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生态产业核心作用探析
2018-10-18张伟娟邓翠华
张伟娟 邓翠华
摘要: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带来制造生态产品的产业——生态产业。就实体性思维转向关系思维看,以环境保护技术为中心技术的生态产业蕴含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双向活动,是一种更高级的产业,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态。从生态产业所解决的主客体问题上看,生态产业应成为后工业时代的核心产业;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看,产业和文明形态呈现一种相互联系、递进的关系,生态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成为生态文明的核心产业,最终促进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跃升。
关键词:生态文明; 生态产业; 核心产业
中图分类号:B82-05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8)09-0045-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推进中国绿色发展的机制研究”(16JD710009)。
作者简介:张伟娟(1976-),女,陕西咸阳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生态文明理论;邓翠华(1956-),女,福建三明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哲学与生态文明理论。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应于“野蛮”而言,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而获得的物质和精神成果,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从产业的视角,我们可以将文明分为不同类型或阶段:以农业为核心产业的农业文明和以工业为核心产业的工业文明。发端于西方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基本特征,历经三百多年之后,工业化在全世界的发展使得征服自然的文化已经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显示地球再也无力承受工业文明的压力,工业文明应由生态文明所替代。这里有一个问题:生态文明的核心产业形态是什么?是生态产业吗?目前,对于这一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如果说以工业生产为主要核心的文明是工业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的文明形态。”[1]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生态就其本身来说不是一种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生态反映的是物质资料生产所形成的人类与物质环境关系的状态,因此也就不存在一个与工业、农业相对应的生态产业。可见简单地将生态文明理解为以所谓‘生态产业为核心的文明形态,与过往历史中形成的文明演进的路径中蕴涵的逻辑是不一致的。”[2]甚至还有学者更进一步认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的新阶段,体现了工业文明的阶段性质变,它不是完全超过工业文明之上的新型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的物质生产方式在根本上仍然是工业化生产。”[3]分析两种互相对立的观点,有两个问题需要解决:第一,是否存在一个与工业、农业相对的生态产业?第二,如果确实存在着生态产业,那么这个生态产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什么地位?它可否成为生态文明的核心产业而作为其物质技术基础?本文拟对此作一探讨。
一、 生产力发展与生态产业的勃兴
马克思说,“生产总是一个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如农业、畜牧业、制造业等,或者生产是总体。”[4]也就是说,产业是一个个特殊的生产部门,每个部门都专门生产和制造某种类别的产品,每个部门由此也就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产业部门,如“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文化产业”等。依据马克思对产业分工的理论,部门分工实际上是产业划分的根据。
在马克思看来,新兴产业的勃兴原因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仅仅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例如开垦新的土地),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5]68面對工业文明高度繁荣之后的日趋进步的生产力,如果我们继续沿着分工的视角加以审视,那么,在部门分工方面又会出现什么新情况呢?
在以往的历史时代,人和自然的矛盾还没有完全凸显,社会生产基本上是停留在自然资源的开发上,这时的生产一般是停留在开发领域内。但社会生产力是不断发展的,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人和自然的矛盾开始尖锐化。对此,社会生产越来越需要从社会生产领域扩展到环境保护领域,就是说,与工业、农业这样的传统资源开发型产业相对,工业化发展到今天,就必然有了主要以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文明为目标的另一类产业,如环保产业、生态建设产业等。按照学者欧阳志远的看法,这些产业在当代“出现已经不是现有生产力的量的扩大,而是一种质的飞跃,它与资源开发产业并立为社会劳动的两大门类,它们的分工,属于更高层次的一般的分工。……这是自有商品生产以来开天辟地的一次大事变”[6]120-121。
可以说,在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今天,由于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社会分工或社会生产部门已经从如何开发自然资源、创造物质财富,发展到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要制造出生态产品,并逐步形成制造生态产品的产业和对开发性产业生态化改造的产业。制造生态产品的产业是新兴产业,对开发性产业的生态化改造以实现开发和保护的统一也是新兴产业,两者相互贯通,它们形成新的生产部门,共同构成一个新的产业——生态产业。
二、生态产业造成新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形态
生产力发展带来了生态产业,这是一种有别于工业、农业等产业的新产业。但是,如前已述,有学者尽管承认有生态产业,但又不认为生态产业是独立于传统产业之外的一种新产业,他们坚持认为生态产业是蕴含于传统产业之中的,本质上不是一种新产业。如学者陶火生认为:“生态化和工业化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密切相关的重要方面……要在当代工业生产方式不断创新基础上调整资源利用方式。”[3]因此,生态产业是否真不同于传统的工业、农业,具有不同于传统工业、农业的独特的质的规定性呢?
