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2018-10-18王百祥
王百祥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 眼科,湖北 荆州 434499)
0 引言
翼状胬肉为眼科常见、多发的一种疾病,有学者认为其是一种受外界刺激引发的慢性炎症性病变[1]。翼状胬肉多见于户外劳动者,如渔民、农民等。翼状胬肉发病病因主要与风尘、烟雾、日光等因素长时间刺激相关,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视力障碍等临床症状。对翼状胬肉患者及时给予相关治疗对改善视力与美观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不同术式用于翼状胬肉患者治疗中,旨在观察其临床疗效,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收集时间在2015年7月至2016年9月,对象为我院收治的92例(92眼)翼状胬肉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意愿将其分为研究组(n=46)与参照组(n=46),男53例,女39例;年龄29-71岁,平均(50.63±5.71)岁。两组患者基础资料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有比较意义。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翼状胬肉诊断标准;对本研究享有知情权,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有手术禁忌症者;精神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1)羊膜制作:所有羊膜均取自健康产妇胎盘,分娩前对羊膜供体进行血清学检查,确保无病毒感染。取材过程中无菌操作,将胎盘置入两性霉素25 μg/mL及青霉素25 μg/mL生理盐水中浸泡15 min左右,随后将羊膜钝性分离,将上皮面朝上平放在无菌手术面膜纸上,剪片(4×3)cm,随后将剪好的羊膜置于无菌有盖器皿中,并将浸过妥布霉素的纱布置于容器底层,存放在冰箱内,温度保持在4℃左右。在24 h内用于手术中。
(2)手术方法:术前给予双氯芬酸钠及妥布霉素滴眼液对患者进行滴眼1 w,两组患者手术均在专业显微镜下操作,给予2%利多卡因行眼部周边局麻。参照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1W拆线。研究组患者行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治疗,首选游离上皮层,刮除创缘处周边2 cm位置的正常角膜组织,切除病灶位置5 mm结膜,将巩膜暴露至(6×5)mm,对创面行止血处理,彻底止血后将准备好的羊膜上皮覆盖在患者创口裸露巩膜位置,并使用10-0#可吸收尼龙线性间断缝合处理,将其固定在患者巩膜与角膜浅层处,随后缝合2至3针将羊膜上皮固定在角膜缘,对结膜面与羊膜行连续缝合处理。手术结束后绷带包扎术眼3 d,定时换药,术后2 W拆线,愈合后给予双氯芬酸钠及妥布霉素滴眼液滴眼。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1年的随访,观察两组疗效、术后复发情况、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疗效标准[2]:痊愈:术后患者术野平整、光滑,未出现结膜充血现象,角膜较为光滑,未发现再生血管及胬肉组织。复发:患者术后一段时间术野粗糙,存在结膜充血、新生血管、新生胬肉组织等现象。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及复发率
通过表1得出,研究组临床治愈率为91.30%,与参照组76.09%相比明显更高,而研究组复发率为6.52%,与参照组21.74%相比明显更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n(%)]
2.2 两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
研究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为(4.31±1.25)d,参照组为(7.29±2.78)d,两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相比明显研究组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31,P<0.05)。
3 讨论
翼状胬肉指睑裂区球结膜与结膜下组织出现增殖现象,对角膜进行侵犯的赘生组织,为眼科常见疾病,受致病因素增加影响,近年来翼状胬肉发病率在持续增长[3]。翼状胬肉会导致患者出现视力障碍,并引发结膜、角膜等病变,甚至限制眼球运动,对患者正常生活及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与影响。因此采取合理的手段对翼状胬肉患者实施治疗对改善其视力、提升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目前临床对翼状胬肉主要采取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单纯胬肉切除术为临床治疗此疾病的常用方法,具有一定效果,但术后复发率较高,容易增加患者再次手术的风险,不利于提升生活质量[4-7]。为降低术后复发率,临床不断深入研究,逐渐羊膜移植联合切除术用于翼状胬肉治疗中,并取得较好效果,有效控制术后复发率。羊膜移植用于翼状胬肉治疗中作用机制分析与其生物特性相关,本研究中羊膜均取自健康足月产妇,羊膜内含有较多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可促进上皮细胞生长及分化,加强其粘附能力[8-10]。此外羊膜还具有抗炎、抗血管生成、抗纤维化等作用,可分泌出多种生长因子,促进创口快速愈合,阻止新血管生成,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综上所述,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羊膜移植用于翼状胬肉患者治疗中,效果理想,可提升临床疗效,促进创口快速愈合,降低术后复发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