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奇幻的思维之旅
2018-10-15聂闻
聂闻
观看图片,根据提示进行作文:
这是一条活着的鱼还是已经死去的鱼?如果它已经死去,为什么要做出这样一个“死”不瞑目的姿态?它来自古代还是现代?又是来自哪里?经历过什么?看过什么?它牵挂着什么?只有它一条吗?…… 如果它是一条活的鱼呢?又会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放飞你的想象,一个精彩奇幻的故事,就会出现在你的笔下。
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这是今年“新作文杯”现场作文大赛的题目。
我为什么要出一道这样的作文题?
几年前,家里的小鱼缸里养了两条小金鱼,它们快乐地生活了好久。一天,我给金鱼换水时,不小心把一条鱼倒进了马桶,冲走了。几天后,留在鱼缸里的那条鱼,居然死掉了。奇怪的是,这条已经死去的鱼儿,没有肚皮朝天,而是依然保持了活着时游动的姿态,如果不是它的一动不动,都误以为它还活着。这条鱼的死,本就有些意外,而它死后,又保持了这样的一种姿态,给我一种深深的震撼。人类离开这个世界时,如果有什么未了之事,有什么事放心不下,有什么牵挂之处,会死不瞑目。鱼死,是不会闭眼睛的,但它这样的姿态,是否为死不瞑目的体现?如果是,那让它死不瞑目的事情是什么呢?是和它一起生活了很久的那条鱼吗?它在追忆有伴相陪的快乐时光吗?它孤独了?伤心了?……虽然,事隔多年,但那一幕场景及引发我的联想并未从我记忆中消失。
如果只是将思路局限于此,很明显,这样一道现场作文的竞赛题,是极其不合格的。为了打开孩子们的写作思路,写出真正具有比拼性、竞争性的现场作文,我做了这样的提示:它来自古代还是现代?它来自哪里?……
因为,通过这样一幅图,我想借用时空转换,调动孩子们的阅读积累,开启这次作文之旅。
如何利用时空转换,打开孩子们的思维呢?
如果从时间角度来打开思维,可以这样来想:它可能来自尧舜禹,来自春秋战国时期,也可能是来自秦、汉、魏晋、唐、宋、元、明、清,这是古代,还有现代呢,还有未来呢……
如果从空间角度来打开思维,可以想:这条鱼可能来自黄河,来自长江,来自北海、黄海、渤海、东海、南海,来自罗布泊、青海湖、天池、洞庭湖……它可以来自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可以来自恒河流域、两河流域、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它还可以来自珠穆朗玛峰、撒哈拉大沙漠等曾经有水的地方。
如果从民间传说的角度打开思维,可以这样想:这条鱼是女娲临水自顾时那池水里的鱼,可以是水神工共的水族之一,可以是大禹治水时的一条鱼,可以鲤鱼跳龙门中的一条,可以是《哪吒闹海》中的一条鱼,可以是《白蛇传》中水漫金山时的一条鱼,可以是《大鱼海棠》中的一条鱼……只要是和水有关的神话故事,民间传说,都可以加入这条鱼的身影。
如果是从历史名人的角度来打开思维,可以这样来想:这条鱼可以是孔子临川而叹“逝者如斯夫”时那条河的一条鱼,可以是庄子与惠子智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时的一条鱼,可以是庄子向河监侯求粮时讲的车辙之中的那条鱼,可以是“北冥有鱼”里的鱼,可以是“饮马黄河,问鼎中原”里的一条鱼,可以是王祥卧冰求鲤时的一条鱼,可以是柳宗元“独钓寒江雪”或是《小石潭记》里的一条鱼,可以是苏轼夜游赤壁时江里的一条鱼……
如果从古诗文的角度来打开思维,可以是“胜日寻芳泗水滨”时的一条鱼,可以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一条鱼,可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一条鱼,可以是“两岸青山相对出,一片孤帆日边来”中的一条鱼,可以是“唯见长江天际流”时的一条鱼,可以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的一条鱼,可以是“桃花流水鳜鱼肥”中的一条鱼,也可以是“大江东去浪淘尽”中的一条鱼,还可以是“铁马冰河入梦来”中的一条鱼……
如果写作者真能把思维拓得这么宽,写出一个“奇幻而精彩的故事”,那应该就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了,也就实现了我想要的“时空转化”进入作文的目的。
(扫一扫封底二维码,添加新作文微信公众号,即可欣赏本次现场作文大赛中的優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