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母细胞瘤患儿术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护理干预分析
2018-10-19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郑州儿童医院450000左芬芳
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河南省儿童医院 郑州儿童医院(450000)左芬芳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106例,术后均接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依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男32例,女21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3.42±1.47)岁。观察组男35例,女18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3.53±1.51)岁。对比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即置管前应介绍PICC的优势及必要性,置管后讲解导管的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观察组予以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准备阶段。①组建护理小组,护士长组织小组成员学习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知识,即维护方法、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等。②评估。置管前由主治医生依据患儿的具体病情、手术方案和手术实施效果,评估患儿的基本临床情况,并分析、预测患儿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指导和参与护理方案的制定。③计划。由责任护士与患儿及家长沟通,了解家长的文化水平和知识接受能力,评估患儿的心理状态、导管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2)实施阶段。①强化健康教育。对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应反复强调导管维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并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向家长介绍护理方法,增强其认知水平;对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应发放宣传手册,简单说明导管维护的要点和注意事项。②强化心理护理。及时与患儿及家长交流,告知疾病治疗的最新进展,安慰、鼓励患儿,缓解、释放内心压力,减轻恐惧、害怕等情绪。③出院指导。出院时应向患儿家长发放导管维护手册,告知下一次维护时间;出院后应定时电话随访,了解导管维护情况以及患儿家长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相应的健康宣教。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依从性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中依从性采用自主设计的依从性问卷进行评价,主要评估患儿有无按时导管维护、有无良好护理等。不良反应主要有堵塞、脱落、感染和静脉炎。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依从性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较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77%(堵塞1例,感染1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98%(堵塞3例,脱落1例,感染3例,静脉炎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两组患儿的依从性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诊疗技术的提高,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不仅操作简便、安全,也避免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刺激,广泛应用于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治疗。但是此项技术亦是一项有创性操作,容易引起相关的并发症,直接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1][2]。本研究对行神经母细胞瘤患儿给予护理干预,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的依从性较优,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低,表明通过护理干预,能提升依从性,降低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大多数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及家长对中心静脉置管缺乏一定的了解,不利于导管维护工作的进行,影响导管的安全使用。因此,予以护理干预,通过组建护理小组、组织成员,可提高医护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有利于提高工作质量;通过评估和计划,能依据患儿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及措施,保证各项护理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通过强化健康教育,能明显提升患儿及家长的健康认知水平,提升治疗依从性,促使患儿及家长主动配合导管维护工作,有利于减少导管堵塞、脱落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通过强化心理护理,可改善患儿的心理状态,减轻心理压力,树立治疗的信心。
综上所述,对采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神经母细胞瘤患儿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提升瘤患儿的依从性,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