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性支持通气对心肺脑复苏患者复苏及生存质量影响

2018-10-15费东生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心源性心肺适应性

刘 浩, 费东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心脏骤停是严重的疾病征象,通过早期电除颤治疗能够获得良好效果;但在发生心脏骤停的同时,会伴随自主呼吸停止,引起患者脑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丧失,影响患者预后[1]。基本生命支持和高级生命支持的有效衔接是抢救工作的中心内容之一[2]。生命支持的核心内容是以最快的速度帮助患者建立呼吸、循环等,为后续治疗和生命体征恢复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基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给予需行心肺脑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适应性支持通气治疗,临床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入传统呼吸模式组和适应性支持通气组,每组各30例患者。传统呼吸模式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4~67岁,平均年龄(59.34±2.45)岁;心源性23例,非心源性7例;发病至行心肺脑复苏时间3~14 min,平均(7.12±1.09)min。适应性支持通气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5~65岁,平均年龄(58.50±2.82)岁;心源性21例,非心源性9例;发病至行心肺脑复苏时间2~15 min,平均(7.64±1.23)min。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传统呼吸模式组:潮气量10 ml/kg,呼吸频率15次/min,吸呼比1∶1.5,吸入氧浓度45%~60%,呼气末正压通气5 cmH2O(1 cmH2O=0.098 kPa)[3]。适应性支持通气组:通气百分比110%,吸入氧浓度45%~60%,呼气末正压通气5 cmH2O。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行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监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复苏相关指标和随访6个月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复苏相关指标:心跳恢复、呼吸恢复、心肺复苏成功、脑复苏成功比例,以及心跳恢复时间、撤机时间。生活质量评价:采用简易生活质量评价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4],量表中包括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指导患者根据自身情况打分,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2 结果

适应性支持通气组患者心跳恢复、呼吸恢复、心肺复苏成功、脑复苏成功比例均高于传统呼吸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跳恢复时间、撤机时间均短于传统呼吸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随访6个月,适应性支持通气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传统呼吸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复苏相关指标比较/例(百分率/%)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评分/分)

3 讨论

心脏骤停患者常会伴随自主呼吸停止,严重影响患者预后[5]。有研究表明,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有效提高复苏成功率[6]。在临床工作中,面罩加压人工通气通常作为无条件气管插管时的过渡通气手段[7-8],因为非置管人工通气手段易引起部分气体进入患者肠道,导致不同程度的胃内容物反流,造成患者窒息,加重病情[9]。机械通气的优势在于可保证患者通气量达到足够水平,可保证患者通气和换气功能正常,可支持正常呼吸[10]。既往的传统通气模式所需设置的参数较多;且在通气时,部分患者会出现气压伤、容积伤等,影响治疗效果[11]。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能够针对患者各项呼吸指标进行实时监控,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呼吸频率、死腔量及通气量等,同时,调节吸气压力和频率,使通气量达到最佳状态[12]。

本研究中,适应性支持通气组患者心跳恢复、呼吸恢复、心肺复苏成功、脑复苏成功比例均高于传统呼吸模式组,心跳恢复时间、撤机时间均短于传统呼吸模式组;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传统呼吸模式组。以上结果提示,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具有更好的协调性,可减少人机拮抗,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氧气供应,帮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氧合状态;还可加强各项生理指标的监测,并根据指标的变化随时进行调节;同时,改善呼吸消耗情况,提高临床舒适度,使患者尽早脱机,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应用于心肺脑复苏患者可有效提高复苏成功率,缩短撤机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心源性心肺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心肺血管病杂志》
勘 误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心源性猝死的10个“魔鬼时刻”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新策略―肺部超声“彗尾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