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西北回族茶文化

2018-10-15曹丽娟

炎黄地理 2018年6期
关键词:西北地区浅析

曹丽娟

摘 要:西北回族在长期经营茶叶贸易的过程中,逐渐认识了茶的功能,并结合饮食结构,养成了饮茶的习俗,进而形成了独居特色的回族茶文化。

关键词:西北地区;回族茶文化;浅析

唐朝陆羽自成一套的茶学、茶艺、茶道思想,及其所著《茶经》,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理论基础,进而形成了高雅的茶文化,并随着丝绸之路、唐蕃古道,逐渐从中原地区向四周传播,受中原的影响,我国西北地区饮茶也日益成为回族群众的日常必需。

1 西北地区回族茶文化的形成

西北地区是中国最早开展茶叶贸易的地区,据史家考证,早在北宋熙宁年间,当时的熙河经略安抚使王韶,首先提出茶马互易之法,他认为北方契丹和西北西夏都产有宋朝所缺的“善马”,而北方草原地区游牧民族所缺的是茶,以茶易马,利于双方。据统计,当时仅通过熙河一地运往西北宁夏、新疆等地区的茶叶就达600万斤,后来茶马贸易又扩大到私商交易,南宋时有不少湖南四川茶商,将茶“私贩入北境”,利获“数倍”。明代初年,为了抚慰西北的吐蕃为主的少数民族,羁制离心偏向,明朝廷以茶叶为武器,在西北边地执行“茶马互市"政策,先后在河州、西宁、甘州、秦州设立诸茶马司,以作为在西北地区获取战马的主要场所,茶马互市由中央政府直接控制。茶马司的设置在后来的历史中多有变化,但至万历年间有河、洮、岷、甘、西宁、庄浪等6个茶马司(图一),后來又将岷州茶马司并入河州茶马司,其中河州、洮州、甘州、西宁4茶马司设置时间最长,终明之世没有多大变化。

在这“茶马互市”的贸易大潮中,各民族商人都跻身其中,大显身手,善于经商的西北回族的商贾也不例外。洪武末年,陕西行都司奏:“回回可古司于宁夏市马,请官市之,以资边用,上从之,命有司偿其直”(《明太宗实录》卷12下),这次交易以绢、布互换。明永乐元年(1403)10月,帝闻哈密安克帖木儿遣人贡马,敕甘肃总兵官左都督宋晨日:“凡进贡回回有马欲卖者,听于陕西从便交易,须约束军民勿侵扰之”(《明太宗实录》卷二十四)。明永乐皇帝的圣旨为回族商贾提供了最权威的法律保障,也为他们提供了比较良好的经商环境。西北地区的回族商贾和其它各族商贾一道,充分发挥他们所居住的地理优势和物产优势,到牧区收购良马,至内地换取茶叶等日用品,往返贩买,牟取利润(图二)。

以回族为主的各族商人和脚户,在长期的经营茶叶贸易过程中,掌握了茶叶提神、解乏、醒脑的特性。同时西北地区大部分地方处于中国的干旱地带,气候干燥,风沙较大,如此这般的生存环境,促使西北回族必定要选择可以清热去火、明目利尿、生津解渴的天然饮料—茶。加之西北回族喜食牛羊肉等生活习性,饮茶有助于牛羊肉食物的消化,能有效降低血脂和胆固醇。上述因素之间的共同作用,使得西北回族成为茶叶消费的主力军,最终促成了西北回族茶文化的形成。

2 西北地区回族饮茶的种类和饮茶器具

西北回族因所处的环境、气候和季节不同,喝茶人的体质不同以及爱好不同,茶的喝法也不同,饮茶者围绕一个“喝”字,各显其能,创造出了适应各自的饮料对象、饮茶习惯和饮茶器具,主要有以下几种:

