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联合灌流对尿毒症RLS治疗中认知行为干预护理

2018-10-16李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8期
关键词:灌流维持性尿毒症

李芳

不安腿综合征(RLS)系指小腿深部于休息时出现难以忍受的不适,运动、按摩可暂时缓解的一种综合征,其临床表现通常为夜间睡眠时,双下肢出现极度的不适感,患者常主诉在下肢深部有撕裂感、蠕动感、刺痛、烧灼感、疼痛或者瘙痒感,迫使患者不停地移动下肢或下地行走,导致患者严重的睡眠障碍,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肾脏疾病后期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RLS发生率约占6.6%~62.0%,患者由于夜间睡眠障碍,导致严重的日间嗜睡和功能障碍[3]。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自2016年1月启用血液灌流治疗,对尿毒症RLS患者实施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对患者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阴市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2016年1月—2018年4月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的52例尿毒症并发RLS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对照法分为对照组(n=24)和观察组(n=28)。患者均符合国际不安腿综合征研究组(IRLSSG)制定的由四个症状组成的最低诊断标准[4]。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9例;年龄32~80岁,平均年龄(56.35±4.46)岁;病程1~7年,平均(3.53±0.39)年。观察组男17例,女11例;年龄33~81岁,平均年龄(57.04±4.87)岁;病程1~8年,平均(3.64±0.42)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下血液透析常规护理,患者接受治疗前,先将100 mg肝素钠12 500单位加入灌流器,上下摇晃10下,使灌流器内的吸附剂聚苯乙烯中性大孔树脂充分肝素化,再静置半小时,以避免凝血,然后通路泵调整至100 ml对灌流器及透析器进行冲洗,以排除灌流器内的空气[5]。最后生理盐水共计1 500~2 000 ml进行预冲后保持密闭式循环30 min,我院所用血液透析机为分别来自德国贝朗机及德国费森的4008-B,采用碳酸氢盐透析液,灌流器为珠海健帆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型号为H A-130,血液灌流及透析共进行2 h,调整血流速度200~230 ml/min,在血液灌流器的吸附能力饱和时,停止血液灌流,然后继续进行血液透析1.5~2.0 h。透析中心护士在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过程中指导患者按时服药及合理饮食,避免营养不良等状况的发生,睡眠严重障碍患者给予多巴胺口服[6]。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和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认知行为护理干预:(1)认识纠偏和教育:利用长期透析治疗中护士与患者已经建立起的信任合作关系,以通俗易懂的讲授方式向患者系统讲解RLS的发生原因,介绍目前我院血液透析中心对尿毒症RLS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方法的科学性和优越性,鼓励和教育患者能够打消顾虑并积极主动配合治疗[7]。(2)情绪纠偏和疏导: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利用同理心和共情交谈法,耐心引导患者倾诉其因为长期不适导致睡眠障碍而产生的不良情绪,认真倾听其并给予情感安慰,鼓励和支持患者积极面对疾病并对治疗充满信心,最大程度减少其焦虑情绪[8]。(3)行为纠偏和训练: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摄入浓茶、咖啡及酒精等刺激性饮料和食物,日间保证室外适度活动,晚间行温水泡脚、腿部按摩及全身的放松训练,睡前保持安静愉悦的情绪,规律作息[9]。

1.3 评价指标

(1) 运 用 RLS量 表[10](the Restless Leg Syn—drome Rating Scale,RISRS)评价尿毒症患者不适症状评分,共10个条目 ,每条目0~4分,总分4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症状越严重。(2)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11](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价患者近一个月的睡眠质量。包括9个自评问题和5个他评条目组成,包括7个因子,即主观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紊乱、使用催眠药物和日间功能障碍等,每因子0~3分计算,0分指没有困难,3分指非常困难,睡眠质量总分为7因子相加得分,范围0~21分。得分越低,说明睡眠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安腿综合征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RLS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RLSRS评分比较均较干预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干预前,两组患者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评分的组内比较均较干预前下降,观察组RLSRS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观察组PSQI评分各因子中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效率和日间功能障碍三个因子评分及总评分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同因子评分及总评分(P<0.05),其他各因子评分下降幅度与对照组同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RLSRS比较 ()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RLSRS比较 ()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对照组 24 11.38±2.16 8.44±1.68观察组 28 10.94±2.42 7.42±1.35 t值 - 0.686 5 2.427 1 P值 - 0.495 6 0.018 9

表2 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组别 例数 主观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观察组 28 2.51±0.46 1.11±0.54 1.81±0.76 1.35±0.86 1.96±0.56 1.54±0.85 1.98±0.46 1.32±0.39对照组 24 2.56±0.52 2.04±0.64 1.78±0.66 1.38±0.58 1.94±0.36 1.61±0.45 1.97±0.47 1.58±0.52 t值 - -0.367 9 -5.684 6 0.150 7 -0.144 9 0.150 3 -0.362 0 0.077 4 -2.056 7 P值 - 0.714 5 <0.000 1 0.880 8 0.885 4 0.881 2 0.718 9 0.938 6 0.044 9

表2 (续)

3 讨论

RLS是肾脏疾病后期尿毒症患者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是由于患者肾脏代谢功能异常而导致不排尿,尿素氨积聚于身体内循环引起,主要表现为膝、踝关节间的小腿深部难以忍受的如爬虫样、针刺样、瘙痒等不适感,多数难以描述,常为双侧对称性,少数可累计大腿或上肢。这些异常感觉通常发生在肢体深部,而不是在表面,如皮肤。发生者常不能保持安静,强迫活动后可缓解甚至消失,症状于夜间最为明显,并在卧位时加重,进而造成睡眠障碍[12-13]。

我院自2016年1月开始将维持性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应用于尿毒症RLS患者治疗,能显著降低患者血中的大中分子毒素,减少神经毒性物质在体内的潴留而减轻神经毒性作用,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尿毒症RLS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提高[14]。在血液灌流和血液透析联合治疗中,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因睡眠紊乱而产生的负性情绪而遵循国外心理专家Beck和Ellis创立并逐步发展起来的心理领域的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进行疾病认知教育、心理障碍疏导和行为训练,从而纠正患者既往存在的不良情绪和行为,进而改善和强化良性睡眠模式。对患者治疗过程中联合认知和行为护理干预一个月后,患者临床不适症状减轻,心理状态改善,生活质量提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灌流维持性尿毒症
微流控芯片细胞灌流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治疗尿毒症新型血液灌流吸附剂体外实验研究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现状及研究进展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透邪止痒汤治疗维持性血液净化患者皮肤瘙痒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尿毒症早期肾性贫血20例疗效观察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与炎症的联系
听闻某大佬尿毒症洗肾有感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