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疗效分析

2018-10-16张乐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18期
关键词:毛细干扰素支气管炎

张乐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以细支气管受累为主的下呼吸道急性感染,发病原因与支气管解剖学特点密切相关,尤其是1~6个月的婴儿极易感染[1]。患儿以明显的喘咳及缺氧症状为特征,由于临床上较难发现未累及肺泡与肺泡间壁的纯粹毛细支气管炎,故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肺炎,但实际上与肺炎有所区别。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有多种途径,最近有研究证实干扰素雾化疗法对此病疗效确切。我国常用的干扰素是α1b,源于健康中国人的白细胞,具有增加单核细胞MHCII表达的功能,有一定免疫调节及抗病毒作用。为进一步探究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效果,本研究选取部分患儿进行干预,结果表达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为0.2~2.0岁,平均年龄为(0.98±0.14)岁;病程为0.8~4.0 d,平均病程为(2.16±0.95)d。观察组年龄为0.1~1.9岁,平均年龄为(1.03±0.13)岁,病程为0.9~3.8 d,平均病程为(2.09±0.91)d。入选标准:临床诊断为小儿毛细支气管炎(血气检查pH降低,PaO2及SaO2下降;X线检查显示全肺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肺气肿,支气管周围炎征象,或肺纹理粗厚;心率增快,有心肌受损表现);年龄≤2岁;发病<4 d;确诊2周前未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及免疫调节制剂;患儿家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α1b干扰素过敏;伴有心、肝、肾等严重功能不全;重度营养不良;患有影响研究结果的严重并发症;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病程中使用过其它抗病毒药物治疗。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均连续治疗1周,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给予吸痰及抗感染药物,雾化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Laboratoire Unither生产,注册证号H20150159,2.5 ml×10支),布地奈德混悬液(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注册证号H20140475,2 ml:1 mg×5支)及吸入用沙丁胺醇溶液(Glaxo Wellcome Operations生产,注册证号H20140029,2.5 ml:5 mg×5瓶),分别是250 μg/次,0.5 mg/次,0.5 ml/次,均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北京三元基因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S19990035,30 μg:1 ml×1 支),3 ~ 4 μg/(kg·d),2次/d。同时于治疗期间密切关注患儿生命体征,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1.3 评价指标

1.3.1 临床疗效 依据《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治疗指南》制定疗效标准。治愈:X线检查显示肺部正常,无肺气肿及炎症,同时患儿咳嗽、憋喘、三凹征、肺部啰音等症状均消失,体温恢复正常;显效:X线检查肺部基本正常,临床症状部分消失或有所好转,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有效:X线检查肺部情况趋于正常,临床症状减轻,体温趋于正常;无效:治疗后无明显差异甚至病情恶化。临床疗效=(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 症状消失时间 观察并统计两组发热、咳嗽、憋喘、三凹征及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计算各项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1.3.3 血液生化指标 检测并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蛋白(TP),计算各项均值,进行比较分析。一般正常人体内 ALT含量为 9~ 50 U/L,TBil为 3.4~ 17.1 μmol/L,AST为15~40 U/L,TP为60~85 g/L。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用n(%)表示,行χ2检验,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均用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

观察组发热、咳嗽、憋喘、三凹征、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ALT、TBil、AST及T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3 讨论

小儿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生于2岁以下的幼儿[2]。主要由于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原体侵及毛细支气管引发,支气管在病毒的侵袭下黏膜会充血水肿,导致上皮细胞损坏,致使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最终发展为呼吸道阻塞[3]。更为严重的是,由于患儿支气管解剖结构异于成人,通道相对狭小,且其软骨尚未发育完好,弹性较差,极大限制了呼吸功能,气体弥散量较小,这一限制极大增加了呼吸道感染率[4]。研究表明[5],呼吸道病毒感染可以抑制免疫T细胞发挥正常作用,进而导致患儿免疫能力低下,容易并发多种症状,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6]。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症状消失时间比较(,d)

组别 发热 咳嗽 憋喘 三凹征 肺部啰音对照组(n=40) 4.68±1.13 7.86±1.18 6.93±1.85 5.74±1.52 7.04±1.18观察组(n=40) 1.98±0.37 5.45±1.21 5.07±1.78 4.02±1.46 4.62±1.23 t值 14.361 11.045 5.612 6.321 10.998 P值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表3 两组治疗后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

表3 两组治疗后血液生化指标比较 ()

治疗后ALT(U/L)TBil(μmol/L)AST(U/L)TP(g/L)ALT(U/L)TBil(μmol/L)AST(U/L)TP(g/L)对照组(n=40) 56.15±4.28 29.98±5.73 45.61±6.73 30.98±4.21 37.26±4.93 62.47±2.39 38.69±6.74 63.62±1.58观察组(n=40) 55.03±4.24 30.04±5.69 46.18±6.68 31.24±4.17 36.88±5.96 62.54±2.41 37.73±5.76 63.51±1.62 t值 1.176 0.058 0.380 0.340 0.311 0.160 0.685 0.377 P值 0.243 0.954 0.705 0.735 0.757 0.873 0.500 0.707组别 治疗前

干扰素兼具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目前用于治疗的干扰素可分为α1b、α2a、α2b三大类,其克隆来源各不相同,我国使用的α1b干扰素来源于健康中国人白细胞,具有增加单核细胞MHCII表达的功能,这是其他两种干扰素所不具备的。亦有研究显示[7],α1b干扰素体外抗病毒活性高于α2a、α2b,不良反应发生率亦低于其他亚型,其作为一种抗病毒药物,可有效增强吞噬细胞活性,并激发T细胞群免疫机制,同时抑制嗜酸粒细胞、T淋巴细胞等聚集,充分利用气道上皮细胞对抗IL-1、IL-8等炎症因子,抑制IgE等形成。α1b可诱导产生内源性干扰素,而这是一种具有预防二次感染、增强自然杀伤细胞(NK)及杀伤T细胞免疫功能的活性物质,同时可诱导血液中寡腺苷酸合成酶(OAS)活性,以降低呼吸道内病毒的复制能力,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8]。

雾化吸入治疗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可有效延长吸入药物在肺部的停留时间,使其充分接触病灶,发挥效用[9]。另外,长时间的停留可逐渐增加呼吸道内干扰素浓度,使其直接作用于靶细胞,从而有效抑制病毒繁殖,减轻纤毛黏液的吸附作用,进而恢复气管壁微纤毛的正常摆动,利于黏痰的清除[10]。临床实验证明[11],雾化吸入相比肌肉注射风险更小,可有效降低患儿发生皮疹、发热等不良症状风险,且雾化吸入不会对患儿造成疼痛刺激,用药依从性佳,可间接提升治疗效果,促进疾病康复。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ALT、TBil、AST及TP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具备一定安全性,干扰素α1b用于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仍是具备一定的安全性。且其本质上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其作用机制不是杀死病毒抑制蔓延,而是通过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促使其产生抗病毒蛋白以抑制病毒繁殖,因此不会对其他正常细胞造成伤害,具备安全性[12]。

综上所述,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1b治疗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症状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猜你喜欢

毛细干扰素支气管炎
干扰素调节因子1对舌鳞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环路热管用双孔毛细芯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社区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的护理干预
高渗盐水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观察
α-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孟鲁司特治疗不同病原感染后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
干扰素α-1b治疗成人麻疹疗效初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