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校园贷现状分析及防范对策研究

2018-10-15李超董大威陈武

青年时代 2018年21期
关键词:校园贷大学生

李超 董大威 陈武

摘 要:随着网络经济时代的到来,网络借贷平台产生,但实际中一些针对大学生群体的不良网络借贷平台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和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等手段,诱导学生过度消费,使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主要分析了校园贷的现状,阐述了其存在的问题、带来的危害,并提出了解决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贷;防范建议

2016年3月,某学生通过本人平台贷款和盗用其它同学的学生信息的方式进行网络贷款,从各个金融平台获得 60 余万的无抵押贷款,最终学生因无力偿还贷款无奈之下选择跳楼自杀,引起了社会对校园贷的关注。随着媒体的深入报导,更多校园贷恶性事件进入到大家的视野,“骗贷、裸条借贷、借贷命案”等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稳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值得每一位高校学生工作人员的深思。

一、校园贷的定性问题

校园贷是指一些网络贷款平台利用学生的基本信息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以收取利息为主的信用贷款业务。但在实际中,一些不良的网络贷款平台采取无抵押、分期消费、低廉的手续费等条件,诱导大学生过度消费,甚至掉入高利贷陷阱,侵犯学生权益,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一)贷款用途不够理性

据有关机构调查大学生校园贷贷款用途的结果显示,53%的大学生贷款用于购物(化妆品、衣服、电子产品等),13%用于学习(考研、考试或培训需要),10%用于创业,7%用于交际。数据表明,一半以上大学生贷款用于购物,这也显示出大学生消费观的不合理。

(二)分期贷款模式普遍

校园贷产品服务,除了传统的现金贷外,还有消费分期模式。根据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大约有七成的学生可以接受分期消费模式,近三成的学生不认可这种模式,同时还有近五成的学生已经进行过分期消费。从这个调查我们可以看出校园贷在校园存在有比较广泛的市场。很多的贷款平台就和一些经销商合作,和消费品进行绑定,有贷款平台提供贷款,经销商发货给大学生,再由大学生分期给支付平台付款。贷款平台从中赚取高额的利息和不菲的手续费用,很多大学生在不知不觉间被迷惑。

(三)不良贷款平台不实宣传,间接促使學生参与校园贷

不良贷款平台以贷款门槛低为优点大力宣传,但是,这些平台在最终学生需要还款的计算方式上前期不给学生讲清楚,自己在计算的时候采用特殊手段,而很多的学生却看不明白这些计算方式,最终导致很多的学生在还款数额与借款数额相差甚大,支付高额的利息。例如,湖北一名大学生贷款为购买苹果手机等消费,在网上进行贷款,随后不断找其他小贷公司贷款还债,其最终欠下多家公司贷款约70万元,而原始金额仅有三万。

二、校园贷盛行的原因

校园贷之所以在各大高校盛行,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四点原因:

一是目前校园贷款体系不完善。贷款要求少,不需要提供复杂的证明材料。大多数分期贷款平台仅要求学生提供学生证和银行卡信息,无需收入证明等资料。贷款催缴方式也不可思议,常常通过非法途径对学生进行骚扰、威逼、恐吓、拘禁等极端手段,强迫学生打工、拆东墙补西墙、问父母等方式还款,可以说,一些手段已经涉嫌违法,违背了法律规定。

二是贷款公司社会责任意识不强,追求利益至上。一些贷款平台对偿还能力完全不予审核,鼓励大学生购买“力所不能及”的产品或借贷完全与自己偿还能力不符的金额,助长了大学生不合理的消费观,容易在贷款银行低利率、放款快等宣传误导下,掉入陷阱无法自拔。

三是对网络贷款平台监督滞后,相关法律法规缺失,对平台的审核、监管、整治操作起来困难、力度不够。随着经济发展,“互联网+”给大众生活带来许多方便,但也产生了许多监管漏洞,造成网络贷款乱象丛生。

四是对大学生的网络贷款行为,高校对潜在的风险、不良的形势、出现的苗头没有及时研判,教育引导宣传不够及时,学生工作细致程度有待加强。

三、大学生校园贷带来的问题

大学生通过网络贷款满足了一部分学生的需要,但是更多的是满足了很多学生的虚荣心理的需要,随后带来的很多家庭、社会、校园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

(一)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使大学生形成爱慕虚荣的习惯

大学生很多的学生心理状态已经成熟,但是但大学生却没有经济来源,没有收入的同时又需要大额的支出,很多学生在大学有攀比的心理。借贷平台的低门槛宣传,促使一部分学生开始使用这一平台,促使大学生形成不良的消费习惯。

(二)校园贷给学生家庭带来影响

一旦大学生在贷款平台上借款之后无力偿还,最终还是要靠学生的家庭来解决问题,由此给学生的家庭带来很大的负担。也有些孩子在重压之下,没有解决方法,又无脸面见父母,只能以结束生命这种惨烈的形式收尾。

(三)校园贷给校园安全稳定带来安全隐患

不良贷款平台带来的高额的费用,很多的学生无法还款,又不敢跟家人说,很多学生就开始走上错误的道路,最终形成的后果就是给大学校园的安全稳定带来极大的隐患。

四、校园贷风险防范建议

(一)社会层面

1.制定详细的校园贷款方面的法律法规

一是通过立法的形式严格网络贷款平台的准入机制,对于参与网络贷款的平台进行严格的审查机制,凡是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的网络平台一律禁止入网,一旦发现虚假宣传一律给予相应的法律处罚,净化网络环境,从源头上遏制恶性校园贷。二是可以建立担保人制度。对于学生因创业需要一些较大额度的贷款,平台可要求学生家长或者院校提供担保,一方面使家长或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学生贷款情况,为其把关;另一方面也能保证最终贷款可以按时偿还。

2.加强平台对大学生身份审核要求,严格审核流程

贷款平台对大学生身份的审查犹如摆设,审核流程不够严密,造成其他学生无缘无故地背负贷款,平台的款项又不能及时收回,资金安全无法保证。

(二)学校方面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

高校要高度重视校园不良贷款的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将其作为学校重点工作任务安排部署。明确排查、教育、防范等工作思路,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形成完善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体系。

2.加强教育引导,提高思想认识

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以高校学生工作队伍为主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思想教育工作的阵地,在班会、微博、展板等多途径的宣传理性的消费观念。同时思想教育要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相结合,对于家庭确实贫困的学生我们要通过学校的有效途径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比如大学生助学贷款等。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消费观念,杜绝不良消费习惯。

3.丰富调查手段,摸清校园贷情况

采用当面咨询、私下了解、书面汇报、家校联系等多种方式,依托学生工作干部,将家庭、学校、社会有机结合,全面进行摸排,详细了解目前学生贷款情况,营造全社会共同防范和教育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袁媛,大学生校园贷的危害及应对策略[J].经贸实践,2017(22):126

[2]胥青.校园贷的风险防范与教育引导机制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7,(16).

[3]张乾懿,薛璐璐,曲亚囡.大学生校园贷法律风险与防范对策研究[J].长江丛刊,2017,(34).

猜你喜欢

校园贷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用法律红线整治不良“校园网贷”
从众心理对大学生“校园贷”的影响浅析
厘清“校园贷”潜在风险:大学生当心跌入人生陷阱
大二学生被“校园贷”夺命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