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方法与效果评价

2018-10-18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456250周志斌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8年8期
关键词:骨伤周径附表

河南省浚县人民医院(456250)周志斌

中医认为骨伤后期肢体肿胀为淤血症,治疗需坚持活血化瘀原则。本研究分析了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根据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中医组。中医组患者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18~79岁,平均(38.24±2.20)岁。对照组中男32例,女17例;年龄18~77岁,平均(38.78±2.1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用甘露醇缓解肿胀,剂量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治疗1周。中医组采用活血化瘀药物以及按摩等中医疗法。活血化瘀药物组成:土鳖虫、川芎、茯苓皮、木通、地龙各10g外敷患处,每天换药1次;同时给予丹参、黄芪、赤芍、甘草、大黄、牡丹皮、鸡血藤、泽泻、当归各15g每天煎服1剂;为患者按摩患肢,每次15分钟,每天3次。治疗1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缓解效果;肢体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干预前后患者健侧和患侧患肢周径差。完全缓解:无肿胀疼痛,健侧患侧周径相似;部分改善:肿胀减轻50%以上;无效:肿胀无改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缓解效果为完全缓解、部分改善百分率之和[1]。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作计量、计数数据录入比较,输入数据后分别进行t检验、χ2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缓解效果相比较 中医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缓解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1。

2.2 干预前后健侧和患侧患肢周径差相比较 干预前两组健侧和患侧患肢周径差相近,P>0.05;干预后中医组健侧和患侧患肢周径差低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2。

2.3 两组肢体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相比较 中医组肢体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附表3。

3 讨论

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效果确切,其中,手法按摩可缓解挛缩肌肉,松解粘连,软化疤痕,改善血液循环,消除肿胀;活血化瘀药物外敷和内服可发挥活血化瘀之功,促进瘀血消散和血液流通,减轻肢体肿胀现象[2]。

本研究显示,中医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缓解效果高于对照组,健侧和患侧患肢周径差低于对照组,说明中医在缓解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方面效果更具有针对性,可从内外、整体观出发,改善机体整体状况;中医组肢体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骨伤后期肢体肿胀采取中医疗法治疗起效快,作用确切[3][4][5]。

附表1 两组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缓解效果相比较[例数(%)]

附表2 干预前后健侧和患侧患肢周径差相比较(±s)

附表2 干预前后健侧和患侧患肢周径差相比较(±s)

注:每组前后比较,#P<0.05;两组组间比较,*P<0.05。

?

附表3 两组肢体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相比较(±s,d)

附表3 两组肢体肿胀消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相比较(±s,d)

?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骨伤后期肢体肿胀的方法与效果确切,可短时间内消肿止痛,缓解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骨伤周径附表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关中李氏骨伤学术流派简介
止血带个性化压力值在下肢手术中的探讨
附表
初次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膝关节容积率与术后早期膝关节活动度的关系研究
附表
桃红四物汤在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价值
介入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分析
附表3 湖南省2018年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产品批准文号名单(二)
湖南省2017年饲料添加剂产品批准文号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