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2018-10-20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杨芳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杨芳
心力衰竭作为一种较为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在临床上其发病率高,是心内科常见的一类急危重症,也是心脏病发展的严重阶段。目前我国患有心衰竭的患者的发病率逐年呈不断增高趋势,严重地损害患者的工作能力和生活质量,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胁[1]。因此,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行为能力主要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附表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得分
附表2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影响因素
1 方法与资料
1.1 资料 经筛选共纳入98例患者,经诊断后确定为慢性心力衰竭,其中男40例,女58例,年龄均在45~88岁间,平均年龄范围为(59.8±5.6)岁,纳入标准:心衰诊断结果符合其诊断标准。依据纽约心脏协会分级标准:Ⅱ级,患者体力活动轻度受限;Ⅲ级,患者日常活动明显受限;Ⅳ级,患者休息时也出现呼吸困难、心悸等症状;依从性好者;无其他严重并发症者。排除标准:精神障碍,无法顺利交流者;合并肝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病变者等。本研究被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经患者同意签署患者知情书。采取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方式以面对面形式对调查患者的预防知识及自我管理现况等进行调查总结。
1.2 方法 在调查问卷中一份问卷分两部分,其一为一般资料主要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住院次数、合并症数、心脏病分级指标等;其二为慢性心力衰竭病患自我管理调查表,参照相关资料结合自我管理研究测量表评分标准,设计主要内容包括共22条目。经统一培训的专业护理员向被调查人群讲解调查目的,征得其同意后发放问卷,并指导填表方式、有关注意事项,患者独立填写并当场交卷。发放问卷一共100份,但收回有效问卷99份,有效回收率98%。
1.3 调查生活质量 采用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表评估内容。主要调查22个条目,采用评分制,总分为各维度得分和,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护理行为能力越好。
2 结果
2.1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调查结果 从结果可知病者的自我护理水平得分为(65.8±5.1)分;自我保健能力水平得分为(46.9±6.2)分;对心衰知识知掌握水平得分为(21.94±5.5)分,具体详见附表1。
2.2 影响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因素 对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住院次数、合并症数、心脏病分级指标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显示年龄小于65岁组的病人中发生护理能力最高;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住院次数、合并症数、心脏病分级指标两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体详见附表2。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我国常见多发的三大慢性疾病之一,同时也是全世界患病率最高的病种之一,在发达国家仅次于肿瘤、糖尿病[1]。该疾病使患者容易产生精力疲倦和心存忧虑,自信心受挫,这些会带来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衰落效应,从而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都造成极大的影响,在治疗的过程中会出现对疾病的错误认识[2]。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较少了解自我管理意识和自我保健知识,主要表现在慢性心力衰竭自我监测相关知识掌握不足,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认知不足。
因此,要提高慢性心力衰竭病患对自我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积极向其宣教相关知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各方面的水平不一,尤其需提高自我监测及出现慢性心力衰竭突发症及并发症处理方面的能力,改变其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以降低慢性心力衰竭人群中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