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对新闻价值的判定及发展方向研究
2018-10-15王卓哲
王卓哲
摘 要:新媒体时代,拼的是“两个意”——立意+新意,竞争力和影响力成为判断媒体是否走得长远的关键因素,传统媒体在对新闻价值主体的判定上发生着角色转变。随着受众在新闻价值判定主体上发挥越来越重的作用,传统媒体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造成了新闻要素的放大、传统媒体对自媒体的依赖。作为应对,传统媒体应满足受众的真实需求,反对过度娱乐,深入新闻解读。
关键词:新闻价值;传统媒体;策略
如今,智能手机和4G移动数据的广泛应用,让人们获取新闻资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和PC端。而很多资讯客户端通过技术手段,为用户提供“心头所好”,摒弃了过去传统媒体“我播你看”的形式,造成了新闻价值判定主体的角色转变。新闻是否有价值,以受众决定,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运作将产生深远影响。
1 新闻价值判定主体的角色由媒体转变为受众
长久以来,新闻价值的判定主体始终是新闻信息的发布者——媒体自身,媒体人员代替受众去发现、挖掘新闻资讯,再通过他们对事情价值的判断,最后以电视、广播、报刊等形式呈现在受众面前。换句话说,新闻是否具有价值,媒体的决定才是主导,受众一般都处于被动接受地位。
对于新闻价值的判定,学者们主要分两派:一派是以事件本身要素的判定,认为新闻价值是“一个事实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特殊素质和各种素质的综合”或是“新闻工作者以衡量客观事实是否构成新闻的标准”。另一派是以与受众的关系来判定,如李良荣等人认为,新闻价值是能够构成新闻的事实所含有的引起人们共同兴趣的素质;张宗厚、陈祖声认为,新闻价值是构成新闻的事实,和材料本身具有的能够满足社会对新闻需要的素质。
国内学者陈力丹将上述两种倾向做了整合,新闻价值与受众对新闻事件的感知密切相关。他指出,与受众利益越相关的事实越有新闻价值,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兴趣、教育背景、经验等)越近越具有新闻价值,著名人物身上发生的事实更具有新闻价值,冲突性越大的事实越具有新闻价值。②总之,对新闻价值的判定,受众需求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进入新媒体时代,今日头条、微博等资讯客户端的渗入,传统媒体在新闻价值判定的主动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挑战。
新媒体时代的特征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资讯的发布者,他们不一定有深厚的专业素养,有对新闻价值的深刻认识,但只要他认为有价值就可以选择阅读和传播。同时,新闻资讯客户端也会通过传统媒体及网络整合资源,根据系统定位和大数据分析,为用户精准推送感兴趣的咨询内容。他们虽缺少采访行为,缺乏原创,但就是迎合了受众的需要,就是这样一个定位:你喜欢的,才是有新闻价值的。这里可以得出,受众的偏好决定了新闻价值的取舍。
2 新闻价值主体变化对传统媒体的影响
新闻价值有五要素,包括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一篇新闻稿件里,一般需要两个以上的价值要素。
新闻价值的判定权转移到受众,满足受众的同时,增加了新闻的接近性,但根据受众喜好来实现新闻推送,比如在标题上大做文章,内容与标题大相径庭,一定程度上会导致需求误判。这种误判现象在传统媒体中也较为普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新闻要素的放大
新媒体时代,门户网站和新闻资讯端的推送内容大都以娱乐八卦、社会热点事件为主,时政新闻虽也在重要位置,但标题严肃不吸引人,影响着传统媒体对新闻的取舍。由此可见,新闻价值五要素的趣味性逐渐被放大,人们的猎奇和偷窥心理在得到满足的同时,也继续推动着社会对这种趣味性信息的传播。
传统媒体的新闻运作为了迎合这一特点,出现了追逐热点、无限放大娱乐性的倾向,导致了恶性循环。以电视媒体为例,为了搏得更多收视率,他们止步于时政新闻上推陈出新,而是花更多心思在民生新闻、娱乐新闻上,特别突出的现象是综艺节目的“节节高升”,占据了多家电视台的半壁江山。为了“讨好”观众,从国外买版权、翻版拍摄,甚至突破底线,运用设计好的剧本和台词,只为更具戏剧性。在收视率的激发下,相似的节目愈演愈烈,题材匮乏问题日益凸显,整体上拉低了内容品质,不仅观众逐渐不买账,舆论的导向也会让传统媒体失去本有的地位。
2.2传统媒体对自媒体的依赖
自媒体发布信息时效性快,几乎可以与现场进行同步,这种传播形式严重冲击着传统媒体发布信息的节奏。为在节奏上不至于落后,传统媒体的发声越来越基于自媒体的信息发布。
2.2.1新闻线索的依赖
