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我国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和方法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2018-10-19孟祥堃

水能经济 2018年6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发展方向现状

孟祥堃

【摘要】通过对我国整体地质情况以及地貌形状的研究分析,针对水土保持的监测工作中的理论性、类似性、相关性、数据指引性等方面提出方案,展示出我国现今在水土保持问题上的监测工作的宏观上的发展方向,为同类型的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现状;发展方向

引言

自我国制定并颁布《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以来,其中对于我们国家迄今为止发生过的水土流失情况以及当时的应对措施、监督监测的管理方法做出总结展示,为水土保持的监测工作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规范,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局限性。水土保持的监测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完善其多方面的不足是我过水土保持监测的重大发展发向。

1、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理论性的完善是监测工作的基石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主要包含几个方面:一个是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组成、职责和义务,监测网的设立以及定点;二是整体区域、局部区域和相关的开发建设的监控项目和监测实施的保证方法;三是遥远监控监测、平面监测和调研等不同项目的适用范围、使用内容以及相应的技术需要,还有对于整体的监测数据的处理、实施保证的方法;四是针对不一样的水土流失项目的监测相应的监测时段的确定以及监测的方式。

对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理论性的完善首要的任务就是要设立典型的观测点。观测点的设立一定要能够对该地区或者该流域做一定的代表,要有其典型特征,这样的观测点可以建立在山地、平原、低谷、浅滩以及城市中的开发区,选择其中视野相对开阔,地理位置良好、便于监测者观察的地方设立监测站。其次是对于监测小区的建设一定要按照一定的规律,监测项目要具备一定联系。一旦水土保持的监测项目过于繁多,就容易出现发展不平均的情况,导致水土流失的监测标准不能够统一。如在对比实验中,有效工程方案和无效工程方案对于山坡上的耕地的观测,从坡度上就有多个选择,而一个监测站通常只能对一个坡度上的现象进行对比观测,这样就使得观测无法在统一标准下进行,使得观测的数据不能够代表整体的特性,从而导致信息的不相关性。在一个地区采用同一种坡度上的现象进行对比观测才能够科学的反应出该地区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水土流失的趋势,同时也具备说服力;再次是监测的网络要能够将整体覆盖。监测网络是由多个观测点连成的线相互交叉而形成的区域网格,由点线面所构成。点有着小区域、局限区域的特点,线具备了江河等小流域的特点,面则具备了江河的特点。只有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对水土流失情况进行全方面的观测,实现网络化的管理方式。

2、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类似性是网络建设工作的前提

设立水土保持的监测网络,形成小区域联网到大区域联网,就要在理论性的基础之上着重于点线面网之上的类似性。点是指监测的项目之间一定要具备某一个特点,监测的技术要有一定的规范;线是指根据河流等流域的特点,形成其区域内的独有的监测管理系统;面是指对于大江大河的监测管理,这是在点和线的基础之上实施的,因此在准备对于大江大河的监测系统时一定要考虑到点和线的特点,并将其统一归纳到面之中;网是指将全国范围内的水土保持监测情况的统一显示,建立完整的全国系统。因为其本身数据较为庞大,在点线面之上一定会出现诸多的不相同,其因素可能是地理方位、土地、含水量等,因此监测网络在设置点线面监测的项目是要有意识的将其特点统一,故而,只有保证其之间的类似性,才能够使监测数据具备科学性,从而发挥其作用。

3、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相关性是水土保持的监察工作的核心

在理论性以及类似性的基础上建立的水土保持的监测系统才会具备一定的相关性,相关性是水土保持监察工作的核心。一是缺少相关性的监测数据其本身是孤立的、单调的。缺少了相关性的监测数据只能夠单一的显示某一地区某一方面的特点,既不能代表该区域的特点也不能够作为监测数据供给分析,由它而形成的监测网络也只可能是由一个单位的监测点单独形成的单独网络。单独的网络只能够反映出某一个检测单位的特征变量,不能够真实的反应一个区域的特点,这样的数据是没有作用的,它对于研究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二是具备相关性的监察数据不仅能够显示出该单位的特征还能够将该地区水土保持的情况线性的表示出来。也就是说具备相关性的监察数据是活的、动态的,能够切实的表现出一个地方的水土保持情况,也能反映出同一特点下不同区域的表化情况以及水土的流失情况。因此由具备相关性的监察数据构建的监察网络能够将一个区域内所有的动态变化规整到一个坐标图中,让人清晰直观的看到该地区的水土保持情况。只有具备相关性的监测数据才是有用的,才能够对研究分析起到帮助。

4、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数据的指引性是水土保持监察工作的最终目的

在保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具备理论性、类似性、相关性的前提之下构建的水土保持的检查网络,能够切实的反映出监测网络中点线面的动态变化。因此也不不能够将监测数据的另外一个特点忘却,就是信息的指引性。将监察数据应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去才是整个监察的最终目的,只有其能够为生产实践带来切实的利益,这个研究才是有用的、有效的。实践中,可以根据不同的水土流失情况采用研究出来的对应方案采取因地制宜的治理方案。对于没有监测数据的地区,可以选择与该地区类似的已监测地区的案例方法来实施水土保持的治理方案。这一切的实施都是建立在相关的数据的取样以及相关的模型的建立之上的。此外将监测而来的数据实行共享也是十分重要的,每一个地方的监测数据可以相互借鉴、相互评判,评选出其中最为良好的数据,并选择相应的方案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好监测数据。

结语

我国疆域辽阔,地形地貌相对比较复杂,这对于水土保持的工作带来巨大的挑战,今后要继续坚定不移的对支持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并将其指定为我国的基本国家政策,从而减少我国的水土流失情况。

参考文献:

[1]赵辉.试论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类型与方法[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13,11(01):46-50.

[2]谢松良,吴兴中.我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现状及问题[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02):58-61.

[3]陈本兵,穆兴民.我国水土保持监测与发展研究的思考[J].水土保持通报,2009,29(02):83-85+89.

[4]许峰,郭华东,郭索彦.我国水土保持监测的理论与发展之初步探讨[J].水土保持学报,2001(S2):1-5.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发展方向现状
水土保持工程质量控制措施解析
试论水土保持方案落实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分析医药市场营销的策略与发展方向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
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