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连市甘井子区资源教室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2018-10-17张立秋

现代特殊教育 2018年15期
关键词:随班课程内容教室

● 张立秋

资源教室是促进融合教育发展与质量提升的重要支撑和平台。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从资源教材、课程理念、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推进资源教室课程建设,提升了资源教室课程质量。

一、资源教室课程建设原则及框架

在区特殊教育中心指导下,全区资源教室课程建设围绕以下基本原则开展。

(一)以学生为中心,充分挖掘区域教育资源

资源教室课程内容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资源教室内,也不能仅仅依靠资源教师来实施。针对特殊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特殊需求,充分利用普通学校、家庭、社区支持资源,对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进行扩展。

(二)兼顾学科基础类课程与区域特色类课程

资源教室设立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随班就读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普通学生之中,而不能使资源教室成为特殊学生游离于普通教育之外的场所。因此,资源教室课程的核心首先应该是学科基础类的课程,帮助随班就读学生能够跟得上普通学生的学习进度,提升随班就读学生参与度。另外,资源教室课程还充分利用区域的特殊教育特色课程,将特殊教育的内容注入其中,促进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共享。

(三)重视学生的认知、情绪与社会性发展

资源教室的课程充分考虑随班就读学生的特殊需要,除了学科补救课程之外,课程安排还注重低年龄阶段随班就读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同时注重随班就读学生情绪与社会性的发展,促使其全面发展,更好地融入普通教育之中。

图1 课程框架

二、资源教室课程内容

根据以上三个资源教室课程建设原则,我们将资源教室课程分为学科补救课程、功能性课程、社会性发展课程、艺术休闲活动课程。(图1)

(一)学科补救课程

普通学校课程主要以学科课程为主。学科课程强调按知识的内在性质及其组织结构向学生传递知识和技能,具有科学性、系统性。随班就读学生主要课程内容也应遵循国家对义务教育学校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区特殊教育中心将语文、数学、英语等基础学科作为随班就读学生的“必修课”保留下来,成为资源教室课程的核心。同时根据区域随班就读学生的特点和实际能力,对教学目标进行相应调整,对课程内容做相应的“减量、简化、替代、重整”,对教育教学要求进行转化。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科补救性课程内容不宜多而复杂,每次突出一个训练重点或难点。如,语文教学中,纠正和预防错别字。多数随班就读学生有注意力缺陷,书写汉字时经常添加、丢失笔画,将字形相近的字混淆,如分不清“于、干”“王、玉”“休、体”“辨、辫”等。这就需要教师用替代或者重整的方式,设计一些特别练习(图2),或者简化、降低要求,笔画较多的易错字让学生描写,而不用听写(图3)。同时,注意目标的达成由浅入深,便于学生接受,每次辅导时间以10—20分钟为宜。此外,还通过放大字体等方式满足学生个别需求,允许学生用多元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并通过定期评量学生学习效果,与学科教学做好衔接,形成反馈。

图2 易错字练习卡

图3 描字卡

(二)功能性课程

功能性课程是指在普通课程的基础上采取附加的方法来补充的课程内容。功能性课程强调根据学生兴趣、特殊需要和能力组织课程内容。课程关注的不是学科,而是学生,课程内容组织以学生为中心,而且要根据学生需求不断调整变化,以补偿缺陷和开发潜能为原则,具有一定弹性。实际操作中,课程内容设计要更具有兼容性、发展性。

例如,许多随班就读学生由于情绪行为或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学习一些沟通交往的技能,才能更好地融入普通班级的学习活动。资源教师就可以从学生行为管理、想法解读、情感表达、同伴关系、社会规则等方面设计教学内容,而不是一味强调学科知识的学习。与此同时,各资源教室也因地制宜地将现代康复技术引入课程,根据学生需求增加一些诸如言语与语言训练、认知训练、感觉统合、沙盘等内容,并将部分课程开发成教学课件、软件,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呈现,增添学习趣味性,激发随班就读学生的学习热情。

