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课程评价的4S标准

2018-10-18徐昌

基础教育参考 2018年13期
关键词:结构体系课程评价可持续发展

徐昌

[摘 要]在当前深化课程改革,提高课程育人质量的背景下,学校课程呈现出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的趋势。基于基层学校缺少专业课程评价人员的客观现实和学校课程内在质量提升的客观需要,提出了学校课程评价的4S标准。在学校具体的实践改进过程中,该标准得到一线教师的认可,并成为具体门类课程的方向导引。

[关键词]课程评价;课程价值;结构体系;满意度;可持续发展

“为把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标志着学校的课程改革从整体推进进入到深化拓展阶段。进入深化阶段之后,中高考改革方案、核心素养等一系列文件、研究成果相继发布,为学校课程建设提供了思想指导。在此背景下,学校课程开始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如何增加或者缩减学校的课程数量,如何提升课程质量,涉及到课程的整体评价问题。在学校众多的课程中,哪些保留、哪些删减、哪些改进,涉及到某一类、某一门课程的评价问题。如何从微观的视角对课程进行评价,成为困扰学校领导、教师或者科研员、教研员的一个难点。从课程评价类型看,有科学主义取向和人文主义取向;有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从评价模式看,有目标模式、差异评价模式、符号关联模式、CIPP模式(背景评价、輸入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目标游离模式,等等。从总体上说,当前的研究多注重整体研究、宏观研究、理论研究,缺少对某一门课程的具体研究、微观研究、可操作性研究。从学校课程评价实际应用来看,如果不是专业的课程评价人员,很难掌握这些评价量规和模式。鉴于此,基于理论发展和现实评价的需要,从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两个角度,提出学校课程评价的四条标准:独特的价值(Special value)、成体系的结构(Systematic structure)、令人满意的结果(Satisfied result)、持续的发展(Sustained development)。鉴于四条标准的英文关键词均以“S”开始,该标准也可以称为学校课程评价的4S标准。

一、好课程有独特的价值

一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必然存在着价值预设,不同的课程价值,必然导致不同的效果。宗教课程以宗教教育为主,文化课程以文化传播为主,科学课程以提高科学认知为主。在当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作为一门好课程,需要具有特殊的价值。价值的特殊性,构成了该门课程的特色和风格。好课程的特殊价值可以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思想价值

所谓思想价值是指课程的目标设计、内容选择符合当今时代和教育的价值追求。当前,国家倡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因此课程首先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同样,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如果一门课程能够落实某一方面或者某几方面的核心素养,那么对于学生成长来说,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例如,以提高学生文化自信和文化基础的国学课程,以提高学生批判精神和求实精神的科学课程,同样具有重要价值。课程的思想价值,构成了课程的精神和灵魂。因此,好的课程首先要有自己独特的思想价值。

2.适用价值

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来说,如果课程仅仅是简单的记诵、机械的联系,脱离生活实际,就不会受到欢迎;如果课程紧密联系生活、联系社会、联系学生自身情境,必然能够激起学生的兴趣。在激发兴趣的情况下,学生所学的东西,如果不仅能对原有知识进行深化和提升,又能够在生活中得到应用,那么学生就会认真得多。如表演课程、厨艺课程、养殖种植课程、创意搭建课程等,学生学过之后可以在家或者在学校里进行操作和拓展,具有很强的适用价值。

课程的思想价值与适用价值决定了课程的价值取向,形成了课程的基本灵魂,对课程的开发、实施及评价有着积极的导向功能。因此,课程的价值是衡量课程能否开设的第一把标尺。

二、好课程有成体系的结构

课程是由构成课程的要素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所形成的统一整体。课程要素的结合方式构成了课程体系化的结构,从而使课程具备了独特功能。课程的体系化,取决于课程要素的完备程度及其结合方式。例如学校中常常提到的课外活动、活动课、兴趣小组、校外活动等,常常受到专家的质疑。为何学校中组织的这些“活动”不是“课程或活动类课程”,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活动”往往空有外在形式,缺少完备的要素或要素之间缺少有机联系,影响了课程自身的完整性,从而无法实现课程应该具备的价值,影响了育人功能的实现。

