决定了男性更愿意从事此行业,再则是由于与女性群体相比,男性群体更容易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统计显示排名前六位的核心作者全部为男性;从年龄结构上来看,核心作者的年龄都在30岁以上,且以30~40岁的核心作者为主群体(16,40.0%),表明中青年作者是体育赛事领域研究的主力军,在今后的持续研究中能够形成持续的、长久的带头作用;从职称结构上来看,正高15人、副高18人,两者所占比例为82.5%。可见,我国体育赛事研究的核心作者群是以教授和副教授为主,显示出了体育赛事研究的强大科研骨干力量。

(3)研究机构的动态特征。

首先,从研究机构的发文数量来看,共有239家机构单位从事了体育赛事研究工作,它们主要是国内体育院校或综合性院校的体育学院或体育部。由表3可知,从机构发文数量来看,高产机构主要以体育院校为主力军,我国14所著名体育院校(北京、上海、武汉、成都、首都、天津、沈阳、吉林、西安、哈尔滨、南京、河北、广州、山东体育学院)共发文1077篇,所占比例为30.92%;其次,综合性院校所中的体育学院或体育系已成为重要辅助力量,如南京师范体育科学学院、苏州大学体育学院等。

其次,运用Citespace V软件生成了体育赛事发文机构的知识图谱(网络节点选择机构),运用Ge-phi软件进行了修正与完善(见图4)。第一,节点的大小直观展示了发文量最大的机构是上海体院,其次为北京体育大学、首都体院等;第二,连线与颜色代表了机构单位之间的合作情况。首先,经统计发现,独立发文的机构有153家(64.02%),采用两两相互合作模式的有59家(24.69%),其余有27家(11.30%)采用了三者及以上相互合作模式。其中,图4展示了体育赛事研究的最大机构合作网络,具体以上海体院为核心,内部合作团队包括上海体育学院各个院系部门,如经济管理学院、体育赛事研究中心、体育产业发展研究院等,而外部又与各个高校展开合作创新,如武汉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体育学院等,为完善我国体育赛事理论研究体系做出积极努力。但总体而言,我国体育赛事研究机构间的合作仍处于发展阶段,各机构之间需加强合作交流,这样才能做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从而促进体育赛事的健康发展。

2.2体育赛事研究的热点与趋势

2.2.1研究热点 关键词作为文献内容的高度提炼,能很好反映出样本文献的文本属性特征,即体现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经SATI软件统计3483篇期刊论文获得关键词3 472个,且出现频次不低于30次的关键词有40个。由表4可以看出,“体育赛事”“城市发展”“电视转播权”“风险管理”“高校”“对策”等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较高,代表了国内体育赛事领域的研究热点。

为深入展示关键词之间的内在关系,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选取节点为“Keyword”并配套合适阈值,设置“关键词聚类分析”效果,绘制了体育赛事的关键词共现图谱(见图5)。Citespace的操作步骤:时间切片为2,剪裁方法:Pathfinder+Prunning sliced networks和Prunning the merged net-work。

由共现关键词聚类分析效果图可知,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程度较为紧密。根据所选样本文献的文本属性以及图谱中的聚类标签,我国体育赛事研究可大致归纳为如下:

第一,体育赛事“现状—问题—建议”的一体化研究。“现状—问题—建议”是任何一个学科领域中永恒不变的研究范式。同样,由于体育赛事实践发展的阶段特征的差异性,学者们的“现状—问题—建议”研究成果也呈现阶段性特征。而在当前阶段,诸多学者,李金兰,2017;王子朴,朱亚成,2016等结合我国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征及国家的政策指导,提出了我国体育赛事“一带一路”的发展必要性与重要意义。并且针对“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体育赛事发展的现状、面临的困境,指出了我国体育赛事“一带一路”的发展方面,应突出“一带一路”的宗旨;充分挖掘地域特色和人文情怀;将体育赛事常态化;赛事举办地点和举办城市应该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第二,体育赛事与媒体的相生性研究。首先,体育赛事与各个媒体永远是相伴相生的。由图6可知,在体育赛事发展的初期阶段,电视转播权已成为研究热点(吕明元,1998等)。而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不断革新,体育赛事与新媒体(微信等)的相互作用、相生性更加突显;其次,伴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如何解决体育赛事与新媒体的各类矛盾,促进两者互惠共赢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张新萍(2013)指出,相关法律法制的相对滞后导致体育赛事新媒体转播中侵权频发。

