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解读
2018-10-17胡春娜
● 胡春娜
受教育部委托,《聋校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研制组从2003年开始组建并开展工作,经历了调研、分析、学习、讨论、修改、征求意见、反复完善的过程。研制组参照《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义教课标》),结合聋生生理、心理和品德发展的特点,研制形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研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贯彻党和国家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遵循聋生认知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促进聋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品德发展水平,提升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参照义务教育相关课程文件,构建与现代社会发展和聋生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品德课程。
(二)基本原则
1.立德树人原则
良好的品德是健全人格的根基,是公民素养的核心。《课程标准》的研制贯彻了党和国家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聋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其尽快地适应聋校生活,为学会生活、学会做人打下基础。
2.发展性原则
《课程标准》重视开发聋生的道德认知与实践潜能,使聋生的品德素养获得发展。正视聋生听障缺陷,促进聋生正确认识自我、学会做人、明辨是非、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能与他人友好沟通、良性互动,融入社会生活,成为积极的社会成员。
3.适切性原则
针对聋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课程标准》根据聋生的生活实际提出相应的能够达到的知行要求,设置聋生品德和社会性发展需要的内容,安排适合聋生的教学活动建议,具体生动,灵活多样,突出体现聋校品德教学的针对性。
4.实践性原则
从聋生实际出发并将聋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作为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基础;注重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引导聋生参与丰富多样的活动,在认识、体验、践行中促进聋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5.差异性原则
关注聋生思想品德实际状况的差异,以及他们在认知水平和能力发展上的差异性,以生为本,因材施教,体现教育的实效性,促进聋生主体发展。
(三)总体思路
本课程以聋生的生活为基础,以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四个生活领域和由低到高逐步提升的四个生活层面构成课程的基本框架,整体设置,螺旋上升。
以四个生活领域为经:聋生与自我(我的个人生活)、聋生与家庭(我的家庭生活)、聋生与学校(我们的学校生活)、聋生与社会(我们的社会生活)。
以四个生活层面为纬: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二、《课程标准》的特点与创新
(一)课程理念突出聋生需求特殊性与品德发展普遍性的整合
依据《义教课标》,充分结合聋生的实际情况,并将聋生需求的特殊性与品德发展的普遍性充分整合,从而在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等方面体现了创新特色。
1.课程的性质
《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性质”明确指出该课程的性质,即“品德与生活课程是聋校1—2年级开设的一门以聋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聋生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一课程性质与《义教课标》对课程性质的界定一脉相承,都强调了课程的生活基础以及课程对聋生的思想品德发展的引导和促进。不同的是,《课程标准》更强调了使聋生认识自我、明辨是非,并在此基础上突出对热爱祖国的要求。
2.课程的理念
《课程标准》明确了“引导聋生热爱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是课程的核心”的课程理念。与《义教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一样,都从课程的核心、课程的基础、课程的原则等方面对课程设计的理念进行了诠释,突出了良好品德是公民素养的核心。不同的是,对课程核心的定义,更贴近聋生实际,更符合聋生特点。
3.课程的目标
《课程标准》和《义教课标》在目标的设计上首先都高度概括了本课程的总目标,然后从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设计具体的课程目标及各阶段课程内容。不同的是,《课程标准》突出了对聋生品德发展的特殊需求,增加了5条目标。
(二)课程体系设计满足聋生品德发展的特殊需要
《课程标准》在整体上突出了聋生品德发展的特殊需要,关注聋生身心健康发展。在课程设计的思路上,将原来的三条轴线改为四个生活领域,保留四个生活层面,使聋生在不同的生活场域中学习和实践,达成逐步提升的四个层面的课程要求,使课程体系更有条理性,更有利于聋生的学习和教材的编写(如下表)。这样的创新体现了品德教育课程的生活性、综合性、递进性和整体性。
生活领域生活层面聋生与自我(我的个人生活)聋生与家庭(我的家庭生活)聋生与学校(我们的学校生活聋生与社会(我们的社会生活)健康、安全地生活 6条(1—6)1条(1)3条(1—3)7条(1—7)愉快、积极地生活 2条(7—8)1条(2)5条(4—8)1条(8)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3条(9—11)1条(3)2条(9—10)5条(9—13)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 —— 1条(4)1条(11) ——