传统思维方式是一种实体性思维方式,其局限性在于,总是从主体、客体二元对立的视角看问题,而不是从二者相互联系的实践活动中思考问题。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者(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如果我们从实体性思维走向关系思维,以生活实践作为思维方式的根源,或许能为我们理解“生态产业”找到新的视角。
事物的属性包括性质(实体)和关系。传统的思维方式往往重视实体,忽略关系,把关系看作是外在的。确实,若仅从实体性思维的视角看,“生态”产业是在工业生产方式基础上对资源利用方式的调整,它不能成为一种新的产业,更谈不上成为核心产业。但若从关系思维的视角看问题,生态也可以形成体现人与自然物质变换关系的产业。具体而言,以往的产业,包括农业和工业主要体现的是人从自然中获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社会财富的过程。农业是通过人们的生产实践活动促进自然作物或动物生长的生产活动,工业是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加工、组合使自然物质转化为物质财富的生产活动。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一个单方面向自然界获取财富的实践过程。如果仅仅把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的生产看成是物质资料生产,那么,生态确实不能成为一种物质生产方式,但若认为“生态产品也是生产力”,创造生态产品的生产实践也是一种物质生产,我们即可以看到,生态也能形成产业。生态产业不仅要在适应生态承受力的基础上将自然资源转化为社会财富,而且强调对自然进行生态补偿,强调既要有效利用自然,又要返还给自然,体现的是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变换的双向活动,在这个意义上,它完全具有自己的“质”,它是一种更高规格的产业形态。
学者欧阳志远提出:“以中心生产技术为基准,人类的物质生产进程可以分为‘采猎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态产业社会这样四种技术社会形态。技术社会形态的演替过程,也就是物质文化发展的演替。”[7]他提到采猎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生态产业社会的物质生产进程,强调四种社会以中心生产技术为基准,以“生态产业社会”指称“工业社会”之后的技术社会形态,在这里,“生态产业社会”的中心生产技术无疑就是环境保护技术,而“生态产业”,就是保护环境和建设生态的另一类产业。生态社会是与工业社会并行不悖,具有自己独特的质的产业。
回顾以往,农业技术形成农业这一核心产业,农业作为核心产业形成农业文明;工业的中心技术是工业技术,以工业为核心产业形成工业文明。而今天的生态技术基于生态系统承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化,它能够使物质、能量被多级利用、高效产出,资源、环境得到系统开发,持续利用。我们从技术社会形态的角度看,如同农业技术带来农业文明;工业技术带来工业文明,生态技术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著,它确实赋予了今天这个时代显著的特征,形成了新的文明形态,即生态文明形态。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生态产业的作用和地位
生态文明出现了,那么,反过来说,对于生态文明而言,生态产业是否就是它的核心产业?对此,我们从生态产业能解决的问题入手,看看它所解决的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处于什么地位、起什么作用。
生态产业面对的是人与自然,或者说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我们分别从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分别探究生态产业所能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从主体而言,靠生态产业提供出来的生态产品日渐成为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
探索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活动的两大目标,建设生态文明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还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态需要。需要是新兴产业生成的动因,人们的物质需要产生出生产物质资料的产业,如农业、工业及为工业、农业服务的服务业;精神需要产生非物质的文化等服务性产业。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人们的生态需求日益凸显。如同人们需要农产品、工业品和精神产品一样,生态产品也是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品。所谓生态产品是指维系生态安全、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自然要素,包括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源和宜人的气候等等。与农业品、工业品不同的是,这些生态产品本来是大自然的恩惠,无需加入人的劳动即可获得,如今情况发生了变化,这些生态产品已遭到人类的破坏。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人们越来越多地将自然资源转换为社会财富,并将越来越多的废弃物丢弃在大自然中,导致在社会财富大量增加的同时,自然资源日益枯竭,环境容量逐步缩小。如今我们正处于物质产品表面丰富、生态产品日益稀缺的状态中。亏损日趋严重的生态产品越来越难以满足日益增多的人口的需求,必须通过人们的生态建设和污染防治创造生态产品。比如治理沙漠、净化空气和清洁水源等。这些生态产品按其固有的规律或多或少需要人类劳动的参与,才能再生产出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8]51,并提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8]24等新思想,就是要求我们能生产出更多满足主体需要的生态产品。
另一方面,从客体而言,生态产业解决后工业化之后人类实践活动遗留给客体的负效应。
