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纷呈:自治区公诉人大赛有哪些亮点?

2018-10-17宋韬

民主与法制 2018年38期
关键词:公诉人辩论赛李娜

本社实习记者 宋韬

工作繁忙,加班加点是常事,回家后是不是倒头就能睡了?不能,要哄孩子!哄孩子入睡后是不是就可以好好休息了?不能,终于可以有自己的时间了,开始学习!从学习陈兴良、张明楷、周光权到学习车浩、柏浪涛、方鹏,理论知识必须时时更新,立法解释、司法解释、批复、答复要全面关注,审判参考、指导案例要每期必读,二十四个小时怎么够用!

这个画面,是呼和浩特市检察院公诉二处检察官崔梦玲的日常,也是很多参加比赛的公诉人的日常速写。

8月14日至16日,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自治区直属机关工会工委联合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公诉人员职业技能比赛的辩论赛初赛、决赛,在自治区检察院举行。来自自治区检察院和各盟市(分)院的14支代表队共42名公诉精英,在这里展开了一场场激烈的对抗辩论,用理性与智慧诠释了公诉人的魅力。

那么,此次辩论赛与往年的公诉人大赛相比,有哪些亮点呢?

比赛模式进入“新篇章”

本次大赛最大的亮点之一,必然是其丰厚的奖项设置了。赛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简小文表示,此次获奖得主有望获得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以资鼓励。

此前,早在3月27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军就在全国检察机关学习贯彻两会精神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各级检察机关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的系列重要讲话和两会精神,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切实抓好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努力答好新时代检察工作人民满意答卷。

所谓重自强,就是指检察人员要以过硬的本领迎接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自强,就是要认真严肃地加强检察队伍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建设,既要在思想观念、业务水平、工作机制和工作方法上补短板,更要切实在做到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上下功夫。

在深入推进司法责任制改革和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深入贯彻张军讲话精神的大背景下,简小文在大赛开幕致辞中表示,本次辩论赛是自治区检察院以改革为动力,全面推动公诉队伍乃至全体检察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对提升公诉人员素质、推动公诉工作发展、深耕主责主业具有积极意义。通过这次比赛,希望选手们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展现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完善自我;希望全区检察机关聚焦主责主业、聚焦队伍建设,切实打造一支素质过硬的公诉人队伍;希望通过本次比赛,凝聚对公诉职业价值的认同,合心聚力,共同推进内蒙古法治建设。

而与自治区工会工委联合主办此次比赛,也为公诉人大赛带来了与以往不同的新意。内蒙古自治区检察院公诉一处负责人陈雪梅表示:“公诉职业的定位就是正规化、职业化、精英化。作为一个岗位来说,公诉的职业化道路正好契合了自治区总工会‘中国梦·劳动美’技能比赛的主题。为了更加突出公诉的职业化和正规化特点,为了公诉岗位将来能够更加正规化、职业化地发展,也为了能够通过这次比赛选出职业能手,自治区直属机关工会工委和自治区检察院决定联合举办这次比赛。而由工会来为获奖选手颁发奖章,荣誉比较高,也有助于形成人人争先、争优的良好氛围。”

场下,当问及为什么选择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参加此次比赛时,呼伦贝尔市人民检察院公诉二部检察官何妍坦言:“首先是感觉从事公诉工作这么多年,应该给自己一个交代。其次是由于自己的日常工作是区域性的,出差的机会比较少,通过参加这次比赛,能够与其他选手多多交流,可以扩宽自己的眼界。最重要的是,这次的奖项丰厚,大家的参赛积极性都比较高。”

确实,决赛会场“中国梦·劳动美”的巨幅标语格外引人瞩目。“我们一进赛场,映入眼帘的‘中国梦·劳动美’六个大字,令人非常振奋,给我们的视觉冲击很震惊,现场感觉非常不一样。”作为参加过多届公诉人大赛、培养出多名优秀公诉人的“老公诉人”,谈及这次比赛与以往比赛的区别时,通辽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处长吴咏梅感慨道:“不同于以往一对一的传统模式,这次从下发通知开始,就有一种‘新篇章’的感觉。因此,在备赛的过程中,我们也转变了以往的打法、改变了以往的备赛思路。例如,在选拔参赛选手时,更注重选拔实战经验型、理论功底型选手。”

以此为标准,2018年通辽市检察机关于5月17日、18日举办了蒙汉双语公诉人辩论赛,共有16支代表队64名干警分成汉语组和蒙语组进行了激烈角逐。通辽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忠明表示:“此次辩论赛是为适应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模式,是提高公诉人出庭思辨能力的重要载体。既是辩手切磋技艺、碰撞思想的激烈战场,也是发挥才能、展示水平的精彩舞台。同时,弘扬了民族和法律文化,传递了检察‘好声音’和法治‘正能量’。”

此次比赛告诉我们,全体检察人员不仅要做公正司法的“工匠”,更要努力去做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的“大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治产品和检察产品,让人民群众在新时代有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推动内蒙古检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同时,此次比赛也昭示着内蒙古检察事业进入了“新篇章”。

