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下吸宫术联合子宫加压缝合术治疗宫切口妊娠患者临床效果观察
2018-10-17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459000范静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459000)范静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接收的80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为对象,其中参照组患者年龄为24~35岁,平均(30.3±2.7)岁。研究组患者年龄为25~37岁,平均(31.2±3.1)岁。研究纳入对象均经B超诊断为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均无腹腔镜手术或全麻禁忌症,且其都具备相关的医学伦理要求条件。
1.2 方法 参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吸宫术治疗,取膀胱截石位,将脐窝、麦氏点及与之对称的位置作为穿刺点,穿刺打孔后将腹腔镜置入患者的腹腔内,并对患者的宫颈进行消毒,待宫颈扩张后,再将负压吸引管置入宫腔内实施吸宫术,术后用可吸收线缝合子宫切口上下缘肌层。并将40U缩宫素与1000ml生理盐水混合后进行静脉滴注。研究组采用腹腔镜下吸宫术结合子宫加压缝合术,吸宫术的操作方式与参照组相同,子宫加压缝合术采用0号可吸收线缝合时,先将子宫切口充分暴露在腹腔镜视野下,再在子宫切口下缘左侧宫旁1cm处行针,从子宫后壁出针进行缝合。同样,在右侧宫旁进针,穿过子宫后从其后壁出针。术后,再进行止血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期间的手术、肛门排气及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血β-HCG转阴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等临床指标,以此来判定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例数(比率)表示,数据对比差异有卡方值检验,计量数据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数据间的比较差异用t值检验,P<0.05表示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观察指标对比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45.3±15.1)min、出血量(96.8±28.7)ml,明显低于参照组的手术时间(36.4±17.5)min、出血量(206.6±164.3)m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用时及术后体温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时间、血β-HCG转阴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等指标并无明显的对比差异(P>0.05),详见附表。
3 讨论
临床上对子宫切口妊娠手术治疗方式的种类也比较多,包括负压吸宫手术、病灶清除手术或腹腔镜辅助手术等[1]。腹腔下吸宫术是一种常规的腹腔镜技术,该手术治疗方式的优势在于可以降低患者术中发生大出血的几率,主要原因是在实施腹腔镜吸宫术时,需用无齿钳夹住两侧子宫动脉,阻断了子宫动脉出血的通道,避免
附表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用时与术后体温变化结果对比(n,±s)
附表 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用时与术后体温变化结果对比(n,±s)
住院时间(d)参照组 19.4±2.8 26.7±3.3 34.3±4.9 8.3±1.4研究组 20.1±3.4 25.3±3.7 33.1±4.3 7.8±1.3 t 1.005 1.786 1.164 1.655 P >0.05 >0.05 >0.05 0.102组别(n=40)肛门排气时间(h)血β-HCG转阴时间(d)月经恢复时间(d)
了手术大出血的风险。此外,吸宫术后修补子宫切口受损部位,对子宫收缩功能的恢复有利[2]。腹腔镜下子宫加压缝合术作为一种新型手术,通过压迫子宫,挤压子宫壁血管组织,达到降低子宫血流速度,减少术中出血的效果。由于该手术疗法有较强的止血作用,因而被广泛用于妇产科疾病的临床治疗中。本次研究通过腹腔镜辅助治疗,给予宫切口妊娠患者不同的手术治疗措施,术后结果表明采用腹腔镜吸宫术结合子宫加压缝合术的研究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明显少于仅采用吸宫术治疗的参照组,但参照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明显比研究组长,主要原因是研究组患者在吸宫术的基础上,采取子宫加压缝合手术,手术操作步骤更繁杂,耗费的时间更多。两组患者的肛门排气用时、血β-HCG转阴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观察指标值对比差异不明显,表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并不显著。
综上所述,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在采用腹腔镜辅助的条件下,采取子宫加压缝合术与吸宫术治疗,可以避免手术大出血的风险,能够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是更适合用于临床的手术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