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效性激励模式配合常规健康指导在提高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中的作用

2018-10-19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523320刘静曾琨黎丽嫦张艳吴康亮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8期
关键词:行为能力时效性糖尿病足

广东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523320)刘静 曾琨 黎丽嫦 张艳 吴康亮

糖尿病足(DF)主要是由于糖尿病血管或神经病变使患者足或下肢组织破坏所致,是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产生不良影响。本研究将探讨时效性激励模式配合常规健康指导在提高DF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中的作用,结果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40例。其中实验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5~74岁,平均年龄(49.64±8.95)岁,平均病程(10.25±5.69)年,平均体质量指数(24.17±4.68)kg/m2。参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0.02±8.98)岁,平均病程(10.19±5.72)年,平均体质量指数(24.21±4.72)kg/m2。两组对象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指导护理模式,包括及时给予患者清创换药,常规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按时用药,对患者进行DF相关的诊疗护理知识教育,并进行常规的健康心理宣传疏导等。

实验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时效性激励护理模式:①5次激励指导干预:首先对患者基本病情和心理状态进行评估,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一次心理疏导,以克服其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其次向患者详细讲解DF相关的保健知识,向患者分析其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恢复目标及自我护理要点,以加深患者对DF的认识和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根据患者治疗一周后的心理状态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进一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治疗后期,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设计个性化的康复功能锻炼计划,包括足部按摩和下肢运动,教导患者相关的足部护理知识;最后与患者充分沟通,了解其心理变化和对自身疾病的认知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有必要给予进一步的指导措施。②延伸护理干预:患者出院后通过微信群保持联络,定时给患者发送DF相关的防治知识和康复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及时解答患者现存心理疑问,鼓励患者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特别是带动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的患者激励其他患者,以进一步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两组患者出院后均定期进行回访,追踪患者足部愈合及血糖控制等方面情况。

1.3 评价指标 采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对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3月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进行评分,包括足部护理、血糖监测、饮食控制、运动锻炼及正确服药五个项目,分数越高则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使用t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组内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入院时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出院时及出院3月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各项评分均有所提高,且实验组总平均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均P<0.05)。见附表。

附表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比较(分,±s)

附表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评分比较(分,±s)

项目 组别 例数 入院时 出院时 出院3月后 F P总平均分 实验组 40 3.92±1.58 5.06±1.49 6.21±1.65 21.149 0.000参照组 40 3.94±1.46 4.39±1.43 5.19±1.55 7.311 0.001 t 0.059 2.052 2.850 P 0.477 0.044 0.001足部护理 实验组 40 3.30±1.63 5.03±1.46 6.02±1.99 25.996 0.000参照组 40 3.35±1.47 3.87±1.26 4.79±1.26 11.958 0.000 t 0.144 3.804 3.303 P 0.443 0.000 0.001血糖监测 实验组 40 3.71±1.75 4.97±1.28 6.09±1.89 20.564 0.000参照组 40 3.69±1.74 4.21±1.76 5.27±1.78 8.372 0.000 t 0.051 2.209 1.998 P 0.959 0.030 0.049饮食控制 实验组 40 4.24±1.56 5.08±1.35 6.41±1.59 21.177 0.000参照组 40 4.19±1.61 4.43±1.43 5.37±1.43 6.985 0.001 t 0.141 2.090 3.076 P 0.888 0.040 0.003运动锻炼 实验组 40 4.46±1.65 5.13±1.99 6.45±1.78 12.489 0.000参照组 40 4.51±1.40 4.84±1.38 5.54±1.98 4.264 0.016 t 0.146 0.757 2.162 P 0.442 0.451 0.034正确服药 实验组 40 3.80±1.21 4.99±1.30 6.15±1.01 39.692 0.000参照组 40 3.96±1.02 4.41±1.29 5.01±1.29 7.623 0.001 t 0.639 2.003 4.401 P 0.262 0.049 0.000

3 讨论

DF为致使糖尿病患者丧失日常活动能力、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DF患者普遍存在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足部护理、饮食及运动误区等问题,不利于病情的康复。有研究表明,良好的足部自我管理、健康指导及血糖控制可以使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免于截肢[1]。故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对其治疗和康复至关重要。时效性激励模式主要原则为:把握激励的有效时机,将激励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使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生活三方面均达到最佳状态,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2]。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入院时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各项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出院时及出院3月后两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各项评分均有所提高,且实验组总平均分明显高于参照组(均P<0.05)。可见时效性激励模式配合常规健康指导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与高岩等[3]的研究结果类似。激励的主要原则为借助外在的条件措施,通过信息沟通以引导、激发对方的行为,从而有效实现最终目标。将该原则应用于临床护理中,在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中,及时给予相应的激励指导干预,可以有效挖掘患者的潜能,将患病带来的压力转化为动力,使患者的心理、生理及生活三方面均达到最佳状态;出院后给予患者延续护理干预,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心理状态,促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和积极乐观的心态。通过时效性激励模式可以充分发挥DF患者的主观能动性,相应的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高。薛亚男等[4]研究结果也发现可通过发挥DF患者主观能动性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而改善其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时效性激励模式配合常规健康指导可以有效提高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行为能力时效性糖尿病足
2020年糖尿病足基础及临床研究进展
糖尿病足,从足护理
《????》???? ?????? ????? ???如何提高“数学广角”课堂的时效性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一起自主高坠死亡的现场分析
“行商”
增强基层新闻传播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中医综合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当下新闻编辑时效性分析
通信部队作业人员电磁辐射暴露对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