为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课程标准》在每一条教学内容后面都相应提出了教学建议,从而增强了可操作性。
(三)课程内容整合切合聋生品德发展实际
《课程标准》的课程内容是在《义教课标》基础上修订而成。《义教课标》所规定的课程内容共有43条。经过增加、修改、合并、删除等调整,现《课程标准》共有课程内容39条。其中,原文保留29条,新增9条,删除12条,原条文直接修改8条,2条合并成1条。特别是在教学建议中增加了39条符合聋生特殊需求的建议。
1.增加适合聋生需求的内容
在聋校品德与生活课程教学中,针对聋生听力障碍的心理特点,要让聋生尽快正视自我、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针对聋生听力障碍的生理特点,更需要学会用手语和口语交流,培养他们乐听、护耳的意识,提升他们对自己学校的归属感。所以,《课程标准》适当增加了这些适合聋生需要的内容。例如,增加了“知道自己是聋人,了解聋人的显著特点”“学会使用手语和口语等不同语言礼貌待人,行为文明”等与聋生密切相关的内容。
2.合并部分内容
着眼于聋生的实际,《义教课标》部分内容要求较高,而且相关内容有相同教育效果,所以对部分内容进行合并。例如,把“1.6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照顾自己”与“1.7了解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积极参加预防疾病的活动”合并为“了解天气、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知道儿童易发疾病的有关知识,学会照顾自己”。这样的合并,既减少了内容,减轻了聋生的负担,同时教育效果又基本相同。
3.修改部分内容要求
《义教课标》中的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聋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例如,原条文“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修改为“认识学校,喜欢在学校学习和生活,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这样的调整和修改,提供了一定的铺垫,有利于聋生理解、接受。
4.删除部分内容
根据聋生的实际状况,《课程标准》删除《义教课标》中不符合聋生认知特点的较深奥的内容。例如,“喜欢提问和探寻问题的答案”“能与同伴交流、分享、反思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等,这些内容对于聋生来说不太适合,予以删除。
三、《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
(一)深刻理解课程性质,全面把握课程目标
《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特征和基本理念的部分,集中体现了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和核心价值,是课程的灵魂所在。在教学中深刻地理解课程的本质,是实施课程的根本,也是保证课程质量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全面地把握目标,始终把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聋生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偏重追求结果,忽略过程与方法等倾向。
快乐的学校生活 供图 云 海
(二)正确认识教师的角色和作用
在本课程中,教师是聋生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在教学中,教师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聋生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聋生共同进行活动的合作者以及在参与聋生活动的过程中,引导活动向正确方向发展,带领聋生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者。
在本课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通过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来实现。聋生在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通过亲历活动去实现学习目标。
(三)深入了解聋生特点,充分关注个体差异
鉴于本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在了解聋生的实际生活和发展状况,掌握每个聋生的特点和各不相同的需要,了解其所在的家庭和社区的状况等基础上进行。在教学中,教师应关爱每一个聋生,关注个体差异,努力寻找和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给予有针对性的个别教育指导,耐心帮助,及时表扬鼓励。
(四)以活动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
通过引导聋生主动参与各类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一大特点。
课堂交流 供图 云 海
在本课程中,聋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活动主动地进行建构,而不是依赖教师的直接传授。教师应引导聋生通过观察、调查、讨论、交流、表演、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来获得对自然与社会的亲身体验和感受,获得丰富的直接知识或经验,促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
(五)注重教学过程的优化
1.做好教学准备