2.1热性茶。居住在西北地区那些海拔高,气候寒冷地方的回族,食物以小麦、青稞、豆类、马铃薯等为主食,以牛肉、羊肉为副食,一年四季缺少蔬菜,其茶料的选择往往趋向于热性茶,如四川的“茯砖茶”、云南的“普洱茶”和“沱茶”等,这类茶具有驱寒暖胃、提神醒脑、减脂和降血压的功效,长期以来是西北回族群众冬季取暖消食的饮品之一。

饮用热性茶主要采用煮饮方法,故称“熬茶”,一般将茶叶放在粗陶茶罐或铜、铝壶内加水放在灶火门或火盆里烧开,叫“燎茶”或“炖茶”。居住于甘肃陇中及宁夏南部山区的回族群众喜欢饮用的罐罐茶(图三),就是采用这种方法饮茶的典型例子。冬日里,全家人聚在一起,在铁皮炉上熬罐罐茶,一边喝着茶水,一边聊天,真是喜气洋洋,其乐融融。

2.2凉性茶。居住在西北地区一些海拔较低,气候也不太严寒的回族,以小麦、大米为主食,副食除牛、羊肉外还加多种蔬菜的回族群众,他们茶料的选择趋于凉性,主要是各种细茶类,如绿茶和铁观音等,这些茶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减少肉食的膻腻气味,起到清洁口腔,清新爽口的作用。饮用凉性细茶主要采要沏饮的方法,故又称“沏茶”,是西北地区大多数回族普遍饮茶的方式。

2.3保健茶。在茶中加放桂圆、冰糖、红枣、拘祀子、芝麻、杏干、葡萄干等众多富有营养的辅料,具有强身健体的功效。如桂圆补气,冰糖益肝,拘祀活血,杏干帮助消化,常用这种饮料,不但可以沁心提神、补给营养、还能防治一些疾病,保健茶中最具特色的要算是西北地区的“八宝盖碗茶”(图四)。

盖碗茶,俗称“三炮台碗子”,由茶碗、碗盖、衬碟三部分的瓷器组成,形同三座炮台,因而命名。三炮台茶具讲究美观,上绘龙凤呈祥或皓月当空花纹,给人以安详喜气的感觉。茶叶大多用春尖、细毛尖茶、沱茶、陕青茶、普洱茶,加放的辅料因地而宜,大同小异。“三炮台碗子”沏茶讲究甚多,临夏人形容为“牡丹花的开水”,随开随添。

2.4麦茶。在青海、甘肃等广大农村,至本世纪五十年代初,还遗留有以麦代茶的习惯,即把小麦炒焦捣碎,饮用时,熬煮片刻,适当加放青盐即可,成为既有茶的色泽,又有香味的饮料,这种饮料一般称之为“麦茶”。大多数回族农户不但自己日常饮用“麦茶”,而且用以待客,天长日久,既便是有了真正的茶,口语中也称为“麦茶”(图五),可见其饮用历史之久及普及程度之广。这是因为以前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对居住在西北各地收入较低的回族群众,尤其是农民更是无法承担饮茶这笔消费的,所以只有以麦代茶。近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西北地区回族对茶的要求是步步升级,饮用“麦茶”已成为历史。

3 西北地区回族饮茶文化的体现

西北地区回族的茶文化内容丰富,颇具特色,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茶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体现。饮茶的生活化及其在西北回族人民饮食中的地位,使他们对茶产生了无比的崇尚和厚爱。“吃的是罢了,着巴喝些哩”!(着巴:方言,意为着重、主要)这句流传于甘、青各地的临夏口头禅,真实地道出了当地人对茶的深情厚意。西北地区回族特别讲究每天清晨饮茶,把饮茶称作“刮碗子”,“刮碗子”时要用左手擎着托盘,送至面前,右手大拇指和二拇指抓住盖顶向后掠去茶叶,第四指卡住盖口,“刮”一下,喝一下。不会“刮”就等于不会喝茶,喝茶时要轻轻呷饮,要慢慢品尝,讲究双手并用,形象地概括了喝盖碗茶的精髓。

