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公约 儿童定制
2018-10-16
一、预设计
教师质疑:①针对冲突:“你喜欢和小伙伴发生冲突吗?你认为应该与小伙伴友好相处吗?你觉得应该怎么做?”②针对浪费水资源:“有些小朋友经常开大水龙头,用完也不关,是正确的吗?在用水的时候,我们应不应该节约用水呢?对于节约用水,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③针对不礼貌:“我们应不应该对人有礼貌呢?有哪些礼貌待人的措施呢?”……
探讨策略:儿童针对教师的质疑进行探讨,商量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与他人发生冲突?不浪费水资源?养成礼貌行为?如果有些小朋友记不住这些要求,我们可以怎么提醒,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惯?
形成共识:制定班级公约,列出应遵守的规则,贴在醒目处供每个小朋友对照执行。
初期成果:教师根据幼儿建议,以纯文字形式将儿童列出的规则绘制成“班级公约”,张贴在教室门旁边的墙壁上,每个孩子一进门就能看到,如图1。
图1:纯文字表示方式
出现问题:两周下来,幼儿的表现从起初的新鲜到漠视,关注这份“公约”的孩子越来越少。
重新审视:二轮访谈,儿童认为纯文字的“公约”他们不喜欢,他们更喜欢能看懂的图文式班级公约。这也印证了儿童的理解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多姿多彩的图画,对枯燥乏味的文字缺乏理解和遵守的兴趣。老师忽视了这一点!
查找症结:兴趣的缺乏是根本!以老师为主体绘制的班级公约,幼儿看不懂或不愿意看,更不会自觉管理自己的行为,这样的“公约”就失去了规范行为的作用,班级公约实施效果不理想,这样的班级公约对幼儿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我们必须以儿童为主体,重新制定一份幼儿专属的新的“班级公约”。
二、真创作
商议表决:集体通过解释、形象的说明,商定言简意赅的图文表达策略,具体、细致地表述“正确行为”。通过集体表决,提炼出六项具有归纳性和代表性问题的“班规”展示在“公约”上,即团结友爱、节约用水、问好与再见、送玩具回家、一个一个走、午休安静。
如何表征:班级公约如何表征,才能更好地提升幼儿遵守和履行的兴趣呢?我与幼儿一起展开了讨论,希望能通过新的表征和呈现方式,让所有幼儿看了“班级公约”便能明白,而且觉得有趣,愿意主动遵守,参与到自觉维护班级公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上来。通过讨论,幼儿都喜欢图画、卡通人物,于是,我提议请儿童用简笔画绘制卡通人物,将需要表达的班规呈现出来。
在教育中,从教学目标与内容出发,综合这一阶段学生的特点,设计出有针对性的竞赛活动,在吸引学生目光的同时将学生带入到活动中,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知识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并运用到实际中。这就是游戏教学的内涵。例如,在讲解语言的多样性知识点时,通过播放侯宝林相声《戏剧与方言》,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鼓励并引导学生自己创作小品,培养学生收集、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使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进入知识的殿堂,感受到地理就在身边,体会到学习地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儿童定制:大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绘画能力,且创新思维和想象力很强,于是我们委托幼儿全权承担“班级公约”的制定任务,组建多个合作小组,分配任务,协作分工,进行版面设计,大胆绘画创作,公约张贴展示……
孩子们创造出两种“班级公约”的呈现方式:
1.彩色文字与简单图片标志结合。
这种形式简单方便,文字体现不同字体、七彩颜色,图片可从网络收集打印,或从书籍中剪切,从广告纸中裁剪等,与文字一一对应选取,以简洁明了的标志说明公约中的内容,供儿童辅助理解,如图2。
图2:多彩文字与简单图片标志结合的呈现方式
②多彩文字与儿童画结合。