赛题拟制贴近生活

相比于比赛模式的更新,主办方对于赛题的拟制更是匠心独具。纵观此次比赛从初赛、复赛到决赛的赛题,在“心疼”参赛选手的同时,从试题的开放性命题角度,我们也可以一窥此次比赛对于参赛选手综合能力的考查标准。

8月14日,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安排从全区各地选拔的42名参赛选手进行了业务考试,笔试环节全程四个半小时,采用闭卷的形式。试卷知识点涉及广泛,全面考查公诉人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公诉业务工作能力,既涵盖了十九大报告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又通过案例评判选手对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知识的理解和熟练运用;既考查选手对证据的审查判断能力,又考查选手制作法律文书的能力;既有对犯罪事实与行为的定性,又有对诉讼程序是否合法的评判。此次业务考试涉及事实多、罪名多、难度高、强度大,在四个半小时的时间内按要求完成考题,既是对选手业务能力水平的检验,也是对其综合素能的全面考量。

面对如此高难度、高强度的试题,包头市昆都仑区检察院杨峻岩感慨道:“试看笔试赛场,各选手聚精会神争分夺秒,时而搁笔抚卷、迁思回虑,时而成竹于胸、奋笔疾书,颇似古时入殿试开龙门,四个半小时的鏖战,进场时尚且朝霞掩映,出场时已然红日当空,各位选手来不及休整,早已开始准备接下来的论辩。”题量之大、难度之高、对选手综合能力的考查之全面可见一斑。

初赛笔试难度已然如此之高,辩论赛赛题的难度如何呢?

近几年,内蒙古自治区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处于高发状态,而且此类案件往往牵涉的被害人人数众多,金额巨大,一些重大的案件比如宁红等76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涉案金额竟然达到了50亿元以上,可见其案件影响之恶劣。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不仅对受害人的家庭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也严重威胁了一地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安全。自治区检察机关也一直将打击经济犯罪、防控金融风险放在重要的位置。但是现实往往是错综复杂的,一个行为构成犯罪需要足够的证据和事实来支撑,而准确把握罪与非罪的边界,真正做到不枉不纵,也是我们对公平正义追求的题中之义。在此背景下,主办方结合当地办案实际,拟制了“李娜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一题。

“李娜经营一家美容院,主要业务为皮肤护理。几年后,李娜想将美容院转型升级为护理和医诊合一的综合性美容中心,但苦于无资金。为筹措资金,向亲友宣传推出充值反馈活动,只要充值1.5万元以上就能享受充值额40%额度的免费面部护理服务,半年期满后可无息全额返还充值款。李娜的亲友纷纷充值,其朋友郑某等人还向自己的朋友宣传推广该活动。此后,除李娜亲友外,还有30多人分别缴纳了1.5万至3万不等的充值金额,享受了相应额度的免费面部护理服务。

>>图1 由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自治区直属机关工会工委联合主办的内蒙古自治区检察机关公诉人员职业技能比赛的辩论赛初赛、决赛在自治区检察院举行。图为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公诉人职业技能比赛现场。

>>图2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简小文发言

>>图3 比赛中选手风采

“半年后,李娜因经营不善,无力返还充值款,本案案发。经查,李娜以充值方式共计收取人民币160万余元,该款主要用于房租、工资等日常经营和资金周转。”

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犯罪的形式和特点也在发生改变,以受贿罪为例,对于“利益”“财物”这样的要素如何准确界定它们的内涵和外延,如何在理论和实践当中架起解释的桥梁,是非常考验公诉人员对法理的理解深度和对世情的敏感度的。而且实际上,法律天然的滞后性决定了法律更新的速度永远赶不上社会发展变化的速度,这也需要公诉人员去成为那个怀揣公正信念的奔跑者,用自己的法学知识和智慧去解决司法实践中的一个个难题。在此背景下,主办方拟制了“马凯受贿案”一题。

“彭达(某私营企业老板)为感谢国家工作人员马凯在自己公司取得拍卖权上的帮助,多次向马凯送款物,但马凯均未接受。某日,二人在吃饭时偶遇,闲聊时马凯说到股市形势向好,想炒股但无资金。彭达随即将100万元资金注入自己股市账户,并将账号和密码告知马凯,告知马凯可自行操作炒股。2015年下半年,马凯用彭达的账号及100万元资金操作炒股,不足一年即收益人民币120万元。后马凯将120万元提出存入自己银行账户。”

辩论赛初赛分七场进行,上午四场,下午三场。每场分为开篇立论、提问、自由辩论和总结陈词四个阶段,每组选手共有26分钟的发言时间。在上午的论辩中,选手们围绕着李娜是否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从行为对象是否特定、非吸罪是行为犯还是结果犯、李娜的行为是否扰乱金融秩序等多角度出发展开论辩。赛场上,控辩双方或唇枪舌剑,或妙语连珠,你来我往,交锋激烈,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他们自由、平等、激昂、热烈的表达,他们娴熟、自信、沉着、专业的展示,引法律条文信手拈来,举司法判例如数家珍,讲法律原理深入浅出。