第二,待客添茶,注重随喝随添,不能等喝完再添,频繁的添茶,一方面可最大限度地显示主人待客的殷勤礼貌,另一方面又可使碗中茶水长时间的保持一定的浓度,盖碗茶的饮茶文化艺术最能体现西北回族的茶文化。

第三,茶文化在礼仪中的体现。西北回族的礼仪活动,都离不开茶。按这里的习惯,亲戚间往来、小辈向长辈赠送礼品,必须要有茶;朋友间交往,若是知心好友,也要互相馈赠茶;人与人之间为某些利害关系发生矛盾失了理,上门陪礼道谦,必须以茶为主要礼物,过去地方社团组织拜见或接送官员时,拉羊上门之外,茶是不可少的。茶本身的经济价值并不比其它物品高,可是茶一旦成为社交场上的礼仪赠品,其所承载的尊敬、爱戴之情,远远超过了本身价值。茶俗的礼仪化还外延至社交活动的另一侧面。当地请客吃饭,不直言“吃饭”,却说“喝个茶”;向出门人、朝觑者、有困难的亲友赠送钱钞,也不说你用这些钱办什么事,而说“喝个茶”。看来“喝茶”这一极为平常的生活行为,在西北回族人民的观念中,似乎包涵了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文明。与人际交往中互相馈赠的其它昂贵礼品相比,以茶为礼的习俗具有朴实大方、庄重高雅的特点,值得大力提倡。

第四、茶文化在民謠中的体现。西北回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谚、民谣、民歌,这些都是西北回族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从侧面反映了西北回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与茶结下的不解之缘。

第一类是反映喝茶在西北回族生活中的重要性的。如一首“花儿”唱到:“柳树影子不歇凉,要打个清凉的伞哩;宁可三天不吃粮,没茶喝精神儿短哩;花儿俊不过苍莲,茶里头香不过盖碗。”再如一首“花儿”:“清茶不喝了奶茶喝,渴死了凉水哈不要喝,你心里有话了我哈说,亏死了旁人哈不要说。”类似这样的“花儿”还有很多,它们以独道的西北方言,饱含深情的句子,极富形象的比喻,唱出了西北回族群众对于茶的喜爱。一些茶谚还反映了西北回族与饮茶的紧密关系,如:“不管有钱没钱,先刮三响盖碗”,“吃的是罢了,着巴喝些哩”,“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断茶饭”。可以说,西北回族与茶有着深厚的感情,似乎茶就是生命中的一部分。

第二类是反映喝茶对人体益处的。如“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暖茶一盅,提神去痛,一日三盅,雷打不动”。还有“回回老人寿数长,早起礼拜喝茶汤”,“饭后一碗,闲了医药家”,“一天不喝浑身乏,两天不喝眼发花,三天不喝把病加”。这些茶谚是西北回族人民对长期生活的体验,告诉我们喝茶对人体的益处,提醒人们要坚持喝茶。

第三类是反映茶饮的色香的。如“核桃仁柿饼大红枣,谁不夸咱回回茶味道好”,“金茶银茶甘露茶,比不上咱回回的盖碗茶”,还有“云南的茶叶六盘山的水,谁不夸咱回回茶色香美”等谚语和一首“花儿”唱道:“十三省家什都来找遍,找不上菊花碗了,清茶熬成牛血了,茶叶儿熬成个纸了”。这首轻快的“花儿”既反映了喝茶用的器具,又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茶的颜色、形态,真可谓描述得入木三分了。

参考文献

[1] 臧嵘《草原上的茶文化》,载《文史知识》,2002年7月13日

猜你喜欢

西北地区浅析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西北地区投资环境评价分析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析测量不确定度及评定
浅析市政道路软基处理技术
浅析维吾尔语表可能语气词
寒露
《项脊轩志》细节的秘妙浅析
我国西北五省与哈萨克斯坦产业互补性分析
西北地区社区矫正现状调查与模式研究
西北地区商业模式设计与实施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