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患沟通技巧在降低预防接种室中纠纷投诉率的作用探讨

2018-10-19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401王华巧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12期
关键词:投诉率预防接种护患

天津市北辰区青光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00401)王华巧

社区儿童预防接种过程中,由于大多数儿童认知能力较差,对接种注射存在一定恐惧感,并且伴有疼痛感,容易出现哭闹,此时家长则会表现出焦虑、紧张。一旦护理过程中出现疏忽,则容易引发护患纠纷,会对预防接种室正常工作产生影响[1]。因此,实际护理过程中实际需要采取一定措施来引导儿童及家长,避免不必要的护患纠纷。我社区在对49例预防接种儿童护理过程中应用了护患沟通技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我社区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9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49例及对照组49例。研究组中男孩26例,女孩23例,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3.1±1.1)岁;对照组中男孩28例,女孩21例,年龄为1~6岁,平均年龄为(2.9±1.1)岁。两组儿童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融入护患沟通技巧,具体如下:①有较高的依从性。但言语沟通作用有限。护士可采取哄逗、抚摸的方式来分散其注意力。接种时迅速注射,并保持动作轻柔,尽可能降低疼痛[2]。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主动与其交谈,给予鼓励性言语,增强其信心,使其配合接种。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预防接种过程中,家长是护理人员所面对的主要沟通对象。在护理过程中,护士应该与家长主动打招呼,并与之交谈,询问儿童基本情况,了解儿童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及禁忌症。同时,主动告知其疫苗名称、作用及相关注意事项。对于哭闹、挣扎的儿童,固定体位时,也要主动安慰家长,获得其允许,让家长共同配合稳定儿童情绪。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对象纠纷投诉率情况进行比较,采取自制满意度问卷对患者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问卷总分为100分。总分超过85分为满意;总分70~85分为较为满意;总分低于70分为不满意。满意度=(满意+较为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相关数据采取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用(±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取卡方检验,P<0.05表示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出现纠纷投诉事件2例(4.08%),对照组出现纠纷投诉事件10例(20.41%),研究组纠纷投诉率要低于对照组(X2=5.018,P<0.05)。研究组满意度(95.92%)为要高于对照组(79.5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如附表所示。

附表 两组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

3 讨论

在社区预防接种护理过程中,通过应用护患沟通技巧,能够让家长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热情。沟通过程中,保持和蔼的态度、通俗易懂的言语,能够拉近护患关系,从而赢得家长的信任感。同时,通过耐心的解答消除家长的疑惑,使其能够理解护士的工作,并配合护士管教儿童,顺利完成接种注射[3-6]。在与儿童沟通过程中,肢体语言的作用更为显著。通过微笑、抚摸等能够让儿童感受到亲切,能够赢得儿童的信任,有利于其配合接种。

结合本研究结果来看,研究组纠纷投诉率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P<0.05)。社区预防接种过程中,合理应用护患沟通技巧可提升整体护理服务质量,有利于降低护患纠纷投诉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投诉率预防接种护患
加强预防接种管理对儿童预防接种的影响
关注!新冠病毒疫苗预防接种不良反应问答
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注射室的运用效果
门诊输液室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观察
论如何在智能电管家推广同时降低投诉率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湖南:开启预防接种“掌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