大自然原是一个具有自我循环能力的生态平衡系统,大自然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需要的食物链,一种生物体产出的废物,正好是另一种生物的生活原料。自从地球上有了人类以后,尤其是人类工业化之后,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循环平衡系统发生了变化。“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消耗了自然物质,还降低了自然的质量,自然的生态系统因此就需要有一个休养生息的过程,人类要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这个概念来自生态学),就必须对自然生态系统提供必要的补偿,包括实物补偿和价值补偿。”[9]也就是说,需要建立一种人工的生态补偿系统,依靠人工来完成本由自然自我完成的生态补偿功能和自我循环功能。假如人类能像大自然学习,把产业链当作生态链,把一种产业的废料用之于另一种产业的原料,而不是线性的从原料、产品到废物的过程,人类的生产活动也可以成为最经济最生态的循环系统。生态环保产业是对自然进行生态补偿、生态建设及处理污染保护环境的产业,其本质是通过人工对自然进行补偿,并仿造大自然的自我循环进行生产活动,使被人类的生产活动打破的自然生態系统的平衡得以重新平衡。与传统“末端治理”的环保产业不同。生态产业不仅要进行末端治理,而且要进行生产全过程的资源节约和污染控制;不仅要进行环境保护,还要进行生态建设。因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是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地并行发展。生态建设的途径包括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创建,环境保护主要包括污染防治、污染控制等。通过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生态治理。
纵观上述两个方面,就主体而言,靠生态产业提供出来的生态产品日渐成为主体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产品。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生态产品,人类的发展将难以为继,生态产业满足了后工业化之后主体最基础性的需求,构成了主体开展一切活动的前提和条件。从客体而言,生态产业解决了工业化人类实践活动遗留给客体的负效应,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使人类的发展有可持续性。我们离不开生态产业去解决以往工业产业遗留的问题,需要以它取代工业产业原本具有的核心产业位置。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界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所付出的全部努力及其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看,产业和文明形态往往呈现一种相互联系及递进的关系。文明形态的转型和进步首先从新的核心产业的到来而开始,采集——狩猎文明向农业文明的转型,是由于狩猎和采集文明依赖于对动物的捕杀和对植物的大量采集,导致动物种群的减少、生物链的改变,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仅靠大自然现成的食物已无法满足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当原有的产业体系不能满足人的需要时,人们就会寻求新的产业体系目标。”[6]34于是人们便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开始采用种植、养殖等物质生产方式,这种变化最后产生了农业这一新兴产业。随着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并影响和改造传统的采集——狩猎生产方式,农业逐渐成为这一阶段的核心产业,并形成与农业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经济体制以及上层建筑,农业文明应运而生。农业生产方式依赖对土地的开垦,这种生产方式是以植被破坏、土壤沙化、水土流失为代价的。而且,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仅依靠农业生产农产品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工业的产生在农业之外开辟了一个新天地,工业化生产方式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对人口的承载力,人类社会历史上出现了又一个新兴产业——工业,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并改造农业和传统手工业,将工业化生产方式推广运用于农业,使传统农业发展到现代农业。与工业生产方式相适应,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以及上层建筑,改变了农业社会形成的小农意识、专制政治,形成与工业化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效率意识、资本占主导地位的政治制度,工业文明应运而生。工业生产方式依赖对矿藏的开发,是以污染加剧、气候变暖、物种锐减为代价的。从人与人的关系看,由于对矿产资源的依赖,导致掠夺矿产资源的战争。如前所述,当工业化生产方式对自然生态的破坏和环境污染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生存发展的根基时,人类需要生态产业提供生态产品,作为主体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也需要消除人类实践活动遗留给客体的负效应,还我们一个与人类协调发展的人化自然。这个时候,新的产业——生态产业就自然成为新文明的核心产业,与核心产业的出现相并行,也就有了人类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安全的意识、法律、制度、政策,也有了维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实际行动,日渐实现了一种文明形态向另一种文明形态转变。
