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促渗方式对虫草素的透皮影响的实验研究
2018-10-18王雪艳黄艳萍许剑怡王宏娟唐旭东
王雪艳,黄艳萍,杨 莹,许剑怡,王宏娟,唐旭东*
(1.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深圳,广东,5518000 2. 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华研共建皮肤健康研究中心,深圳,广东,518000)
虫草素(3’-脱氧腺苷)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核苷类抗菌素[1],具有明确的抗微生物[2]、抗肿瘤、抗突变、抗转移[3]、抗血管生成、抗真菌、抗糖尿 病、抗 炎、抗 血 小板凝集[4]、免疫调节、降血糖等作用[5]。最近研究成果表明:虫草素通过调节泌乳素分泌,参与调节细胞增殖与分化、毛囊周期、免疫应答等生理过程,从而产生干预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皮病、白塞病、干燥综合症、银屑病等免疫相关皮肤病的作用[6,7],在皮肤病药物外用制剂、功效性化妆品等应用开发领域,是明确地具有开发前景的一类化合物。
透皮给药系统是指使药物以一定的速率通过皮肤,经毛细血管吸收,进入人体循环而达到产生药效的一类制剂,与传统给药方式相比,具有避免肝脏“首过效应”的优点。但由于皮肤角质层的阻碍,药物难以透过皮肤发挥治疗作用。因此根据药物特征,促渗技术的筛选和优化,是透皮给药系统研究的重点领域,常见促渗技术有:化学促渗、微针、皮下注射、无针注射、离子导入、超声波、电致孔等[8]。
本文采用Franz透皮给药系统,考察微针和化学促渗剂两种促渗方式,对促进虫草素透过角质层的影响,计算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n、稳态渗透常数Jass、建立渗透模型,为含有虫草素的外用制剂(例如药物外用制剂、功能性化妆品)等的开发,特别是给药形式等,提供实验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动物及主要试剂、仪器
雄性SD 大鼠,体重180-200g,6 周龄,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CXK2015-0001
虫草素对照品( 批号10040422 上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虫草素( HPLC纯度> 98%,本室合成) ; 甲醇(色谱纯,BCR);氮酮(药用级,阿拉丁);醋酸( Fisher Chemicals);SA-2100E1制水机(日本EYEle);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 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
TT-6(D)透皮扩散试验仪(天津市正通科技有限公司);岛津2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SCQ-超声波清洗器( 上海声彦超声波仪器有限公司);AG-135型电子分析天平( 瑞士Mettler-Toledo);DL-Z 型纳米晶片(高度为150 μm ,苏州纳通生物纳米技术有限公司)
1.2 方 法
1.2.1 虫草素方法学考察 色谱条件:色谱柱TC-C18(4.6×250mm,5μm),流动相甲醇:水=20:80,柱温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进样量 10μL。
标准曲线:取虫草素对照品5 mg,精密称定,置50 mL 棕色量瓶中,用磷酸盐缓冲液( PBS,pH 7.4) 超声至溶解,并稀释至刻度,即得浓度为100 mg/L的虫草素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一定量的对照品储备液,用PBS稀释为系列浓度对照品溶液(0.1,0.5,1.0,2.0,5.0,10.0,20.0 mg/L)。对照品溶液10μL进样,以浓度C为横坐标,峰面积A为纵坐标,建立回归方程,并考察线性范围。
精密度:取1.0 mg/L 的虫草素对照品溶液,采用1.2.1项下色谱条件重复进样6次,进样量10μL,计算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
稳定性:取1.0mg/L的虫草素对照品溶液,采用1.2.1项下色谱条件,分别在0,4,8,12,16,24h进样,进样量10μL,计算峰面积相对标准偏差RSD。
回收率:取已知浓度的12 h 空白对照组透皮接收液0.5mL,分别精密加入1.0 mg/L的虫草素对照品溶液,充分混匀后,平行制备6份,采用1.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量10μL,计算平均回收率。
1.2.2 体外透皮实验 离体鼠皮制备:大鼠处死后,取腹部皮肤,刮去鼠毛并除去脂肪等,生理盐水清洁,分割成大小相等的小块,冷藏备用(过程中注意保留完整角质层)。
微针预处理:平铺1.2.2项下制备的鼠皮,角质层朝上,用150μm的微针在1 N 的压力下垂直作用于鼠皮,按压微针顺皮肤纹理滞留1 min 后移走,鼠皮冷藏备用。