传统媒体在选题时,很多记者编辑第一反应是去微博、门户网站热点搜索排名上去找寻。网络上哪些内容点击量高,传统媒体素材就从那里下手,不管這个新闻是否具有价值,失去了主流媒体对选题、立意等系列问题的规划与挖掘。
2.2.2舆论导向的依赖
很多新闻本身不具有重大新闻价值,但是经自媒体的恶意炒作和传播,舆论导向明显偏向,不明所以的广大“吃瓜群众”便兴致勃勃加入到口诛笔伐中。在这种形势下,没价值的报道都变得有价值了。在这基础上,传统媒体开始取其所长,深入报道。
2.2.3自满现状的依赖
传统媒体的声音应代表主流媒体的方向,具有权威性、严肃性。但是遇到自媒体,却变得唯唯诺诺、畏手畏脚。对同一件具有影响力的时间,微博、朋友圈已经疯传,但是传统媒体却故作姿态,只字未提,在本应该站出发声的时候选择了沉默。这样的态势只会在受众心里种下自媒体传播才是引领社会主流的苗子,而传统媒体已变得不再重要。
总的来说,新闻价值主体转为受众群体后,对传统媒体的影响是巨大的。不可否认,自媒体在满足受众需求时做到了出色,但也因为它的人员构成不专业,造成对新闻价值判定呈现浅表化、低俗化。但是,与时俱进的新闻报道所散发的强大生命力是未来传统媒体的趋势。
3 传统媒体的担当与新作为
虽然实时、高效传播的自媒体实现了资讯内容的“按需分配”,但毕竟传统媒体与它们的传播介质不同,其属性功能不同,受众的使用场景也不同,因此,传统媒体应抱着借鉴和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展开其在新闻价值上的新作为。
3.1追求接近性,满足受众真实需求
新媒体时代,人们追求的讯息是快速、简洁的,如果在这过程中增加美的享受,那受众也是十分喜闻乐见的。
因此,从2014年,自媒体上多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短视频,他们一般以3-5分钟时长为限,突出代表有微信公众号一条、二更,移动客户端软件美拍、快手等生活类短视频。这种快节奏的趋势不断演变,到如今拍摄视频限制在秒单位的秒拍、抖音软件的出现,完全迎合了受众追求美的视觉享受。传统媒体所要做的,是丢弃那些古董级的摄影设备、增加现金技术、美化解说语言,以新形象、新姿态呈现传统媒体独特的优势。
除了大家对美的追求外,与自己相关的身边事,也易引起人们的围观、传播。近年来,网民自发的众筹活动,因朋友一传十、十传百效应,迅速引起广泛效应,有的众筹平台一天能筹集百万善款,这是传统媒体望尘莫及的。事实上,帮助困难群体、解决困难问题的报道在传统媒体上也是经常可见,但筹款效果远不如自媒体效果。对此,传统媒体应该多方渠道进行官方报道,相互促进才能扩大影响力。去年,笔者所在的报社针对烟台果农销不出去的求助情况进行了应急报道,结合自身的报纸、PC端网页和移动app,三方渠道报道此事,鼓励全国各地人民尽自之力帮助农民,一时间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成功地化解了果农的生存问题。
3.2反对过度娱乐,不放弃严谨把关
娛乐是大众传媒的重要功能之一,随着我国媒体的逐步发展,呈现出过度娱乐化现象。顾名思义,过度娱乐化就是超过了度和临近值,该严肃正式的场面却用了不适当的形式。
关于过度娱乐化,有人认为这是混淆收视率与收视质量的界限。快感过度之时,伴随而来的往往是精神反思能力的衰减。③举个例子,主持人谢楠在微博缅怀刚去世的外婆,然而百度网页推荐的都是他丈夫吴京的黑白照。此举不仅激发了网友的愤怒,而且把对媒体的监管又被搬到了台面。
自媒体的管理漏洞给传统媒体提了一个醒,凡是新闻的报道和传播都应有一条明确的界限,按照专业的规范和准则来执行,监管部门也应严格把关,出具有效的监管方案来遏制住自媒体的过度娱乐化。
3.3注重新闻解读,坚持做深度报道
自媒体传播信息速度快,但往往只会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而且多渠道层层传播,加工剪切,极易导致内容失真。
相比较,传统媒体在新闻发布都会有严格的事先审批流程,虽然时效性较差,但是更具有威严性。当今的新闻竞争,已由时效竞争转化为深度报道的竞争,在传播中做到深入、深度,只有不断挖掘表面背后的内容,才能看到实质。而传统媒体,它的专业性和严谨性,是根据自己真本事,追本溯源、还原真相、传递道理,让人们从认识上去思考“为什么”和“怎么做”。这种基于深度追踪和评论建立起来的媒体公信力,始终是传统媒体应对自媒体的竞争利器。
受众是需要深度报道的内容的,从新浪、腾讯等各大门户网站开辟深度报道板块、评论性文章在点击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网友评论也倾向深度化可以看出。他们的报道质量并不逊色于传统媒体,还实现了与读者的互动,如果传统媒体仍然自缚手脚、拱手退出,那么在激励的竞争中终将会被淘汰。
参考文献
[1] 罗安余,论受众需求与新闻价值的实现[D].暨南大学,2000.
[2] 陈力丹,新闻理论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33
[3] 仲呈祥,过度娱乐化,当休[J].《人民日报》.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