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传播新形式——微传播
2018-10-15石颖
石颖
摘要:我国纪录片的整体发展水平较为有限,这与侧重内容创作、忽视传播建设的理念模式具有重要关联,近年来各种媒介平台的迅速崛起为纪录片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本文对微传播的定义和传播方式进行了特征分析,然后针对我国纪录片传播能力不足的现状进行了提升途径探讨,为纪录片的微传播提供创新思路。
关键词:纪录片;微传播;特征
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平台的快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沟通方式,也使各种信息资讯的传播完成外在途径与表现形式的重要转变,这类媒介平台不仅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群体,而且已经覆盖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扩展社会关系的同时能够积极营造热点话题,所以搭建起的“微传播”方式已经成为各个行业关注的重点之一。纪录片的受众群体和传播范围相对比较狭窄,但是通過各种社交媒介的宣传推广,往往会成为引起社会广泛讨论的热议话题,大大增强了纪录片的二次传播能力。
一、纪录片微传播的基本特征
微传播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方式,目前并未在学术界形成统一、严谨的定义,对其研究大多是以剖析社会现象的视角进行。部分学者从其外部表现形式进行了概念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当前人们对微传播的关注集中在其极具张力和价值的传播效果上,一些研究者也更倾向于从关系链和精确推送的角度剖析这种传播形式的关键内核。
(一)微传播的定义分析
微传播是近年来逐渐流行起来的新名词,与社会发展、信息传播具有重要关联,但本质上并不属于学术概念。有研究者将微传播描述为:“非职业化的传播人利用可复制的电子信息技术,以信息共享和自我实现为目的,向不特定人群传送信息的行为和过程。”这一定义从内容、媒介、实现过程以及受众对象等各个环节对微传播做出了解释,与部分定义中将微传播看作是微信或微博传播相比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1]。总而言之,微传播具有内容简单、易于操作、媒介微化的典型表现。
(二)关系传播
微传播是基于社交媒体而存在,信息传递是由社交背后形成的关系链展开,所以也是一种围绕人际关系产生的传播方式。微博的关注和微信的点赞行为都是对关系链之间的连接,只是具有亲缘关系和兴趣偏好两个不同侧面。微传播建立起的关系链在网络技术和媒体平台的共同作用下会被层层传递,从而形成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局面。一部纪录片可能以往没有多少人关注,但是经过“微博大V”或其他具有社会号召力人士的转发推荐,那么这部纪录片就会以此为圆心不断扩散,传播力量难以估计。
(三)精确传播
微传播中大量受众主动关注、订阅相关内容,这种定制化行为基于用户喜好产生,能达到用户与信息的高度匹配,所以纪录片的传播也更加精准有效。传统电视媒体时代,任何节目、资讯都是无差别投放传播,究竟哪部分观众是纪录片爱好者,具体又喜欢什么题材、什么风格都无法准确知晓。即使视频网站迅速崛起的阶段,面对海量信息人们也会出现选择困难的情况。但是微传播依托大数据优势,能够精确抓取用户偏好数据,主动向用户推送纪录片相关信息,是一种及时有效的传播方式。
二、纪录片微传播的提升途径
利用微传播实现纪录片的突破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选择,而如何进一步发挥微传播优势、扩大纪录片影响范围成为这二者融合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强化纪录片整体发展市场培育和微传播渠道构建是提升纪录片微传播的关键所在,加强纪录片质量把控则是应对当前发展形势的重要前提。
(一)强调纪录片的原创性和创新性
网络时代使得人们每天或主动或被动接受大量信息的冲击影响,如何获取信息、什么时候可以接受到信息早已不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快速化、碎片式的阅读方式转变,使得受众更加关心信息的质量和内涵。在此背景下,纪录片要想实现现有受众的维护和新受众的开发,必须以提升纪录片整体水平和质量为前提。纪录片制作者一方面要保证纪录片的原创性,使其达到文学与艺术的高度,另一方面要在创作方式、作品视角、展现形式上作出创新探索,以提高受众的接受意愿和传播热情。
(二)培育良好的纪录片发展市场
纪录片传播只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环节,既与其他工作共同构成纪录片生态系统,又会受到其他环节的明显制约,所以提升纪录片微传播的实际效果,应当将视角放在整个纪录片发展市场之中[2]。首先要对我国纪录片内容库进行不断充实,要将纪录片的生产与引进工作同步置于重要位置,拓宽纪录片的选择余地。其次,要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经营方式,帮助纪录片形成立体化产业形态,“使优秀纪录片有传播空间,使出色的传播渠道有高质量作品可传”,进而实现微传播与纪录片的协同发展。
(三)强化纪录片微传播的渠道建设
微传播为纪录片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条件,而实现这种传播价值必须以建立完整的传播渠道为基础。在多元开放的媒体环境下,要有专业人员利用媒体平台进行纪录片传播推送,他们不仅要具备熟练应用平台空间的操作能力,还要对纪录片知识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和把握,从而以更敏锐的目光、更独特的视角实现纪录片的微传播。此外,除了当下较为流行的微博、微信平台以外,应当对其他社交媒体给予足够关注,积极拓宽传播渠道,提高纪录片受众范围持续扩大的可能性。
三、结语
当前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媒介平台构成的微传播,已经成为社会各方广泛关注的高效传播工具,其强大的传播力量和深远持久的传播影响形成了传统传播方式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微传播不仅有效地打破了讯息发出者与接受者之间的严格界限,也在关系链和精准推送的基础上实现了二度、三度影响力的突破。我国纪录片如果能在自身水平提升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微传播的独特优势,也必然会形成新的传播局面。
参考文献:
[1]苗阳.试论纪录片的“微传播”[D].暨南大学,2014.
[2]谭天,苗阳.“微传播”:纪录片传播的新阶段[J].新闻与写作,2014 (5):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