图4 资源教室课程软件

(三)艺术休闲活动课程

艺术休闲活动课程注重休闲、体验,旨在通过多种艺术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发生的事件并表达他们自身的感受,培养学生认知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生活方式。普通学校中随班就读学生大都存在注意力不集中、缺乏主动性表达、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表达性艺术就有助于学生探究自己情绪。如:绘画能让儿童集中注意力,锻炼精细操作能力,通过作品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绘本有助于培养学生自我表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音乐可以放松身心,节拍、节奏可以锻炼儿童的协调能力。

图5 学生课堂作业

图6 学生作品

艺术休闲活动课程注重教学内容的综合性、活动性、选择性、开放性,各学校资源教室根据师资状况和教学条件因地制宜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师在课程进行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人感受与创作过程,而不是作品的艺术水平,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信和学习能力。图5是绘画课程中学生通过观察点、线、面多种图形变化,进行模仿及自主创作;图6是学生综合运用点、线、面,最后完成一幅自己喜爱的作品。同时,学生向教师进行口头阐述,从而提高自我表达能力,并能自然地表达情感。在此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需求设计课程目标,不要求学生一次性全部都学会或学完。但无论怎么变动,都注意不要“教授”艺术,而是要注意培养学生专注性、主动性、自主性。

(四)社会性发展课程

课程以培养随班就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为目标导向,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和融入普通班级为基础,增加随班就读学生生活经验,提升其社会适应性。2016年10月,甘井子区教育局成立了以中学生为主体的特殊教育义工服务站。该服务站每周四下午开放,以1+X为主题内容,成立N+1互助组,内容涵盖了生活常识类、社会适应类、运动保健类等多个方面,有效地促进区域随班就读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此外,区特殊教育中心和普通学校还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将各行业专业人士、志愿者以及学生家长请进学校,开展讲座、心理辅导、康复训练、沙画、手工制作等活动。通过“志愿者支持教学”,将社区资源“移进”学校。

三、资源教室课程实施步骤

(一)评估学生的个别化需要

通过标准化评估、访谈、问卷调查、观察等多种途径,评估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学科学习能力、社会性能力、情绪行为能力等,全面了解学生的个别化需要,作为资源教室课程选择的依据。

(二)选择资源教室课程内容

每学期开学前两周,由班主任、学校管理人员、资源教师与家长协同确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要根据前期评估结果,在四类课程中选择适合的资源教室课程组合。要具体设计需求课程与时数及所需相关服务,并确定提供服务的人员与地点。有些康复训练项目需要向资源中心获取更多支持,包括医生、教育专家诊断和评估,提供满足教学辅导和训练的特殊场所、落实使用的设备、资料等。要与家长协商安排学生在资源教室中接受服务的内容与重点。

(三)拟定资源教室课程目标

在个别化教育计划中,在学生核心需求的方面要拟定课程目标,以此作为评量课程实施效果的依据。课程目标的制订,务必明确学习的对象、学习的内容、行为的标准、教学方法以及评量的方式。

(四)课程效果评估与反馈

在学期末对课程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正式量化评估,即根据之前拟定的课程目标来判断课程的实施效果;二是非正式质化评估,即在个别化教育计划实施总结会上,普通教师、家长、特殊教师及学生本人对资源教室课程做出评价,提出改进的建议。

经过3年多的实验区资源教室课程建设,我们认识到,融合教育的实质性工作就是针对学生的需求,采取有效对策,让每一个特殊学生都融入普通教育环境,都有所进步与收获。

猜你喜欢

随班课程内容教室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313”教室
基于社会工作对随班就读社会支持体系的建构研究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这里的教室静悄悄
积极利用数学实践活动 促进随班就读学生成长
如何缔造完美教室
长时间待在教室更容易近视
保障残疾儿童随班就读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