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失调治疗中孕激素的应用及临床疗效评定
2018-10-20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富桥社康中心518103邹丽华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富桥社康中心(518103)邹丽华
月经失调属于临床妇产科中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指女性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发生紊乱,进而出现子宫不规则出血[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在不断改变,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的不规律是导致月经失调发作的主要原因[2],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均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临床常使用孕激素治疗,然而使用不同剂量药物所获得的疗效也不一。故此,本文研究主要观察不同剂量的孕激素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具体报道见下。
1 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120例月经失调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简单随机化分为三组,甲、乙、丙组各40例。其中患者年龄为20~41岁,平均年龄为(30.25±6.58)岁;停经时间为2~7个月,平均停经时间为(4.34±2.25)个月。入选标准:所有患者均意识清醒,无神经系统疾病;子宫内膜厚度均超过0.5cm;不存在严重肝肾等脏器疾病;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自愿成为观察对象。排除标准:存在黄体酮禁忌证;非育龄期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过低者;患有严重脏器类疾病或者精神系统疾病者;无意愿纳入研究者。三组月经失调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均不明显(即P大于0.05),可以实施科学性的对比。
1.2 方法 给予三组患者不同剂量的黄体酮治疗,均连续治疗10天。甲组:给予100mg黄体酮治疗,每天1次,睡前口服。乙组:每天给予200mg黄体酮治疗,指导其于晨起、晚睡前分别服用100mg。丙组:每天给予患者300mg黄体酮治疗,每天晨起和晚睡前分别服用150m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月经失调患者的撤药后出血率、出血时间、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并记录分析其不良反应情况发生的概率。
1.4 统计学处理 三组月经失调患者治疗的数据用SPSS20.0软件核对后,用“%”表示患者的撤药后出血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并用卡方检验,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患者的出血时间、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并用T/F检验,当月经失调患者的各指标数据有差异时,用P<0.05表示。
2 结果
2.1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 治疗前,三组月经失调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经过不同剂量的孕激素治疗后,其子宫内膜厚度同样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附表1所示。
2.2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撤药后出血率和出血时间 甲、乙、丙三组月经失调患者撤药后出血率分别为40.00%(16/40)、62.50%(25/40)、70.00%(28/40),其中甲组撤药后出血率与乙组对比,X2=4.05,P=0.04;与丙组对比X2=7.27,P=0.01,甲组与乙组、丙组的撤药后出血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甲组患者的出血时间为(5.20±3.21)d,乙组患者出血时间为(5.24±3.16)d,丙组出血时间为(5.22±3.18)d,三组之间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3 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 对比三组月经失调患者的不良反应可知,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5.00%(腹痛、头晕患者各1例),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22.50%(腹痛3例,恶心呕吐4例,头晕2例),丙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37.50%(腹痛5例,恶心呕吐6例,头晕4例)。甲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详情见附表2。
附表1 对比两组月经失调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
附表2 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n(%)]
3 讨论
临床中,月经失调属于妇产科较为常见的疾病,该病病情复杂,好发作于青春期与更年期的女性[3]。其中存在排卵障碍、内分泌失调等症状女性的发作率往往高于常人。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疾病的发病率亦呈现上升趋势[4]。月经失调对女性正常生活、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对其心理健康不利。
目前为止,临床常使用孕激素治疗该病,获得了良好的效果。黄体酮作为常用的孕激素属于一种人体卵巢黄体所分泌的激素[5]。该激素可影响患者的子宫内膜,将增生期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同时促使子宫内膜蜕变,进而产生萎缩及脱离的状态,最终达到保护子宫内膜的目的,在止血方面同样具有良好的作用[6]。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甲、乙、丙三组月经失调患者经过不同剂量(100mg/d、200mg/d、300mg/d)的孕激素治疗后,其子宫内膜厚度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组间对比同样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于月经失调的治疗,孕激素的剂量大小并不会对其子宫内膜厚度造成较大的影响,减少了因子宫内膜厚无法正常脱落而导致月经失调的状况。患者治疗后,甲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为5.00%,显著低于乙组(22.50%)、丙组(37.50%)。以上结果与熊军波[7]等学者于《不同剂量孕激素治疗无排卵型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的研究结果相似,提示剂量越小的孕激素对患者的身体影响越小,同时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经过对比三组患者撤药后出血状况发现,甲、乙、丙三组患者撤药后出血率分别为40.00%、62.50%、70.00%,甲组明显优于乙组和丙组,P<0.05,刘玉杰[8]在其研究文献中得出,使用100mg/d孕激素的A组药后出血率为48.00%,且均优于其他组别。本文研究结果与之相近,进一步可说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撤药后出血率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小剂量的孕激素安全性更高。总而言之,孕激素对月经失调患者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小剂量安全性更高,造成的不良反应风险更小,临床上建议尽量对月经不调患者采用小剂量孕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