从当前课程的开发模式看,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情境模式、实践模式、经验模式等。无论何种模式,在开发、实施、评价的过程中,都要能够涵盖构成课程的各个要素,形成独立完整的体系。基于当前学校教师对课程的基本理解,一门好课程的开发与编制要能够包括背景、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资源建设等几个基本要素。

1.背景分析到位

课程能否开设以及是否需要继续开设,需要教育者仔细审议该门课程的背景分析。地方课程的开设、学校课程的开设需要做背景分析,具体到一门课程的开设同样需要做背景分析。课程的背景分析主要包括外部背景(例如中高考改革等国家政策、科技前沿、文化传承需要、地方课程政策等)、内部背景(学校课程政策、学生需求、资源现状等)等。详细的背景分析,能够为后续的课程开设提供依据。

2.目标具体明确

课程目标是通过几次课程学习达到的学习结果。某一门课程的目标,不同于学校课程(建设)目标,不同于某一领域课程的目标,更不同于具体某一节课的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具有激励、指引、评价和交流的作用,如何发挥课程目标作用,需要理解课程目标分类理论,把握课程目标研制的原则、过程、程序,明确表述课程目标。作为具体某一门课程目标的表述,应切忌“假、大、空”,而追求“真、小、实”,使目标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得以实现。具体表述时,可以采取行为目标的ABCD(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表述法、表意目标的表述方法、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方法等[1]。

3.内容选择与组织得当

在课程目标指引下,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能够贴近学生的知识经验,贴近社会,尤其是贴近学生的生活。在当前课改大背景下,课程内容的选择要有利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课程的价值与特色。而课程内容的组织,则可以根据目标选择横向组织或者纵向组织。在当前提倡转变传统学习方式的背景下,也可以采取项目式学习等多种方式。

4.预设与生成相得益彰

课程的有效实施,要能够注重课程的预设与生成。预设在于对课程实施环境的充分预测,注重过程的落实和目标的达成。而生成在于对课程中随机产生的、动态生成的课程目标及场景进行合理的引导,有利于弥补课程预设的不足。充分发挥课程实施中的预设与生成,有利于整体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

5.课程评价多元

课程评价是确定课程目标是否达成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评价的主体、方法、对象、过程以及结果使用等多个方面。课程评价的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要能够突出该门课程的目标达成和课程的完整性。

6.课程资源丰富

课程资源是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实施课程的必要条件[2]。课程的存在,同样需要课程资源的有效支撑。课程资源有多种分类方法,如素材性资源与条件性资源、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社会资源与自然资源等。无论课程资源存在于何处、何时使用,教师团队需要通过某种方式,对分散在自然界和社会中的各级各类资源进行分类整合,以为学生成长、教师发展和课程特色建设提供有效支撑。

三、好课程有令人满意的结果

好课程要能够令人滿意,尤其是要有令学生满意的学习结果,抑或要能够使学生有获得感。课程直接反映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如果课程实施后能够实现当初的育人目标,使学生获得了预期的成长,这样的课程就是好课程。学生是否真的满意、是否有真实的获得感,通常需要通过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种方式确定,尤其可以通过满意度评价来确定。所谓课程满意度是指对课程的期望值与实际感受之间的差距,差距小说明满意度高,差距大说明满意度低。课程满意度评价不同于前文提到的课程审议,它更注重课程实施的实际效果。课程满意度可以从课程开发者和课程实施者的角度进行调研,也可以从学校角度进行调研,但其根本落脚点在于学生的满意度。基于此,研究者认为学生的满意度调研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1.学生评价与他人评价

