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10-19陈淑云
陈淑云
(辽宁省精神卫生中心,辽宁 开原 112300)
选择本院呼吸内科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接诊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并获得较佳的研究成果,故将流程及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选择本院呼吸内科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接诊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排除存在精神病史、重大疾病患者。通过抽签法将70例患者平均分为35例参照组与35例实验组,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参照组患者中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19岁,平均年龄(45.6±1.3)岁;其中女性30例,男性40例。实验组患者中最大年龄82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44.6±1.3)岁;其中女性31例,男性3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中均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备对比研究价值。
1.2 方法
1.2.1 参照组:7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1.2.2 实验组:70例实验组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方法为:
1.2.2.1 健康教育:①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讲解支气管哮喘疾病的相关知识,患者入院后可对其给予疾病知识手册,并将注意事项醒目标出,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诱发因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以此提升患者及其家属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消除患者疑虑、不安等负性情绪,最终强化治疗依从性。②指导患者正确开展锻炼活动,开展适量运动,例如慢走、慢跑等,以此强化患者免疫能力,提升抗病能力。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纠正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禁烟禁酒,多食用高维生素、高蛋白质、易消化、清淡的食物。⑥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正确的咳嗽排痰方法,并指导患者家属正确的叩背方法。
1.2.2.2 心理护理:①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喜好、性别、家庭情况、年龄、职业等一般资料,制订个性化心理护理模式,同时医疗机构需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心理咨询培训活动,以此提高护理人员心理疏导技能。②由于支气管哮喘疾病发作次数多且发作时会产生疼痛感,进而引发患者出现暴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多向患者讲解成功案例,并针对患者产生不来个情绪的原因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以此稳定患者情绪。
1.3 评定指标[1]:通过综合评估问卷调查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估,即社会适应能力、生活自理能力、情绪状况、角色功能进行评分,百分制,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本文对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指标数据进行SPSS20.0软件分析,生活质量评分以 形式展开,t检验。P<0.05组间指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患者指标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分,
组别 例数 社会适应能力 生活自理能力 情绪状况 角色功能参照组 35 68.59±3.23 67.92±3.01 70.54±2.2272.21±3.27实验组 35 78.06±3.90 79.62±2.40 80.41±2.3682.07±4.18 t 11.0637 17.9801 18.0217 10.9914 P<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临床中呼吸内科多发且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支气管哮喘,同时支气管哮喘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该病主要临床病症为气急、胸闷、气喘等,严重时还会造成患者出现死亡情况[2-3]。由于支气管哮喘疾病具备反复发作的特点,使得患者日常生活、学习及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得患者产生悲观、焦虑等负性情绪,且该疾病目前未找到快速有效的治疗药物,因此,提高患者对疾病预防措施的掌握程度及心理疏导是非常重要的,由此可见,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干预在支气管哮喘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4-5]。基于此,本次选择本院呼吸内科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1月接诊的7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析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参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两组患者指标数据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采用并积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