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研究
2018-10-15李绍山艾合买提哈斯木魏康康周庆九
付 强, 李绍山, 艾合买提·哈斯木, 魏康康, 周庆九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神经外科,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高血压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致残率及病死率均较高[1]。外科手术是治疗HICH的主要方式,但易损伤患者的脑组织,致使患者术后出现神经功能障碍,因此,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极为重要[2]。目前,外科手术方式包括传统骨瓣开颅术和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传统骨瓣开颅术虽可降低病死率,但是术后预后效果差,并发症较多。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由于定位准确、损伤程度低,可迅速清除血肿并降低颅内压[3]。本研究通过比较两种治疗方式对HICH的临床疗效,旨在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2年2月至2017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67例HICH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33)和B组(n=34)。A组:男性19例,女性14例;年龄38~76岁,平均年龄(52.04±4.09)岁;出血量35~82 ml,平均(49.62±5.18)ml;病灶位置包括左侧基底节区18例,右侧基底节区15例。B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52.18±4.23)岁;出血量36~80 ml,平均(49.37±5.02)ml;左侧基底节区17例,右侧基底节区17例。两组患者上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发病至入院时间<24 h;(2)患者生命体征稳定;(3)患者的临床资料完整,且临床依从性高。排除标准:(1)由血管炎、血管畸形等造成的脑出血;(2)脑干出血及脑疝;(3)合并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病变;(4)凝血功能障碍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5)研究中途退出。
1.3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发病后6 h内送至我院。B组患者采用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患者取仰卧位,头颅偏向健康侧,根据影像学检查结果确定血肿位置,预估血肿腔与头皮最近的距离,制定并标记手术入路;显露颅骨,钻孔后铣出骨窗,使用骨蜡封闭骨窗缘,防止出血;采用电凝术保证硬脑膜血液供应,悬吊后十字形切开;使用脑压板和吸引器逐层切开脑白质,术中避免碰触侧裂区动脉,轻柔清除血肿,处理过程中避免电凝,使用薄层明胶海绵压迫血肿腔,随后使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血肿腔至无血渗出,使用12号引流管留置血肿腔;关闭硬膜,留置负压引流管,止血缝合;术后24~72 h内拔出引流管。A组患者采用传统骨瓣开颅术,取扩大翼点入路,咬除1/3的蝶骨嵴外侧及颞骨平中颅窝底,悬吊硬膜后切开,在颞叶后部造瘘口,清除血肿方式同B组,复位颞后部和额部的骨瓣。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血清P物质(Serum P,SP)、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术后并发症及Barthel评分。
1.4 评价标准 显效:彻底清除血肿,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残留少许血肿,症状减轻,无需手术;无效:残留大量血肿,需再次手术,症状无改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评分进行评估,满分100分,得分越低,功能障碍越严重。
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2%(30/34),明显高于A组的66.7%(22/33),并发症发生率为8.8%(3/34),明显低于A组的30.3%(10/33),平均住院时间为(17.23±2.08)d,明显低于A组的(23.54±2.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SP、SF水平及Barthe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P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S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而B组患者SP、SF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且B组患者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易发生在基底节区,基底节区位于颅脑皮层深部,传统的解剖路径不能到达深部血肿腔。HICH的治疗原则为清除颅内血肿,降低颅内压。传统的大骨瓣手术治疗风险大,正在逐渐被临床淘汰,而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对患者损伤小,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4-6]。
本研究结果发现,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A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A组,提示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创伤较小。SP、SF是神经胶质受损的蛋白标志物,B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P和SF水平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说明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有助于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恢复[7]。HICH预后效果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两组患者术后12周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且B组患者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A组,说明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能在短时间内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血肿被快速清除后,解除其占位效应,降低水肿程度及二次伤害,可最大程度保护幸存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预后效果,提升生活自理能力[8]。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颅内感染、肺部感染、脑梗死及癫痫,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其原因在于传统的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显露的范围广,皮层造瘘大,手术时间过长,损伤周围脑组织及神经功能[9-10]。
综上所述,小骨窗入路血肿清除术手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可高效清除血肿,改善HICH患者的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