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生化指标的改善效果

2018-10-18郭妙惠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生化指标氨氯地平缬沙坦

郭妙惠

[摘要] 目的 探讨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10月在该院门诊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及血压水平。结果 治疗前,两组生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HbA1c、FINS、UA以及A1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UA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改善其生化指标,调节肾功能指标,利于降低血压水平。

[关键词]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氨氯地平;缬沙坦;生化指标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4(a)-0063-03

原发性高血压为社区老年群体常见疾病,其病程较长,多伴有糖尿病等疾病,易出现严重代谢紊乱或(和)靶向器官慢性损伤等,将诱发心血管、肾脏、视网膜等病变,对患者的病情转归及生活质量极为不利,严重者将危及生命安全[1]。目前,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降低血糖,逆转肾功能为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的重要手段[2]。基于此,2016年5月—2017年10月该研究对该院2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采用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旨在探讨该治疗方式对其生化指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该院门诊治疗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观察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4~83岁,平均年龄(73.96±3.02)岁;高血压病程2~11年,平均高血压病程(6.98±0.73)年;糖尿病病程1~6年,平均糖尿病病程(3.89±0.57)年。对照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4.02±3.01)岁;高血压病程3~11年,平均高血压病程(7.02±0.69)年;糖尿病病程1~7年,平均糖尿病病程(3.91±0.58)年。统计学比较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及其家属均自愿参与该研究并已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3]内相关诊断标准者;②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血糖≥11.1 mmol/L;③对该研究所用药物无过敏史者。(2)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继发性高血压者;③表达障碍或精神疾病者;④严重肝肾疾病者。

1.3 方法

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国药准字H20020390),1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缬沙坦(国药准字H20040217 ),80 mg/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治疗期间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酌情调整剂量。

1.4 评价指标

①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采用美国欧姆龙HEA-215型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采用中国三诺血糖尿酸检测仪测定血尿酸(UA)水平,DCA 2000尿微量蛋白分析仪(上海雅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测定尿微量蛋白(A1b)水平。②治疗2个月后,采用美国欧姆龙HBP-1300 血压测量仪测定收缩压及舒张压。③治疗2个月后,采用美国贝克曼库尔特全自动尿液分析仪测定微量尿蛋白排泄率(UAER)、24 h尿蛋白定量。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生化指标

治疗前,两组生化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HbA1c、FINS、UA以及A1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压水平

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肾功能指标

观察组24 h尿蛋白定量、UA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属于心血管常见疾病之一,为全球范围内重大卫生问题,且居于慢性病的首位,多由脂质、钙质、弹性蛋白增加,大动脉中层肌内膜变性等,致使其动脉弹性减弱,加之患者过度饮酒、精神紧张、肥胖、膳食不合理等因素,致使其血壓不断升高。该疾病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交感神经兴奋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有关,极易合并其他心血管疾病[4]。故于疾病早期接受有效的治疗方案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

糖尿病为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独立危险因素,其危害性较大,若高血压患者合并该疾病,可增加心脑血管意外风险发生率,易发生末梢大血管病、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病症,同时,将加速肾脏病变或视网膜病变的发生或发展进程,对治疗进程极为不利。加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机体免疫力较弱,耐受性较差,因此需采取针对性治疗原则,以促使其血压水平达标,但大部分患者需联合2种或2种以上的药物才可使其血压达标,要求临床应制定平稳、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目前,单纯采用一种药物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而经多项研究表明,通过多种药物联合的方式,可起到增效减毒的效果。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FBG、HbA1c、FINS以及A1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24 h尿蛋白定量、UAE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采用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具有降低血压水平,改善其生化指标、肾功能指标的积极作用。该研究所用药物中,氨氯地平为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常用以治疗不同类型的高血压患者。该药物主要通过促使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周小动脉扩张,以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可有效减缓血压波动性,改善夜间高血压症状,控制血压峰值,易于患者所接受[5]。此外,该药物可有效增加肾小球滤过率以及肾血流量,减少尿蛋白,以增强肾滤过效果,利于改善尿酸及尿微量蛋白的排泄情况,进而发挥保护患者肾脏的作用,同时对电解质、脂、糖、尿酸代谢并无明显影响。缬沙坦属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长效性,其可选择性的作用于患者体内血管生成素2上,以抑制血管生成素2与对应受体相结合,利于减缓心室重构,控制血管收缩,抑制醛固酮释放,进而起到降压效果,且对患者机体胰岛素分泌物无明显影响,利于保护肾功能。有研究证实,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可产生叠加效应,利于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药效,缓解药物对患者神经与肾脏产生的不良反应,可有效避免肾功能损伤,增强肾脏器官排酸功能,同时还可减少神经性水肿、高钾血症等症状,是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的最佳用药选择[6]。

综上所述,采用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可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血压,调节肾功能指标,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具有一定安全性。

[参考文献]

[1] 王琦,姚炯.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6,23(3):321-324.

[2] 郭艳杰,张东伟,李伟杰.缬沙坦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0):2528-2531.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12):1-15.

[4] 张津津,梁伟国.氯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与肾功能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7,41(1):37-39.

[5] 苏晓东.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应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血压变异性的影响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2):1802-1804.

[6] 徐勤伟,廉哲勋.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夜间给药对夜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及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17,32(5):457-460.

(收稿日期:2018-01-04)

猜你喜欢

生化指标氨氯地平缬沙坦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非杓性高血压宜选用左旋氨氯地平
早期血浆置换对重症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的生化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新生儿窒息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及并发症观察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检测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黄芪片联合缬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24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