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腔镜下电切除术与刮宫术治疗糖尿病合并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

2018-10-18王晗钰徐曼莉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7期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糖尿病

王晗钰 徐曼莉

[摘要] 目的 探讨对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别选择宫腔镜下电切除术以及刮宫术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50例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数字奇偶法分组;临床确定疾病手术方案期间,对照组(75例):选择刮宫术完成;观察组(75例):选择宫腔镜下电切除术完成;最终就两组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内膜息肉患者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疾病复发率、月经量以及血糖水平展开对比。结果 同对照组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疾病复发率、月经量以及血糖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 对于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临床选择宫腔镜下电切除术加以治疗,于月经紊乱改善以及息肉复发减少方面获得确切效果,从而促进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病情好转。

[关键词] 宫腔镜下电切除术;刮宫术;糖尿病;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4(a)-0015-02

作为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呈现出逐年显著增加的特点。在长期高血糖的影响下,使得患者并发系列疾病的概率有所增加,并且对疾病预后造成严重危害。作为妇科一种多发病以及常见病,子宫内膜息肉的出现,往往会导致患者呈现出宫腔占位病变、子宫出血以及不孕的现象,从而使得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殖健康受到严重影响[1]。该次研究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确定最佳方法对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加以治疗,以此说明同刮宫术比较,宫腔镜下电切除术的应用可行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选择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7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5~61岁,平均年龄为(43.59±1.15)岁;糖尿病病程分布范围为1.6~7年,平均病程为(3.52±0.69)年;观察组(75例):年龄分布范围为26~62岁,平均年龄为(43.63±1.19)岁;糖尿病病程分布范围为1.7~8年,平均病程为(3.59±0.72)年;该次研究均获得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对于知情同意书,所有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全部同意签署;对两组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年龄以及病程加以对比,结果呈现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进入医院后,对其血糖水平进行合理控制;在准备进行手术前3个月,未选择激素类药物加以治疗;于患者月经结束3~7 d范围内,准备于临床对患者展开手术治疗。在准备进行手术前6 h,准备400 μg米索前列醇药物放置于患者阴道位置,将宫颈进行软化[2]。完成后,临床确定疾病手术方案期間,对照组:选择刮宫术完成;观察组:选择宫腔镜下电切除术完成;对于对照组,于宫腔镜引导下,针对患者息肉数量、大小以及位置加以充分明确,之后选择对应刮匙将息肉进行刮除取出,之后于临床对患者展开宫腔负压吸引,针对息肉的去除彻底做出保证,最终完成手术治疗。对于观察组,协助患者手术体位选择膀胱截石位,麻醉方法选择硬脊膜外麻醉,膨宫液选择5%葡萄糖液,确保压力在90~120 mmHg范围内[3]。完成后准备宫腔镜对患者进行放置,就息肉数量、大小以及位置加以明确,之后针对子宫内膜息肉基底部,临床采用环形电极加以切除处理,如果属于单发息肉,最终将其全部取出;如果属于多发性息肉,需要依据患者的病情表现以及生育要求,将息肉周围子宫内膜合理切除,之后于临床对患者展开宫腔负压吸引操作,并且对患者息肉组织清除情况加以检查,确保彻底后,最终完成手术治疗[4]。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疾病复发率、月经量以及血糖水平。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手术结果展开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月经量等)以(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复发率)以(%)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对比

同对照组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疾病复发率对比

观察组75例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完成治疗后,疾病复发患者1例(1.33%);对照组75例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完成治疗后,疾病复发患者12例(16.00%);同对照组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疾病复发率(16.00%)对比,观察组(1.33%)获得明显下降(P<0.05)。

2.3 月经量对比

同对照组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月经量加以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减少(P<0.05),见表2。

2.4 血糖水平对比

同对照组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血糖水平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P<0.05),见表3。

3 讨论

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因为高血糖状态的影响,使得患者体内较易呈现出细菌生长繁殖的现象,此外体内白细胞针对细菌表现出的吞噬能力也会呈现出显著下降,进而使得患者自身抗感染能力表现出显著下降,使得疾病临床治疗效果受到影响[5]。

患者患有子宫内膜息肉疾病同患者受到炎症刺激以及表现出较高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并且在长时间受到慢性炎症刺激的条件下,使得患者宫颈粘膜呈现出过度增生现象,从而表现出息肉症状,最终造成不孕症以及阴道出血症状[6]。

作为一种妇科新型诊疗技术,宫腔镜近年来在疾病治疗期间,获得广泛应用。宫腔镜的有效应用,针对患者全部子宫腔可以做到明确观察,针对息肉位置、大小、数量以及病变程度可以进行充分显示,并且于直视条件下,针对息肉切除的彻底性可以做出保证,并且能够防止对子宫内膜造成损伤,从而使得手术安全性获得显著提高[7]。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选择宫腔镜下电切除术进行治疗,于息肉复发减少以及月经紊乱改善方面获得效果确切,从而促进糖尿病伴有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的病情好转以及恢复。

[参考文献]

[1] 徐红.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的疗效对比[J]. 中国内镜杂志,2010,16(6):591-593.

[2] 桂定清,戚瑞红,何玉华,等.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术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效果探讨[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6):1121-1123.

[3] 杨国贤.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4,12(5):51-52.

[4] 王丽丽.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7):41-43.

[5] 黄惠君.宫腔镜下电切除术与传统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的疗效对比[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6,37(5):68-69.

[6] 李秀风.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电切联合刮宫术治疗多发性子宫内膜息肉68例[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8):1067-1068.

[7] 谢吉蓉,潘一红,陶俊贞.宫腔镜下刮宫术与电切术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性生活质量及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16,25(11):125-128.

(收稿日期:2018-01-04)

猜你喜欢

子宫内膜息肉临床效果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临床分析
宫腔镜治疗复发性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疗效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