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了解聋生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并通过观察、聊天等形式调查了解聋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做好课前学情分析,设立清晰的可操作的活动目标。根据聋生的实际,制订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计划,关注聋生个体差异,补偿缺陷,开发潜能。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相对灵活、开放。
2.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源于聋生生活,关注聋生的兴趣和需要,关注聋生成长中的困惑与问题,可以通过“聚焦生活小事”“观察自然景象”“感悟细小情节”等来捕捉有教育价值的课题,并以其作为教学内容或课程的生长点,以小见大,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本课程的教科书是聋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资源,应正确理解和应用。
3.优化活动组织
教师可根据活动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等,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以生为本,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如交流讨论、收集资料、现场调查、模拟演练、操作实践、参观访问、欣赏感悟、强化练习、故事感染、讲授引导、角色扮演等。教师应重视与其他教育活动的整合,注意与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社区活动、节日庆典活动等结合起来;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促进跨学科的联合学习,不断扩展和深化聋生的经验与体验。
四、《课程标准》的评价建议
课程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每个聋生的发展,促进每个聋生的品德发展与生活能力提升。设计课程评价方案时,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基本依据,体现学科评价特点,面向全体聋生,尊重聋生的个性特点,搜集聋生学习的完整信息,倡导多元、开放、整体的评价观,客观评价聋生状况。教师要及时总结与反思评价结果,改进教学,进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
(一)基于聋生实际确定评价目标和内容
1.把单元主题与聋生的个性特点充分结合起来
本课程采用的基本学习形式是单元主题学习。教师在评价聋生学习的时候,既要关注所有聋生都要达到的共同目标,又要关注不同聋生对该主题的独特表现和各自不同的优势。
2.既关注目标及内容的整体性,又有所侧重、突出重点
本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在确定一个主题学习的评价目标时,既要关注目标的整体性,又要避免平均主义,要根据主题的性质和特点突出重点目标。如在社会调查类活动中,可以在“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所侧重;在节日庆典类活动中,可在“情感与态度”方面有所侧重。
3.把预设目标和活动的生成结合起来
在活动评价时,既要关注活动的既定目标,又不应拘泥于此,仅仅根据预设目标的达成度来评价活动的成功与否。本课程的评价应充分重视活动的生成和聋生的实际表现,把预设与生成结合起来。
(二)基于聋生个性化发展需要选择评价方法
本课程的评价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重视聋生在《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方面的个性化表现。
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访谈、成长资料袋评价、聋生作品分析等。观察评价主要指教师观察并记录聋生在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此对聋生进行综合评价。访谈评价即教师通过与聋生各种形式的谈话,获得有关聋生发展的信息,并了解聋生思想情感的变化。成长资料袋评价即用成长资料袋或活动记录册等方式收集聋生成长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聋生作品分析评价即通过对聋生各种作品、活动成果的分析,了解聋生活动过程和发展状况。
不同的评价方法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为避免方法的局限性,在评价实施中要注意综合运用。
在具体评价时,要更关注过程,重视对聋生活动过程的评价,关注聋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情感、态度、行为表现以及付出努力的程度。如聋生在活动中是否积极投入,努力探索、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主动地与同学讨论、克服困难等。即使活动的最后结果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也应从聋生体验宝贵经验的角度加以珍视,而不是仅仅重视最后的结果。
同时,评价应努力追求多元。一是评价主体多元,聋生既是评价的对象,也是评价的主体,积极鼓励聋生自评、互评,鼓励家长与其他有关人员参与。二是尺度多元,不要用一个统一的尺度去评价所有聋生;尊重差异,关注每一个聋生在其原有水平上的富有个性的发展。三是渠道多元,分析聋生的语言或非言语表达,收集聋生的各种作品,汇集来自教师、同学、家庭等各方面的信息,力求准确、全面地评价聋生。
(三)重视评价结果的解释与应用
教师应客观、全面、谨慎地解释评价结果,形成对聋生全方位的、深入的了解,避免以偏概全。教师应客观地评判每个聋生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状况,发现其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发展优势或进步等;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在后续活动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聋生不断积累成功体验,健康、自信地成长。同时,反思与改进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不能用评价结果对聋生分等、划类、筛选,甚至作为惩罚聋生的依据。