第三,体育赛事对社会经济、文化与城市形象的影响性研究。社会各界、尤其是政府部门致力于推动体育赛事的发展,其目的在于推广和扩大体育赛事对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影响力,以及对城市形象提升的重要作用。而这一结论也得到诸多学者(武胜奇,2009;赵承磊,2016等)的一致认可。赵承磊(2016)在深入探讨体育赛事对旅游目的地作用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一系列提升策略一观念引领、组织互动,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规划等。

2.2.2研究趋势

(1)体育赛事研究主题的演进与衍生。

体育赛事研究主题的变迁史即体育赛事实践的发展史。图6展示了不同时区的体育赛事研究分布特征,即1992—2001年间的体育体制改革初期,学者们更加注重对大型体育赛事及相应的电视转播权的深入讨论;而在2002—2010年间,由于受到一系列重大体育赛事,如上海网球大师杯赛、广州亚运会、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学术界将研究重点放在体育赛事营销、赞助、风险管理以及大型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城市形象的影响等方面;而从2011年至今,随着体育赛事对社会影响力的全面铺开,体育赛事研究主题的演进与衍生也已正式提上日程,主要体现在如何更有效地从社会层面、居民视角分析体育赛事对社会经济、文化旅游的影响,以及如何发挥体育赛事与全民互为影响与作用的联动效应,即要通过先提高全民的体育赛事参与度与注意度,进而反過来进一步推动体育赛事的良性发展。

(2)体育赛事跨学科的研究与应用。

跨学科的研究与应用不仅拓宽了体育赛事的理论研究视角,更为体育赛事理论研究指明了方向。从学科分布来看,体育赛事的理论研究横跨二十几个学科领域,如新闻与传媒、市场研究与信息、旅游、企业经济等等,但是跨学科研究与应用的成果数量偏低,3483篇研究成果中,2719(78.06%)集中在体育领域。可见,体育赛事研究的学科范围虽然广泛,但并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仍处于跨学科研究的初步发展阶段,仍有进步与提升的空间。因此,随着体育赛事的不断发展以及影响力的扩大,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对体育赛事的研究与利用将更有助于增强学科之间的交互性,形成体育赛事研究的完整理论体系。

(3)体育赛事研究创造者的合作与创新。

研究创造者与研究机构是推进体育赛事理论研究体系发展完善的核心主体力量。因此,体育赛事研究主题的衍生与深度挖掘、体育赛事跨学科的研究与应用都急切需要知识创造者与研究机构的合作与创新。然而,当前国内体育赛事研究缺乏有效的交流与合作,从体育赛事研究作者和机构分析结果看,作者创造者的合作几乎都是以同单位展开的,且研究机构更是形成以上海体育学院为核心的、一支独秀的分散局面。但是随着体育赛事研究主题深度挖掘的前提下,在体育赛事跨学科研究的趋势下,国内科研人员应该加强合作交流、着力于提高创造者与研究机构的异质性,以形成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从而促进体育赛事的健康发展。

3结论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中1992—2017年收录的3483篇文献为源数据,运用科学文献计量和可视化技术,客观、直接地呈现了我国体育赛事的研究现状。研究可知,虽然我国体育赛事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较快,成果较为丰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探讨了以核心期刊组成的学术平台建设情况和多学科交融的跨学科概貌,揭示了由核心作者和高产机构构成的推动我国体育赛事研究发展的学术力量现状,归纳了体育赛事的研究热点,推测了体育赛事的研究前沿与趋势,即体育赛事研究主题的演进与衍生、跨学科的研究与应用以及研究创造者的合作与创新。

需要说明的是,本研究的全部数据来自CNKI,来源有限可能会对统计结果产生一定影响;在统计方法选择上,由于CiteSpace软件不能对CNKI来源数据开展被引分析,造成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整体文章格局上,体育赛事研究方法的开展情况如何,也有必要开展深入探讨。因此在后续研究中,应设计、改进完善数据库选择,全面、真实反映研究发展态势;增加文献共被引分析,深入科学挖掘研究层次。另外,有必要对国外体育赛事研究态势展开全面分析,通过国内外现状对比,发现问题及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

猜你喜欢

文献计量体育赛事可视化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基于新媒体环境的陕西体育赛事传播策略分析
思维可视化
体育赛事项目管理对体育赛事形象及其管理的影响
成都市体育赛事旅游发展策略探究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