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公开课摭谈

2018-10-16郭亚崴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8年9期
关键词:双边公开课笔者

郭亚崴

如何给语文公开课定位?笔者认为,公开课首先应该是本色课,而非示范课。“本色”就意味着“天然去雕饰”,本色课就是不加文饰,能在最大程度上如实反映授课者的真实水平和教学风格的课。因此,本色课提供的主导信息是“我平时的课是这么上的”。示范课则首先是优质课,它提供的是“优质课可以这么上”的思路。

基于以上的定位,公开课最好由个人独立准备和完成,不宜“集全组之力,集全组之智慧”,唯有如此,才能使施教者的优缺点在整个教学流程中最完整、最真实、最醒目地体现出来,并通过听课教师评课这一环节被一一挑出指明,窃以为这对教师的教学成长无疑有莫大的帮助。二十年前我在初中部任教时曾上过一堂篇目为《松鼠》的公开课,板书时“察”字写得不够规范,评课时有一位老师提出来了,我至今不忘,以后我写到此字时马上就联想到曾有过的笔误,这种错再也没有犯过。我因此事对这位老师一直感恩在心,尊之为“一字之师”。笔者相信,出自公心的专业的批评是应该也能够被理解和接受的,施教者应有接受批评和不同意见的气度和雅量。

再谈公开课的文饰问题。老实说,我们平时接触过的公开课往往不是刚出锅的“佳肴”,而是一煮再煮的“隔夜菜”。演练痕迹太浓,有的“磨合”过火,甚至出现了课堂上教师尚未给全题目而学生居然已抢答出“标准答案”的“神奇”画面,试问这样的公开课有何价值?多次排练,哪怕是仅预演过一次,也是造假!这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是相当恶劣的,教师没有求真求实的道德勇气,岂能要求学生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我很赞赏海南教研培训院苏盛葵老师《也谈语文人文教育的几个问题》中的一段话,兹录如下:“学科教育在于培养人,而不是人力;在于促进人的进步,培养人的智慧,发扬人性,提升人的精神,促进人的价值的体现,帮助每个人聪明、有意义地活着。”反观此文,涉假者作何感想?文饰现象的症结在于:设计好45分钟的讲课内容,然后按部就班,师问生答,师抛出的是早已丧失悬念的“问题”,答者为对“标准答案”已能倒背如流的“御定演员”,其他学生呢,一群患了“审美疲劳症”的看客而已。问题在于,45分钟的教学设计若以模版化的形式呈现在课堂上,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学到什么,学到多少?笔者认为,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也是荒唐的。原生态的有活力的课堂应当是充满变数的,学生头脑中灵光一闪突然冒出的问题岂能是教师所能全部预想到的?有灵性的课堂应当是师生智慧一起飞翔的平台。能否将一些无法预见的教学情境视为激励的力量,课堂应变能力几何,能者和庸师,在此高下立判。

什么样的课才算是一堂成功的公开课?这就牵涉到一个评价标准的问题。笔者注意到,自从有了“课改”这一提法,评课者常常滑入两个误区。误区一:把双边活动的有无、多寡视为定性一堂公开课是否符合课改精神和成功与否的单一标准。误区二:课改了,一堂公开课若不进行多媒体教学,无论如何是说不过去的,膨胀的极端就是画面、音响的组合完全取代了教师的口、手的职责……

笔者认为有必要厘清几个问题:课堂气氛“热闹”是不是等同于“活跃”?搞课改是不是等同于开设“问答课”?“双边活动”是不是等同于“我问你答”?传统教学是否等同于“满堂灌”?传统教学与课改精神是否水火不容?

