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价值

2018-10-18高秀荣张艳红

智慧健康 2018年25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例数

高秀荣,张艳红

(聊城市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0 引言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为临床十分常用的手术方式,该手术具有较多优势。而在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一旦有不当的护理措施将会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各种程度的并发症,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最高的,该并发症易影响患者康复进程,与此同时给患者增加心理压力[1,2]。本院对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预防价值进行分析(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并总结分析结果,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例数为100例,采用抽签或随机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例数分别为50例。

观察组中男、女例数各为31例、19例;年龄段在23-73岁之间,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48.09±1.23)岁。

对照组中男、女例数各为30例、20例;年龄段在24岁至73岁之间,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48.65±1.08)岁。

2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各项基线资料相比无明显差异性,即可用P>0.05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本组研究对象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内容主要以日常护理以及健康教育为主。

1.2.2 观察组

本组研究对象采取针对性护理,护理内容:

(1)基础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足动脉搏动情况,以及患肢的血运,并将其与正常肢体的色泽、肤温和肿胀程度进行对比;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比如皮温升高、患肢坠胀感等;在遵医嘱的情况下给予患者溶栓药物及抗凝药物,在静脉输液操作时,应防止对同一侧肢体进行反复穿刺,避免引起并发症[3-5]。

(2)肢体锻炼:研究显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高峰时间为术后1h,因此,给予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十分重要,对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有积极作用,与此同时还能促进患者早期康复。术后在将患者往病房送回时应将患肢抬高一定的幅度,并使其能够呈外展30°中立位,后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过渡至外展90°[6,7]。与此同时还需协助患者完成各个关节运动,比如踝关节、趾关节、胯关节和膝关节,运动量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增加,若患者病情恢复较为可观,应鼓励患者进行早期下床运动,有利于促进股静脉回流[8-10]。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两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程度,采用百分比形式进行卡方检验,核对数据软件选择SPSS20.0软件,当观察组、对照组2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研究指标存在明显差异时,采用P<0.05表示。

2 结果

观察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程度相比对照组较轻(P<0.05)。见表1∶

表1 100例(观察组与对照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程度[n(%)]

3 讨论

研究显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在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主要应用于多种骨科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十分显著的治疗效果[11]。但在术后患者的患肢在凝血上呈现出高凝状态,进而引起血流速度减慢,同时,在手术期间的各项操作会大幅度牵拉到血管,这就增加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十分必要。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各项情况实施对症处理,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基础护理和肢体锻炼,其中基础护理能够及时发现患者存在的高危因素,并实施一系列处理措施,降低发生率;肢体锻炼为促进患者早期康复的关键,也能够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通过对患者各个关节实施锻炼,能够促进其早期恢复生理运动功能,显著提升生活质量[12]。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情况更优(P<0.05)。

综上所述,对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该护理模式能够在科室内进一步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例数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