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管理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不良事件发生的影响
2018-10-18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陈璐
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473000)陈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42~75岁,平均年龄(59.17±13.45)岁。观察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43~77岁,平均年龄(59.26±13.53)岁。两组患者一般性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可对比。
1.2 方法 (1)对照组按脑卒中的常规护理管理模式提供相应的管理措施,内容如下。①绝对卧床休息,做好生活护理。②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及瞳孔变化,有无头痛、呕吐等,同时做好并发症的预防与护理。(2)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体如下。①P(计划)阶段。针对多数患者对脑卒中缺乏一定的了解、忽视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护理人员巡视次数较少、健康教育片面等情况,制定护理计划。②D(执行)阶段。对科内护士进行脑卒中的有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加强护士的安全意识,增强不良事件的应对能力;对入院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全面风险评估,明确高危人群,并对此人群严格交接班,加强巡视,固定床、椅的轮子,使用床栏,经常询问病人有无不适;讲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及训练方法,指导患者适当参加劳动,有计划地进行肌力训练,尤其加强手部活动,避免手部肌肉萎缩。③C(检查)阶段。护士长每周抽查脑卒中患者,检查有无不良事件漏报情况及干预措施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④A(纠正)阶段。通过例会对反馈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及总结,并提出改进措施,将未解决的问题带入下一个PDCA循环,不断改进护理工作质量。
1.3 观察指标 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1]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共10项内容,总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越好。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主要有坠床、跌倒、压疮等。应用本院拟定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定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问卷内容包括服务态度、干预措施、健康指导,满分100分,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日常生活能力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ADL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明显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附表。
2.2 不良事件发生率 对照组发生坠床4例、跌倒3例、压疮3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18%,观察组发生坠床2例、跌倒0例、压疮1例,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4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附表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s,分)
附表 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对比(±s,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 P对照组(n=55) 77.68±3.78 83.25±5.36 6.298 <0.05观察组(n=55) 77.34±3.62 91.16±5.41 15.745 <0.05 t 0.482 7.703 P>0.05 <0.05
2.3 满意度 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3.18±5.42)分,对照组的为(86.45±5.37)分,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9,P<0.05)。
3 讨论
脑卒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其死亡率仅次于恶性肿瘤。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脑卒中引起的肢体残疾是全部肢体残疾的第一位,同时脑卒中的复发率高[2]。因此,脑卒中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加强安全管理,以防发生意外。作为一种全面质量管理模式,PDCA循环管理准确把握了质量活动的客观规律,是一项高管理质量和效益的工作方法。本研究对脑卒中患者采取PDCA循环管理模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ADL评分及满意度均较高,而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充分证实了PDCA循环管理的优势。PDCA循环管理通过分析原因、制定计划、实施执行等一系列干预措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自理能力。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显著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水平,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提高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