五、《课程标准》的教材编写建议
(一)教材编写的主要依据
教材的编写应以《课程标准》为主要依据,以现实的社会生活与聋生生活所面临的各种现象和实际问题为基础,创造性地开展。
(二)教材编写原则
1.思想性原则
教材的编写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1—2年级聋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和认知特点,在整个教材中渗透对聋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重视聋生良好品德与行为习惯的养成。
2.科学性原则
教材的内容必须符合聋生品德发展的规律和教育规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活动的安排与呈现、版式的设计与表现等必须符合1—2年级聋生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适合聋生的审美、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有利于激发聋生学习的兴趣。根据聋生的认知特点,教材呈现方式更应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版式应突出主题,符合规范,生动活泼,时代感强。
3.现实性原则
教材必须关注聋生现实的生活,选择贴近聋生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增加优秀聋人的事例、助听器的正确使用等内容。教材必须符合我国国情,充分考虑不同地区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师资状况、聋生发展水平的差异等,精选基础的、易行的、大多数地区和学校在现有条件下可以操作的内容。教材的装帧、印制等应考虑不同地区多样化的需要,为地方和学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留出空间。
4.综合性原则
教材应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内容的编写应注意以由近及远逐步扩展的四个生活领域为经,以逐步提升的四个生活层面为纬,将内容进行横向与纵向的联系与整合,设置若干学习单元,展现不同的学习视角和问题视角,以有利于课程目标的整体实现,避免单一、简单和割裂等倾向。
5.活动性原则
教材应体现活动型课程的特点,内容的选择和呈现突出活动性,有利于教师和聋生采用活动型的教与学的方式。要注意将活动的过程、方法、技能与知识融合起来,而不仅仅是罗列知识或事实。要根据聋生实际设计活动,活动设计要考虑趣味性和可操作性。
(三)教材的范围
教材是一个综合的资源体系,应包括教科书、学习资料包、成长资料袋、活动材料、多媒体辅助材料和教师指导用书等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材料。
六、《课程标准》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充分开发并有效利用各地区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是扩展和深化课程的有效途径,也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环节。本课程的资源是多样的、开放的,包括各种有形和无形资源。教师应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充分利用教科书
按照课程标准编写并经教育部审定批准的教科书是重要的、基本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认真学习、研究教科书及其配套的教学参考资料,深入理解本课程。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课程需要及本地、本校的具体情况补充教学材料。
(二)充分利用聋生的资源
教师通过促进同伴互动,充分利用聋生自身的兴趣、经验、发现等作为活动的资源;通过加强活动的前后联系,利用聋生已有经验作为新活动的资源。
(三)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资源
1.充分挖掘校内资源
学校可在统筹安排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教师之间、学科之间的合作,结合学校有关活动、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让本课程获得丰富资源。
学校可充分利用现有设施,有条件的地方可增设有关设施,如开辟学校种植园、养殖园,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科技活动等,努力把整个学校变成聋生可参与的学习空间。
2.因地制宜地利用校外资源
充分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如地处农村的学校的自然资源、生产劳动资源、民俗资源,城市学校的社会、科技、文化资源,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民族特色的风俗文化资源等。
有条件的地方可充分利用各类社会公共设施和场所,如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社区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区域自然景物、人文景观等,或与若干学校联合建立种植园、养殖园等校外劳动基地,或与学校周围的工厂、部队、乡村等建立联系,为聋生开展活动创造条件。
3.挖掘图书、音像、网络资源
应充分挖掘学校、社区图书馆(室)、文化馆及聋生家中的图书资源,促进聋生、班级、年级和学校之间图书、资料的交流和共享。充分利用与本课程教学有关的电视节目或其他音像材料。积极开发和有效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鹰王建元(山东省青岛市中心聋校九年级)指导老师:万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