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 信息先行

2018-10-17

吉林农业 2018年20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乡村振兴

摘要: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利用互联网的普及,借助农业农村大数据工作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本文结合延边州敦化市农业农村大数据发展经验,提出乡村振兴视域下农业农村大数据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大数据;实施路径

中图分类号: F32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8.20.002

近年来,农业现代化受到党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途径的农业信息化也得到更多的关注。2014年原农业部启动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积极推动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深度融合,在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如何分析农业数据背后的潜在价值,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带动农民创收致富,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乡村振兴的重要课题。

1 现状分析

虽然我国农业信息化已经取得了突出成就,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系列显著问题。

1.1 缺少整体规划,不能形成信息合力

我国农业现代化应用与服务手段非常丰富,农业物联网技术、现代农村电子商务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技术、农业遥感技术、植保无人机技术等先进信息化技术与现代农业装备,已经在全国各地开展推广应用。这些应用积累了大量的环境数据、溯源数据、交易数据、遥感数据等农业信息资源,但由于缺少行业标准与成型模式,所以尚未形成数据资源共享机制,将分散的数据汇聚形成海量的数据资源池,对生产、经营、管理进行综合应用与统筹管理。

1.2 数据介质多样,无法实现历史资料的数据化

农业生产数据不仅留存在数据库中,而且分散在各级农业部门的政策文件、业务记录文件、统计报告等纸质或电子材料中,这些庞杂的文件类目,海量的历史资料,是重要的农业信息资源,如何实现历史资料的数据化,激活数据价值,也是发展农业信息化的宝贵资源。

1.3 基础应用手段丰富,缺少高端应用

我国农业信息服务渠道和手段处于国际领先地位,从语音、短信、互联网、纸媒、电视,到新兴的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遥感技术,各类应用服务实现了全覆盖,但由于没有形成数据合力,不能进行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缺少信用评价、用户画像、人工智能、商业决策等高端应用。

2 实施路径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息息相关,利用农业农村大数据缩短城乡差距、加速农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当中的必由之路。

敦化市是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在农业农村信息化领域起步较早,通过多年积累,不断完善,在农业农村大数据领域发展已見成效。结合敦化市发展经验,利用现代农业信息化手段探索得出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科学可行的实施路径。

2.1 围绕“12316”平台,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服务体系

“12316”是农业系统公益服务统一专用号码,也是为农服务的首要途径,具有覆盖广、效率高、评价好、易接受的特点,由于起步较早,“12316”已是我国为农服务的重要阵地。发展农业农村大数据必须紧紧把握“三农”脉络,以服务优先的原则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通过“12316”平台进行数据资源实时采集、农民档案动态更新、服务热点及时跟踪,实现对“三农”用户实际需求的准确把握,根据农户实际需求设计开发农业大数据平台,开展信用评价、用户画像、人工智能、商业决策等高端应用研究。

2.2 提升信息化应用水平,实现历史资料的数据化

在农业系统内部丰富信息应用手段,推动信息化广谱应用,覆盖政策公开、公文审批、土地流转、行政执法、业务受理等各个环节,通过办公自动化、报表系统、数据自动化采集系统等各类软件,进行历史资料的数据化。

2.3 面向“三农”需求,整合数据资源,构建高端应用

通过大数据技术,打通物联网系统、遥感系统、“12316”平台、政务系统等各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壁垒,形成大规模数据资源池,结合两区划定、产业结构调整、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产业发展需求,开展信用评估、产量预估、行情预测等高端应用,降低农业生产风险,促进农业金融发展,提高农民收入,逐步形成需求带动应用,应用促进产业,产业服务农民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模式。

3 结语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在以农业农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应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先进性,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整合数据资源,发展高端应用,加速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因地制宜地帮助农民致富、助力农村兴旺。

作者简介:杨舒鳞,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与区域发展;丛之华,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审美课堂:高中地理教学的新样态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