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感受古诗的语言
2018-10-16高林生
体验、感受古诗的语言,把握、理解古诗的内容,认知、体会古诗的思维,是阅读古诗选定精思着力点的基本方向和归宿。
古诗语言的体验、感受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体验、把控古诗语言的语调、节奏、韵律,感受古诗语言的音乐感。关于这一点,上篇已经谈及了方方面面的诸多问题;接下来专述感受、把控古诗语言的特性和内涵的两个问题。
一、感受、把控古诗语言的特性
古诗语言是表达诗意的重要构件,其特性的要求有五条:一是准确达意;二是精练含蓄;三是形象生动;四是色彩鲜明;五是富有音乐感(此问题已经谈及,不再赘述)。这五条既是古诗语言的基本要求,也是学习理解古诗的重要“抓手”。
1. 抓住古诗的关键词句。
古诗语言内在品质的第一位是“准确达意”。所谓准确达意的意思是说,诗的语言应有点睛之笔、传神之处。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诗句中最精炼传神的某个字,以一字为工;二是全篇最精彩和关键的诗句,是一篇诗的主旨所在。它们往往最能表现特定的生活情景,并能最充分、最真切地表达诗人对这些事物的思想情感。这种处在关键部位,具有统摄全篇作用的字、词、句,常常被称为“诗眼”。
比如柳宗元《江雪》一诗中的“独”字,就是此诗的“诗眼”。从意思看,它用了“鸟飞绝”“人踪灭”“孤舟”几个场景的描绘,勾画出一幅“冰雪独钓图”:千山耸立,万径纵横,山无飞鸟,径无行人,只有孤舟独钓的“蓑笠翁”。从诗歌的形象看,“独”字准确形象地刻画出孤独的钓者远离尘俗、清高脱俗、傲岸不群的个性特征。从本诗的写作背景看,“独”字准确展示出作者“永贞革新”失败后连遭贬谪的孤独景况,也展现了作者始终不屈的精神状态。总之,“独”字笼罩了全篇,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堪为“诗眼”。再如杜甫《春夜喜雨》题目中的“喜”字,也是能够统摄全篇的“诗眼”。虽然全诗没有一个“喜”字,但诗人的喜悦之情却溢于言表。实际的例子充分说明,“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诗眼,明白主旨,是学习古诗,引入“精思”的切入点。
2. 抓住古诗语言的锤炼。
诗的语言是要经过艰苦的雕琢和锤炼的,要不然何苦“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呢?下面读一读白居易的《暮江吟》这首诗:“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寥寥28字,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色泽浓艳的画面,烘托了宁静和谐的意境,表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思,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尤其是首句中的“铺”字和下面的“可怜”一词,不但准确描述了残阳落山的动态,且饱含了“爱怜”之情,是体会“诗味”的关键之处,这就是诗人精心挑选的准确描述情景的词句。
杜甫曾经说过:“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言下之意,诗的语言是需要锤炼的,是需要反复推敲的。哪怕是才高八斗的大学士写诗也要花费一番锤炼语言的工夫。
《题西林壁》是苏东坡著名的诗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据《东坡志林》记载,苏东坡在写这首诗的第二句时,最初的句子是“到处看山了不同”,后来他颇费心思,换成现在的五个字:“远近高低各不同”。之所以这样,那原先的“到处看山”不但与第一句的意思重复,而且显得很平淡,改成了“远近高低”,不但与第一句衔接得非常紧凑,内容也不重复,显示了群山的不同状貌,而且诗句的节奏也有了起伏,让人顿感新鲜、别致,达到了语工意新的境界。
其实,在中国文学史上为了遣词造句而苦心造诣的佳话不能胜数。为了“推敲”而“走火入魔”的贾岛,为求一个“绿”字的王安石,对写诗艰辛很有体会的诗人卢延让发出了“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感慨。如果从本质上说,“锤炼”的关键在于比较,而比较的核心是辨别事物的相似属性的异同或高低。所以写诗的遣词造句是需要比较的,那么读诗也要对诗作的遣词造句进行一番比较,弄清诗句的用字造句的妙处,这不就是用心去体会诗句内含吗?不正是读诗的精思的切入点吗?
3. 抓住古诗语言的表现力。
宋代的大詩人王安石对“诗家语”提出“言之有物,观之悦目,听之悦耳,思之悦心”的要求。根本是一条:诗作的语言要有极强的表现力,让人们过目不忘。唐代李绅的《悯农》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这首诗朴实通俗,浅显易懂,妇孺皆知。短短20个字,谁人不懂,但就是这些“俗而又俗”的词句,却像镌刻在人们心灵上的“铭文”一般,让人们过目成诵、代代相传,尤其是“谁知盘中餐”五个字全是平声,大声地一字一字地诵读,简直就是金玉敲击之声在耳边萦绕。
有人说,优秀诗作的语言是非常看重关键性字词句的“活性”的。所谓“活性”,关键看能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下面请你读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桂花下落的声音能够听到,月亮升起能把山鸟惊起,这一“落”一“出”把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但又充满了生机的神秘景象活脱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这其中的一“落”一“出”的“活性”功不可没。
4. 抓住古诗语言的浓缩。
诗歌的语言与散文不同,一是诗的语言浓缩,散文之中的几十个字而诗歌只用几个字。二是诗歌的语言富于跳跃性,诗句间留下很多空白,需要读者去补充、还原诗歌描述的场景。贾岛的《访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诗作所写的是寻访者与童子的问答,至少要用六句话来写,但诗人却精简为四句二十个字。这就在句与句之间留下了很大的空白,要我们去想象补充。因此,发现并抓住诗句之间的“空白”,也是精思的切入点。
(高林生,著名特级教师,国标本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