这种形式更加生动,富有童趣,儿童参与性更高。创意绘画与文字或相间排列,或互为对应排列,更加明了地阐述公约内涵,方便儿童阅读、理解。如图3,儿童形象生动地绘制出“小人、水龙头、闹钟、睡觉、玩具”等,邀请老师或家长对公约进行文字补充,这种“文字加图片”的表征形式惟妙惟肖,图文并茂,解决了之前纯文字表述的不足。
图3:多彩文字与儿童画结合的呈现方式
三、巧跟进
1.童手日记录——促“班级公约”落地开花。
如何让儿童专属定制的班级公约发挥实际效用?由纸上转化为儿童实际行动力?我们对公约的履行设计了一整套的监督跟踪措施,进行全程跟进、细化落实。如:班级设立公约执行记录、公约执行效果反馈记录和公约执行反思制度,借助档案袋形式,为每位幼儿准备一本公约履行成长袋,袋中包括精心设计的观察记录表和每日成长表,针对新公约中六项“班规”内容,以表格形式、星级(1-5星表示,5星最佳)记录当天某个幼儿完成的实际情况。(见下表)
“班级公约”逐日跟踪记录表
这一举措以幼儿为公约实施评价主体,教师鼓励、引导,帮助儿童客观公正地评价自我,支持儿童自主评价能力的发展。通过档案袋的跟踪记录,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们的表现都越来越好,幼儿都能严格履行公约中的内容,并监督其他幼儿履行。幼儿自我约束能力有所增强,在常规遵守和言行规范表现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善和提升。
2.童口话成长——促“班级环境”正态提升。
在“班级公约”的实施中,教师通过及时抓拍儿童典型表现,积极把控全局,引领公约有效实施。具体做法是:以视频或图片记录儿童履行公约优秀的和待改进的具体表现,可全面也可个案,可行为也可环境……随后召开品鉴会,幼儿当主评,采用“图片观摩、小视频回放、热点话题集中讨论、现场环境直观点评、个别行为及时提点、同伴互助正态引领”等形式,供幼儿观察评点、讨论优秀在哪里,从中进行正面激励。待改进的有哪些不足?需要怎么规避?通过儿童以自己的眼光分析同伴表现,提出大家认为有必要和可接受的调整策略。藉此为儿童参与评价创设机会,为全班积极履行公约引领方向,培植信心,为个别在约束行为方面有困难的儿童提供支持,实现及时,有效地把控儿童,促进班级形成良好氛围。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班级幼儿之间友爱互助,节约用水,相互问好,玩具使用后,都意识到需要将玩具放回到原来的位置,在合作友好的“送玩具回家”的过程中,相互讨论与交流,午休时保持安静整洁,儿童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变得越来越好,班级环境得到了优化,幼儿更乐于参与到幼儿园的学习活动中。
3.童眼善观察——促“社会能力”主动发展。
在班级公约动态的实施过程中,儿童有审议、提出改进、适时调整的权利,当班级中出现新问题,或某一方面大家都做得很好时,儿童可提出修改方案,对原公约进行增补,使公约永葆先进性。在此过程中,我们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分享与创意想象,并动手实践,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重新讨论、设计、制定某项新班规。在不断的交流与动手实践过程中,幼儿之间的分享、交流多了,他们会更加愿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且在履行和遵守的过程中,幼儿自我规范并监督他人,教师引导与激励,幼儿之间互相督促提醒,社会交往频率变多,提升了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与规则意识,强化了社会适应能力。
4.童心绘万家——促家园教育协同一致。
公约执行后期,我们发现仅在班级实行公约制,不易形成儿童规则意识和行为的一致性,于是,我们将此做法辐射到家庭中,鼓励家长和幼儿针对自己家庭的特殊情况,设计物品不乱放、桌面保持整洁、按时睡觉、孝敬长辈等相关内容,共同绘制亲子公约,并进行跟踪,记录执行情况,定期,不定期利用班级群、家长会、家园访谈等进行回访、展评,使家园教育相互配合,共同促进儿童形成行为规范的一致性、一贯性。
小结:实施过程中,大班幼儿对规则的理解更加深刻,日记录档案袋式自主五星评价,家园经常性的及时沟通与反馈,使幼儿对履行的效果更为关注,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支持下,他们愿意持续表现良好。这一举措较好地帮助幼儿形成了良好的道德修养与言行素质,强化了幼儿的规则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