下午的三场比赛更是高潮迭起,精彩纷呈,双方围绕着案例(二)中马凯是否具有受贿故意、是否利用职务便利等焦点展开论辩,开篇陈词立意新颖,提问环节犀利尖锐,自由辩论此起彼伏,总结陈词简练精辟。尤其是在自由辩论环节,选手们更是观点鲜明,言之有据,以扎实的法律功底、缜密的逻辑论证、有序的攻防转换、娴熟的论辩技巧和快速的应变能力,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将公诉人的口才和智慧展现得淋漓尽致。

赛后,回顾起辩论赛的一幕幕场景,满洲里市人民检察院公诉科检察官云婷感触颇多:“相较于之前的比赛,从形式上来说,三对三的团体辩论赛形式较之一对一的比赛模式,观赏性更强也更加考验队员之间的默契程度、配合能力;从考试内容上来说,这次的笔试内容不仅包括法律知识还包括政治理论,不仅考查你的理论功底,还考查实践中你对诉讼法的运用能力;从笔试模式上来看,不同于以往给你一份证据卷宗让你分析的模式,这次考试只是给定一个小案例,更类似于开放性命题,让你充分运用自己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去分析,更加考验一名公诉人的整体能力。”

辩论赛题都是一样的,但是每组选手的辩论风格、角度还真不一样。我认为,这也是最能展现一位选手气场的环节。有的选手绵里藏针,温柔相对将对手引入逻辑圈套;有的选手与对手剑拔弩张,唇枪舌剑你来我往,风度极佳又让人听得酣畅淋漓。

整场辩论辩驳跌宕起伏,焦点不断碰撞。参赛选手对给定的事实材料运用充分,相关法理运用到位,各队以姜珊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展开辩论。他们舌灿莲花、妙语连珠,唇枪舌剑、金句频出,论辩逻辑清楚、攻防有序,充分展示了公诉人的“花式论辩大法”!

辩手水平显著提升

说起本次比赛的第三大亮点,就要非本次比赛的主角——各位参赛选手莫属了。

“我感觉今年的选手们,绝大多数都是非常优秀的,可以代表一个地区的水平。”谈及对于今年参赛选手的感受,吴咏梅不断赞叹。

从组织者的角度来说,对于这场比赛,领导们普遍都比较重视,从初赛、复赛开始,通过一场场比赛筛选优秀选手,最后选送到上一级的选手一定是这个地区最优秀的,可以代表该地区的平均实力;从备赛形式上看,往年,为了保持一个较好的观赏性,在正式开赛前,两队之间要提前对稿,表演的成分居多。而今年的比赛是在赛前一天晚上才最终确定对阵选手,赛场上考查的是选手真正的临场应变能力;从选手个人素质上来说,无论是对于题目的认识上、还是立论观点上都可以看出,今年的选手整体上看,政治站位高、政治素养高。

关于今年的参赛选手水平有显著提升,陈雪梅也有共鸣。究其原因,陈雪梅分析道:“从内因上看,是由于现在能够进入检察机关的年轻人无论是学历、个人素质,还是个人能力都比较高;而且,组织上要求也特别严格,对于条线的检察官、对于整个检察系统的工作标准、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从外因上看,是由于自上而下的压力、要求。张军指出,检察人员要讲政治、顾大局、谋发展、重自强。检察机关作为法律监督机关,要回归主责主业的话,就要很好地发挥监督职能,首先本领要比人强。这种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动力要求公诉人必须持续学习,而且必须学出成绩、成果来。”

诚然,公诉人在刑事诉讼中担负着指控犯罪、诉讼监督的神圣使命。他们是检察机关最忙碌的一群人,每天往返于检察院、看守所和法庭之间。他们也是检察机关里法律功底最深厚的一群人,不仅要熟练掌握刑法、刑诉法,还要掌握其他部门法。他们是检察机关综合业务能力最强的一群人,不仅要认定事实、审查证据、适用法律,还要出庭公诉、释法说理。

对大众来讲,公诉人是以国家名义,行公诉职责,守正义之道,促司法公正。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国家,代表着公平正义,心怀安邦护国的情怀,用行动和忠诚诠释法治的力量,用正义和担当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三尺公诉台,一颗公正心。”这应该就是对公诉人工作最好的写照吧。

猜你喜欢

公诉人辩论赛李娜
Nanosecond laser preheating effect on ablation morphology and plasma emission in collinear dual-pulse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enriches my experience 辩论赛丰富人生阅历
军科辩论赛之枪枪对决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bamboo materials in interior design
辩论赛在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运用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Introversion and Extroversion Personality Traits on Students’ English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with its Relevant Teaching Advice
李娜作品
公诉人法庭辩论的技巧
论新形势下公诉人出庭工作的挑战及应对
关于举办省内高校法学专业学生辩论赛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