透皮实验:将大小相等的鼠皮和微针预处理后鼠皮,分别固定在渗透扩散装置的扩散池与接收池之间,角质层面向扩散池,真皮层面向接收池,在接收池中注入接收液 ( PBS,pH7.4) 约7 mL,在扩散池分别加入空白溶液(PBS溶剂)、虫草素组(500mg/mL,PBS溶剂)、 微针预处理组(虫草素浓度500mg/mL,PBS溶剂,微针预处理鼠皮)、氮酮组(虫草素浓度500mg/mL,0.2%氮酮,PBS溶剂),水浴37℃,磁力转子恒速300r/min。分别于0.5、1、2、4、8、12、24h取样,取样量0.5ml。取样后,补加接收液至刻度。样品按2.1.1项下方法测定虫草素含量。
1.3 计 算
采用公式1,计算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以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μg/cm2) 对渗透时间t进行线性拟合,取得渗透动力学公式,
其中:曲线斜率为稳态渗透速率常数(J,μg/cm2·h)、微针或渗透剂处理后与未处理药物在24h内的透皮速率常数之比为增渗倍数(ER),曲线与t轴交点为滞后时间(Tlag,h)
实验数据采用SPSS statistic 17.0统计软件处理。两两之间的比较采用t 检验,P<0.01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图1 虫草素液相色谱图
图2 虫草素单位面积渗透累积量曲线
公式中,Qn为第n个取样点的单位面积渗透量,A 为有效经皮吸收面积,V 为接受液体积, V0 为取样体积,Cn 为第 n 个取样点测得的接受液中虫草素浓度,Ci 为第 i个取样点测得的接受液中虫草素浓度( i≤n-1) 。
2 结 果
2.1 虫草素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
虫草素液相色谱图如图1所示。系列浓度虫草素对照品浓度C对峰面积A作图,线性回归方程为A = 55.624C- 6.109(R2=0.9999),线性范围0.100-28. 8 mg/L,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RSD为0.278(n=6);24h内稳定性RSD为0.334(n=6);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为0.38%(n=6)。该方法仪器精密度符合要求,稳定性良好,回收率达到标准,可用于虫草素的含量测定。
2.2 两种促渗方式对虫草素透皮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的影响
对比微针组、氮酮组、虫草素组24h内,透皮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结果如表1所示。结果表明:微针处理组、氮酮组后,从0.5h-24h,单时间点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均高于虫草素组,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量(P<0.01)。两种促渗方式,存在组建差异(P<0.05),但差异不显著。虫草素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值如表1所示。
2.3 两种促渗方式促进虫草素透皮模型研究
取24h内,渗透时间(t)对虫草素的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Q)进行拟合,如图2所示。结果表明: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与时间呈线性关系,符合零级动力学。稳态渗透速率常数J如表2所示。微针组和促渗剂组与虫草素组相比,增渗倍数分别为1.916及1.720;三组的滞后时间分别为0.248 6、0.445 0、0.166 9h。
表1 虫草素单位面积累积渗透量(n=3)
表2 两种促渗方式的透皮模型考察
3 讨 论
微针预处理和促渗剂(0.2%氮酮)均能显著促进虫草素透皮吸收(P<0.01),透皮行为均为零级动力学模型。两组间存在差异,差异不显著(P<0.05),但单点微针预处理组均优于促渗剂组。
氮酮透皮的原理主要为(1)促进药物经表皮细胞间隙和毛囊途径;(2)与角质细胞内基质相互作用,液化细胞内脂质使扩散阻力降低;(3)增加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增加药物在角质层储库,促进水溶性物质经水性通道渗透[9]。目前,以氮酮为代表的化学促渗剂烃、酮、酰胺和亚砜等有机化合物,在药品、化妆品中应用已非常广泛,其易渗透进入皮肤,但存在皮肤刺激和炎症反应。研究表明氮酮对小鼠皮肤有刺激作用,还可与某些物质形成络合物,影响药物作用,且凡士林和液体石蜡等疏水性介质对其活性有影响[10-12]。
微针透皮能有效促进药物的皮肤渗透,具有皮下注射和透皮给药的双重优势,可以通过微针物理性刺穿皮肤的角质层,形成微小通道,具有显著的促渗效果,同时不产生痛感,近年来已广泛应用于各类药物及高档化妆品中[13-14]。与促渗剂比较,微针不与药物及介质发生反应,也不一产生皮肤刺激和炎症反应,且可以通过调节微针长度和预处理方式(压力、作用时间等)控制通道的大小和深度,进而影响渗透效率,有利于个性化给药。
针对虫草素透皮,微针预处理和氮酮均能达到显著促进渗透的作用,且微针略好于氮酮,但由于机理方面的显著差别,因而使用具有明显的特点:前者皮肤刺激性小,且可以个性化控制,但需要借助额外的工具(晶片微针等);后者使用方面,但可能会带来皮肤刺激作用。因此,针对含有虫草素的药物外用制剂、化妆品的应用开发方面,建议根据具体使用场景予以选择,发挥最大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