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前心理干预对无痛人工流产患者的焦虑情绪与疼痛的影响
2018-10-16金艳刘雍容
金艳 刘雍容
研究显示[1],约80%以上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在术中会发生不自觉或自觉的焦虑与恐惧情绪,造成宫口松弛难度大,加剧疼痛。虽无痛人工流产已优于传统人工流产术,但因手术均有一定创伤性和应激性,患者身心仍需承受一定影响,临床可给予相应护理,降低对患者的伤害。本研究纳入8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讨论术前心理干预的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本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80例无痛人工流产患者资料,依据其护理方式分两组。对照组年龄(26.5±1.2)岁,孕周(51.5±5.3)d;研究组年龄(26.8±1.1)岁,孕周(51.6±5.2)d。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术前6 h禁食,告知其相应注意事项,营造舒适环境,并与患者和其家属沟通此次手术方案等。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接受术前心理干预:
(1)术前认知干预:护士仔细耐心的倾听患者主诉,了解患者对手术的认知程度,并纠正不足之处。主动向患者讲解手术操作过程、注意事项、麻醉常见不良反应、并发症及术后康复等。为提高手术配合度,可提前进行行为训练,如听指令动作、平静呼吸、手术体位摆放等。此外,术前可组织患者观看视频,了解手术治疗过程、注意事项、治疗效果等,使患者心中有数,消除担忧心理。
(2)术前情感疏导:护士需全面了解患者经济水平、家庭情况、病史资料等,并整合分析,初步剖析其心理发生焦虑情绪的根源,为心理护理提供一定依据。护士用诱导的方式与患者交谈,让其倾诉自己内心消极情绪,为确保沟通互动性和有效性,可采用“一对一”的沟通方式[2-3]。针对情绪较为激动者,可鼓励患者用哭诉的方式进行宣泄,并给予情感安慰和肢体抚触。
1.3 指标判定
术前、术后均由患者自行填写焦虑自评量表(SAS),界限值为50分,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70分。
用面部表情疼痛量表法(FPS-R)判定其疼痛状况,无痛:0分,轻度:1~3分,中度:4~6分,重度:7~10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术前,研究组SAS评分比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SAS评分、FPS-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与疼痛状况 (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程度与疼痛状况 (
组别 例数 术前SAS(分) 术后SAS(分) FPS-R(分)研究组 40 46.15±1.12 37.12±6.52 1.32±0.15对照组 40 46.14±1.11 42.17±6.41 2.26±0.26 t值 - 0.040 1 3.493 2 19.805 9 P值 - 0.968 1 0.000 8 0.000 0
3 讨论
随着医学技术逐步发展,无痛人工流产术已可达到恢复速度快、创伤性小的标准[4-5],但仍无法避免手术造成患者心理和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部分患者会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表现为胸闷、面色苍白、头晕出汗、血压降低、心动过缓、晕厥抽搐等。因此,全面了解并掌握患者实际状况,并与其建立相应沟通方式,并按照其想法和顾虑,给予针对性心理疏导很有必要[6-7]。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SAS评分、FPS-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术前心理干预对稳定患者心境存在有利。患者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所产生的应激症状根源在于患者对环境的陌生、不了解手术流程、担忧不良事件的发生、现实与个人道德观的冲突等[8-9],以上因素均会强化患者心理负性情绪,加重疼痛感,影响手术进程和效果。术前接受心理干预可使患者在术中可感受到和谐和温情的人文环境,提升其对医护人员信任感和对手术的认知[10-12]。此外,适当给予言语鼓励和肢体抚触,能够让患者感受到情感关怀,缓解负性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缓解手术疼痛,确保手术顺利实施。李国新等[13]的研究证实了在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实施心理干预的积极意义,本研究结果与之相符,但受到研究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未探讨到术前心理干预对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未来将进一步拓展研讨范围。
综上所述,术前心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且在镇痛方面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