当然,一种新文明形态的核心产业在刚开始时总是弱小的,往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方式出现。所谓战略性新兴产业或主导产业,是指那些目前规模较小前景看好,代表未来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并将强有力地带动其他关联产业发展的产业。“国内外有人预测,生态产业将成为21世纪世界性的主导产业。”[10]“目前环保产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产业之一,美国、德国、日本、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借助其强大的经济和技术优势,环保产业发展较快,已经成为这些国家的主导产业之一,其产值已经占到全球环保产业总产值的90%以上。”[11]我国环保产业或生态产业虽起步较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但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环保产业领域不断拓展,已经形成具有一定规模、门类基本齐全的产业体系,并被置于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预示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十三五”规划中,我国提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七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还可能将垃圾分类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等环保产业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12]。可见,生态环保产业已获得较大发展,但还远远不够。生态产业还包括产业的生态化。在这方面,目前也有了较大的进展。传统产业正在向生态化方向发展,逐步形成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服务业。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的互动,最终将形成生态与产业的一体化和复合化,从而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产业。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8]51更明确地指出:“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8]50-51这个“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就是要形成生态和产业融合发展的产业,使之在社会生产中占据核心产业的地位。
总之,生态产业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人类构筑经济、社会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新型产业模式,也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即生态文明时代的产业发展模式。生态文明是人与自然、社会和谐的物质、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产业作为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方式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8]50
综上,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产业为核心产业的文明形态。虽然目前生态产业还没有成为生态文明的核心产业,但随着生产方式的变革,生态化技术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生态化转向,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的实施,必然带来产业和产业结构的变革,生态产业将不断发展壮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最终将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产业,从而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跃升。可见,生态产业与生态文明的关系也完全符合人类文明演进路径所蕴涵的逻辑。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论生态文明[N].光明日报,2004-04-30.
[2]洪涛.生态与文明———生态文明的含义[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6-17.
[3]陶火生.生态文明:超越工业文明还是工业文明新阶段?[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12)∶85-91.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6]欧阳志远.生态化——第三次产业革命的实质和方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7]欧阳志远.生态文明的历史唯物主义解读[J].教学与研究,2008(9)∶46-51.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9]钱箭星,肖巍.自然价值:一个马克思主义的解读[J].哲学研究,2003(2)∶17-23+95-96.
[10]劉思华.生态文明与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总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55.
[11]蒋洪强,张静.技术为啥赶不上趟[N].中国环境报, 2012-05-07(06).
[12]徐晨曦.“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或不止“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范围有望调整[N].中国经济导报,2014-04-01(B01).
【责任编辑:闫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