学生满意度调研的主体在于学生本人,学生本人的感受、心得和收获最有说服力,最能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但仅仅测量学生本人的课程满意度,数据不一定全面。此时也可以通过教师测评、家长测评等方式,来进行数据佐证,根据数据之间的差距来全面反映学生课程满意度。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在学生满意度评价中,可以采用定性评价方法,如观察法、案例研究、叙事研究等,了解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也可以采用定量评价方法,如问卷法、实验法等,来测量学生课程满意度。在实际的测量中,也可以采取混合研究方法,发挥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优势,来获取真实有效的信息。

3.短期评价与长期评价

从时间长短来看,对学生课程满意度可以采取短期测评和长期测评两种方式。前者注重当下学习效果,后者注重长期获得;前者容易操作,容易搜集到即时的信息,而后者较难操作,但是能够搜集到更真实的信息。如果从增减课程的角度来看,在课程学习结束后的某段时间进行测评是有一定必要性的。

四、好课程能够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主要指经济的发展,其本意在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作为一门好的课程,也需要做到可持续发展。课程的可持续发展是指课程在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既能够充分考虑安全因素、经济因素,又能够进行拓展延伸,还能够结合各种内外部变化及时作出调整,进行创新,使质量不断提高,以便更好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为使课程能够持续发展,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安全可靠

好的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必须考虑安全因素。安全是保证课程顺利实施的首要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学校要杜绝或者削减对学生成长和发展有意义的探索性课程,如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课程、外出实践课程等,只是在开设时要考虑到相关的不安全因素。

2.经济实惠

随着教育投入的增多,很多学校课程实施的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为学生成长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值得警惕的是,在基层学校出现了一种盲目攀比的风气,相当一部分学校以为投入大、设备新,全新的项目就是好课程,如果能跟高校“攀上亲”、跟外国“联上姻”那就是顶配了,这样的课程就能一下子提高学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了。殊不知,某一个项目、某一门课程的盲目投入,只有少部分学生的参与,不仅会挤占其他课程研发经费,有违教育公平理念,更是对教育资源的浪费,而一旦投入中断,师资、服务跟不上,难免会夭折,成为摆设。

3.能够拓展延伸

好的课程能够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拓展延伸,突破自身边界限制。如此,学生学习了或者学习结束后,还能够对课程进行横向的拓展学习与纵向的深入学习。如果学生学习之后,能够有思考、有启示、有行动、有进一步深入学习的愿望,就说明课程的延展性较强。课程结束后,如果学生没有问题了,课后也不用思考了,那么该课程也就失败了。好课程一定要有延展性,应是动态和开放的。有生命力的课程延展性大,而静态、封闭的课程延展性较小。

4.可以创新

韩非子在《五蠹》中指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随着学生的发展、知识的更新、社会的进步,好的课程要能够及时捕捉环境的变化。在客观分析内外部因素变化的基础上,好的课程需要在理念指导、目标定位、内容选取、组织与评价等方式发生变化,通过创新促进自身的变革,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课程特色。课程创新不是一味求变,不是抛弃本真,而是在原有特色基础上进行完善与优化,是质量的整体提升。

综上所述,基于深化学校课程改革,控制学校课程数量,提高课程育人质量的需要,从理论反思与实践审视的角度提出学校课程评价的4S标准。作为基层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者,在培训基层学校教师的过程中,对该评价标准的解读得到了教师们的普遍认可;在相关课题研究中,参考该标准指导学校如何开展具体课程门类建设。该标准适用于一线教师和相关工作的研究人员,在使用过程中也可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作为衡量一门课程的评价标准,它既可以用于增减课程,也可以作为课程建设的方向指引。

参考文献

[1]廖哲勋,田慧生.课程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吴刚平.课程资源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 张慧籽)

猜你喜欢

结构体系课程评价可持续发展
有关嵌入式微处理器的自行高炮火控监测系统的研究
大型混凝土施工模板结构体系控制技术研究
面向卓越教师的师范生实训课程评价研究
基于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工业设计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云计算背景下的学生课程评价模式探究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结构体系高层建筑的综合经济效益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的教务管理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