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探析

2018-10-19周开秋

建筑与装饰 2018年11期
关键词:建筑企业成本管理营改增

周开秋

摘 要 “营改增”改革政策自开始实施以来就存在诸多争议.我国大部分行业自2015年后半年逐渐实施以来都针对此政策做出了相应的措施调整。我国财政收入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依靠税收,而在税收收入中建筑行业纳税额又占据较大比例,所以,此项政策对相关的建筑企业会产生较大影响,特别是在建筑企业成本管理领域。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分析“营改增”税制改革,主要分析了此项政策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产生的影响,再提出了两点可行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 成本管理;建筑企业;“营改增”政策

引言

税收制度是自建立一个国家时就必须要确定的经济制度,每一次改革税收制度都会对我国不同行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营改增政策是依照我国现实经济发展状况而开展的一次税制改革,这次改革在较大程度上给建筑行业成本管理方面产生了冲击。目前,现行的税收制度还有待完善,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来自经济税收行为制度的约束,实施营改增这一政策可以促进建筑行业税收行为的改进以及其他经济制度的发展[1]。

1 “营改增”对建筑企业成本影响

我国现行增值税税法把增值税纳税人分为小规模纳税人以及一般纳税人。临界点是50万和80万,划分的依据是营业额。营业额低于临界点的为小规模纳税人,超过该临界点的为一般纳税人。一般纳税人的税率有两档,分别是:13%、17%;计算小规模纳税人的缴纳增值税依据征收比率進行,其征收率是3%。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可以抵扣进项,可以让企业实际增值税税负得到有效降低,所以企业通常都愿意选择成为一般纳税人。此外,因为工程项目往往需要大量资金,建筑企业容易满足一般纳税人标准。所以,本文主要讨论“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1.1 影响建筑企业的税负

建安工程费用构成里面包含税金、利润、间接费以及直接费,其中税金又包含城市维护建设税以及营业税、附加教育费。税负应该包含建筑企业承接项目总成本里。“营改增”一定会对企业的税负产生影响影响,从而对企业成本产生影响影响。此外,从整体角度出发,税负也是构成企业成本的一个因素。为了方便开展分析,假设某建筑企业的年营业额在进行税改前是100万元。

税改前,建筑企业缴纳营业税按营业额的3%进行,另外,假如本期企业盈余,就还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此外,还要缴纳以流转税为计算基数的教育费附加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税改前企业需要缴纳营业税:100×3%=3万元;缴纳教育费附加及城市建设维护税=3×(7%+3%)=0.3万元;教育费附加及城市建设维护税、营业税可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节约企业所得税等于3.3×25%=0.825万元;企业实际税负=0.3+3-0.825=2.475万元。

实施“营改增”政策后,依据政策内容,企业缴纳增值税按11%的税率进行计算,同时也需缴纳教育费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税,如果假如本期盈余,同样的,也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因为建设市场是买方市场,建筑企业没有太多的议价能力,其总要价大致保持一致,企业的营业额等于100÷1.11=90.09万元。假设本期企业的增值税进项是x,则企业需要交纳的增值税为90.09×11%-x;缴纳教育费附加以及城市维护建设税等于(7%+3%)×(9.91-x)=0.991-0.1x;只有教育费附加和城市维护建设税能够扣除在企业所得税前,增值税不可以扣除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因此其节约的企业所得税等于(0.991-0.1x)×25%;企业需要承担的实际税负等于10.65~1.075x。从近年上市的建筑企业的数据可以得出,工程结算成本中,其他费用占10%左右,人工成本占35%,原材料占55%。在这三项成本中,人工成本通常是给第三方劳务公司进行支付,就算在完成全行业“营改增”后,因为劳务公司一般规模不大,且进项较少,其不能开具增值税发票,一般依照一定比例的征收率征收增值税,建筑企业的人工成本不能被进项抵扣。对于原材料,因为部分材料和大量“甲供材料”的增值税采用征收率征收的实际情况(例如,现在我国采用6%的征收率对商品混凝土征收增值税),建筑企业在对原材料进行采购时,只能取得较小的增值税进项发票金额。总而言之,建筑企业只能获取较少的进项抵扣。通过查询2008年至2017年国泰安数据库,计算出53家建筑企业的平均营业成本率为87.01%。在营业额为90.09万元时,其材料成本=78.39×55%=43.11万元,营业成本=90.09×87.01%=78.39万元,即使建筑企业在购买材料都能够以17%获取增值税发票,则其进项等于43.11×17%=7.33万元。依照上文计算所得,要使建筑企业整体税负在税改前后相等,则2.475=10.65-1.075x,得到x为7.60万元,比7.33万元大。因此,建筑企业在“营改增”后因为无法得到足够的增值税进项来抵扣,其整体的税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大[2]。

