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北京佑安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分析

2018-10-1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100069马燕张长平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哌拉氧氟沙星头孢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100069)马燕 张长平

我院自专项整治活动开展以来,在全院品种控制、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等方面均有所改善;但I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预防应用仍存在问题,为此我院2017年1月开展I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专项点评,以期通过点评等一系列措施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7年1~12月出院的所有I类切口手术病例共511例。

1.2 方法 从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调取上述病例,建立EXCEL表,记录①基本情况:患者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等。②抗菌药物:药品名称、给药时机、用法用量、用药疗程。③合理性评价:评价预防用抗菌药物的药物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等是否合理。

1.3 评价标准 点评依据主要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年版)、《普通外科I类(清洁)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2013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患者共511人次,男女比例1.54∶1,平均年龄(52.64±15.03)岁。

2.2 手术类型 此次调查涉及手术十余种,动静脉瘘手术占比较大,为59.69%,具体见附表1;此外也涉及眼部手术、胆囊手术、疝修补术等;其他手术包括半月板手术、鞘膜翻转术、阑尾手术、鼻肿物切除术等。

2.3 预防用抗菌药物 此次调查I类切口手术共511例,预防用抗菌药物共62例,占I类切口的12.13%;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共65例次,其中联合预防用抗菌药物3例,为依替米星+乳酸左氧氟沙星、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依替米星+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预防用抗菌药物除2例使用了头孢克肟胶囊外,其他均使用注射剂型作为预防用药,具体情况见附表2;预防用抗菌药物以β-内酰胺类为主,个别选用喹诺酮类和氨基糖苷类作为预防用药。

2.4 预防用药不合理情况 此次调查I类切口预防用抗菌药物共62例,其中存在药物选择不当,如胆囊手术选用拉氧头孢、头孢噻肟舒巴坦等广谱抗菌药物作为预防用药;预防时机不当,如腹腔镜下全子宫+附件切除术,在术后预防用抗菌药物;预防疗程不当,如甲状腺次全切除术,预防用药时间长达4d;无指征用药,如患者无高龄、肿瘤、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等高危因素,行疝修补术时予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预防感染。药物选择不当是主要不合理表现,达50%以上;无指征用药所占比例最小,为7.69%。对预防用药时间进行统计显示41.94%的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时长超过24h,更有4例患者预防用药时间超过96h。

附表1 清洁手术患者手术类型分布表

附表2 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应用表

3 讨论

我院2017年共行3551例手术,其中I类切口手术511例,占14.39%。根据上述评价标准的文件,I类切口手术部位无污染,通常不需要预防用抗菌药物,但在以下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手术范围大、手术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等;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人工关节置换等;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接受器官移植者)、营养不良等患者。本调查I类切口手术病例中预防应用抗菌药物为12.13%,低于30%,其中包括免疫低下、肝病基础、高龄,基本符合I类切口手术患者可考虑预防用药的范畴。

预防用药通常选择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药物,若涉及结肠、直肠和盆腔手术,应选用针对肠道G-菌和脆弱类杆菌等厌氧菌的抗菌药物。本调查显示预防用药选药不当问题突出,以三代头孢、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广谱抗菌药为主,如疝修补术应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头孢唑肟等进行预防感染,抗菌谱广,容易诱导细菌产生β-内酰胺酶;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应用依替米星进行预防感染,依替米星对G-菌有较强作用,并不能很好地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不能很好地达到预防感染的目的[1];耳部手术应用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由于我国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率高,左氧氟沙星除泌尿系统外不建议作为预防用药,应该严格限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此外,也有疝修补术予甲磺酸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预防感染,起点过高,且不宜联合用药,对于此类手术有高危因素者,应选用头孢一、二代进行预防。此外,预防用药不需要联合用药,本调查有3例手术联合用药预防术后感染,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I类切口预防用药应在皮肤、黏膜切开前0.5~1h内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万古霉素或氟喹诺酮类术前2h给药),此次调查显示98.43%I类切口手术符合规定,少数病例选择在术后予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用药时机的把握对控制切口感染至关重要。有研究显示,术前2~24h比0.5~2h给药发生切口感染的机会高6倍多(3.8%VS0.6%)[2]。过早给药会造成患者体内药物浓度不足而达不到预防感染的目的,而若术后才开始给药,由于错过细菌发生污染或定植的时间,同样难以达到预期效果[3]。

根据文件规定,清洁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h。本调查显示,41.94%的I类切口手术未能达到要求,甚至有预防用抗菌药物超过96h的个别病例。究其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临床对预防用药认知存在误区,与治疗用药相混淆,医生认为基本疗程不少于3d;临床担心较早停药会增加感染的可能,延长用药时间。研究表明,大部分预防用药的疗程≤24h,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h,疗程更长并不能降低手术部位感染的发生率。本调查与国内的很多调查结果相似,抗菌药物的疗程偏长。

综上所述,药师建议临床I类切口手术选择预防用药时尽量以一、二代头孢为主,预防感染的同时又不易增加耐药菌的出现,采取术前给药,并尽量保证用药时间不超过24h。同时对手术科室进行专项培训,增强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减少耐药的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此外,继续以点评促进抗菌药物应用,并以定期公示和纳入科室绩效管理的方式反馈临床,持续提高合理率。

猜你喜欢

哌拉氧氟沙星头孢
头孢吡肟与头孢呋辛治疗癫痫患者肺部感染的疗效比较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哌拉西林杂质及其制备方法研究
不是所有的头孢,孩子都可以随便吃
哌拉西林与头孢他啶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比较
评价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老年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致肝功能损害1例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