我们不忙回答,先看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孙绍振教授《<名作细读——微观分析个案研究>自序》中的一段分析:“缺乏微观基础的空话、套话、大话、胡话乃至黑话,本是由来已久的顽症,却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借强调师生平等对话之机,找到合法的避难所,于是,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所问肤浅,所答弱智,滔滔者天下皆是。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在处理课文的方法上作秀,多媒体豪华包装,花里胡哨,目迷五色。但是,对于文体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蜓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孙教授的话往往刺耳,令人如针芒在背,我倒觉得这段文字鞭辟入里,确能起醍醐灌顶,当头棒喝之功效。笔者认为,对新课改的精神要整体把握,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应该打造成高效课堂,最大化地优化教学效果,着力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要付出的是实实在在的努力,而在实践过程中应远离“花架子”和“作秀”此类“忽悠”式思维。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似乎可以达成以下共识:新课改进程中不应认识走样,不可急功近利,不宜肤浅尝试,不要跟风赶时髦。喧闹和折腾皆因“急”字攻心,而“急”,往往是弱者思维、昏者思维。既然我们有志于新课改,那么我们首先应该也必须修炼“内功”,其次应涵养和保有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定力和耐心,在此前提下我们做出的探索才是有价值的,也才能确保新课改路径准确。静下心来,潜下心去,才是教师应对新课改的正确的心态。心浮气躁者常胡乱尝试,最后难免舍本逐末;轻率盲动者于月迷津渡时,往往觉得无路可循,因而丧失探索的信心。此二者的心态是教师在课改实践中应注意规避的。

回头说说双边活动的问题。双边活动能否是教师精彩演绎,学生了然于心,会心一笑,把精彩之处一一笔录?这是不是隐性的“交流”?默契、共鸣算不算“双边活动”?……笔者以为,双边活动的安排可根据课型、班情和教师性格而主导安排,双边活动的体现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双边活动的多寡不应视为一堂公开课是否成功的唯一尺度,“问答课”的泛滥,特别是教师所给出问题的低幼化可能导致学生对语文科的学习兴趣大减乃至反感。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和彻底颠覆绝非智者所为,“建设”不等同于“推倒”,建设未必一定要在一片废墟上进行。“新”和“舊”混搭得好,也可以天衣无缝,也可以相得益彰。

再聊聊多媒体教学的问题。多媒体进入课堂,这是时代的进步,但我们必须明确,它充其量只能起辅助教学的作用,一堂课下来,教师如果只需轻点鼠标,那完全是本末倒置,不知置己于何方了。多媒体无罪,关键是怎么用。

回归正题,公开课成功的标准是什么?教师潜入教材,肯钻研,有创见,点拨得法,学生主动探究,真正“动”起来,一堂课下来师生皆有所得,这些可以是成功的公开课的共性。在此“大同”的前提下,应保存“小异”——教师特点不同,公开课可呈现出不同的特色,换而言之,教师应有自己的教学个性,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笔者在教研组会上曾做过专题发言,分析了本组许多教师授课的不同特点:同为女教师,同样有亲和力,群英老师的耐心是幼儿园阿姨型的,宏清老师的耐心是知心姐姐型的;同样由初中教师转型为高中教师,丽萍老师的课上得极老到,毫不青涩,希敏老师的课上得很有灵气,冬萍老师的课书卷气十足;刚琼老师的课以“细”见长,伟丽老师的课以“巧”胜出……男教师呢?欠火老师教学语言精练,见解独到;焕欣老师五十出头了上课时仍激情澎湃,热力四射;欧阳炜老师喜欢站在一个理论高度上来处理教材;国民老师激浊扬清,愤激之语中常见珠玑,十足的文人情怀……教无定法,当我们不以单一的尺度,凝固的眼光看待每一堂课时,我们发现,个性的教师使得课堂也“个性”起来。评价标准“松绑”了,评价模式实现差异化了,语文课的色彩便可因缤纷而悦目,因悦目而怡人。令人耳目一新的语文课怎么会不受欢迎呢?

猜你喜欢

双边公开课笔者
老师,别走……
双边投资协定与外商直接投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与2018年全国卷l理数21题相关的双边不等式
裸课,语文公开课的一次自发性嬗变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第一次公开课
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