1.2 影响企业机械使用费

我国从2009年起,实行消费型增值税,可一次性全额扣除企业购进固定资产所包含的进项。税改前,建筑业在缴纳营业税的时候,企业进项缺少销项来抵扣,购进固定资产的增值税进项依然要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税改后,进项不包含在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中,建筑企业可抵扣进项,入账金额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构成工程成本的费用中,施工机械的使用费等于:∑(机械台班单价×施工机械台班消耗量),机械台班单价=台班养路费及车船使用税+台班折旧费+台班燃料动力费++台班人工费台班大修费+台班安拆费及场外运费+台班经常修理费。在固定资产入账的价值减小的时候,对应的,台班折旧费也会相应,从而降低机械使用费。

1.3 影响企业服务和外购材料成本

建筑企业需要大量外购的服务以为货物。如占较大总成本比例的人工费、材料费通常均为从外部通过购买获得。税改前,企业外购的服务以及货物取得的增值税发票应计入相应成本,不能进行抵扣。改征增值税后,企业取得的增值税发票可以用来抵扣,在售价不变的基础上,企业将降低外购服务和材料的成本[3]。

2 企业内部管理应对措施

2.1 强化税收的筹划

营改增后,一方面,建筑企业的整体税负会有所提高;另一方面,建筑企业在对缴纳增值税进行计算时,要同时考虑销项和进项。所以,建筑企业既有从进项销项两方面着手的筹划空间,也有降低税负的税收筹划动机。建筑企业在获取完整客观的筹划材料的基础上,应依照国家相关的税收政策,对筹划的切入点进行准确选取,做出最符合企业税收筹划的方案,制定出正确的税收筹划步骤,让企业税负成本得到最大可能的降低。建筑企业筹划施工原材料采购,筹划购进固定资产,筹划纳税人身份。例如,建筑企业营业额如果接近一般纳税人标准,且只能获得较小的进项抵扣,可以选择成为小规模纳税人。

2.2 对价格优惠和进项抵扣进行权衡

在购买服務和材料时,建筑企业既可以选择从小规模纳税人处购买,也可以从一般纳税人处购买,企业应当怎样选择?通常来说,向小规模纳税人购买货物或者服务,虽然其价格稍低,但建筑企业无法取得进项抵扣,或者即使能够得到进项抵扣,其抵扣税率也很低;一般纳税人其价格相对较高,但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且可抵扣一般情况下税率为17%的进项税额。所以,在决定建筑企业向谁购买时,其核心问题在于增值税进项抵扣以及价格优惠进行权衡,建筑企业应该对以下三个方面予以重点关注:企业是否有足够销项用于抵扣进项以及进项税率、报价差异[4]。

3 结束语

“营改增”政策正在全国如火如荼地开展,其也是未来我国税改工作的关键部分。税改会影响到各方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营改增”将降低企业外购服务和材料成本以及机械使用费,增加建筑企业税负。建筑企业应加强税收筹划,来应对税改带来的变化。

参考文献

[1] 江珊珊.营改增政策对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影响探析[J].福建建材,2017,(12):108-110.

[2] 王益平.“营改增”后对建筑施工企业成本管理影响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7,(22):202.

[3] 徐亚丽.营改增下建筑企业成本管理的问题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7,8(22):50-51.

[4] 罗森波.试析“营改增”改革对制造业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3):224-225.

猜你喜欢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营改增
浅谈“营改增”对建筑企业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建筑集团心理整合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基于项目管理的企业年度重点工作管理
机械制造企业成本控制管理研究
对军工企业成本管理开展评价工作的探究
加强公路工程成本管理的措施分析
当前建筑企业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