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的战略使命与创新路径研究

2018-10-15杨国庆彭国强

体育科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竞技运动体育

杨国庆,彭国强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竞技体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我们坚持和完善举国体制,不断探索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模式,坚持以为国争光为主要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奥运战略,竞技体育综合实力进入世界前列。同时,我们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不断完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坚持“人才强体”战略,不断加强竞技体育人才选拔、培养和运动员保障工作;一代代竞技体育人创造的“女排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发展面临着新任务、新使命、新要求、新目标,同时,竞技体育也存在一些不适应的矛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竞技体育的体制机制面临市场经济冲击的矛盾突出、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发展不平衡、后备人才选拔和培养方式单一、科学化管理和训练水平有待提高、职业体育和职业联赛发展滞后、竞技体育主动融入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强等。本研究以新时代竞技体育面临的新任务、新要求与我们存在的不适应为依据,探索新时代竞技体育的目标使命和创新路径,为推动中国竞技体育改革发展提供顶层设计思路和理论支撑。

1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的新使命、新要求

1.1 拓宽竞技体育的功能和价值,服务强国建设新需要

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在新时代实现强国梦的伟大征程中,竞技体育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中做出新的贡献。竞技体育要拓宽自身的功能和价值,积极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发挥经济、政治、文化等多元价值,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助力大国外交、增强国家凝聚力和文化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综合功能,服务强国建设。

第一,竞技体育要发挥经济价值,促进国家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竞技体育要将项目产业打造成为现代服务业中的支撑产业,提供高规格的体育赛事产品,促使赛事表演、体育电视转播、体育健身休闲等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助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9];竞技运动项目产业要与相关产业融合,实现与其它产业在生产、技术、产品、消费等各个环节密切关联,形成多元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不断创新和转型;要大力发展职业体育,构建不同项目职业体育联赛体系,打造多门类、多层次的职业赛事品牌,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体育竞赛产品,引导我国消费结构转型升级,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提供新动力。

第二,竞技体育要拓宽政治价值,服务新时代国家对外战略。竞技体育要积极适应国家全方位、立体化外交的新格局,担当起增进国家间对话交流、协调国际关系的战略角色;要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外交战略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与各国开展多边体育外事合作,搭建体育公共外交新平台;要与国际体育组织深度交流,积极参与到多边国际体育事务治理之中,在国际体育责任与道义上担当起重要角色,维护国际体育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要推动传统体育文化“走出去”,将一些影响力广泛的传统体育项目推广到世界各地;要服务于首脑体育外交,在国家领导人外事活动中积极谋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体育赛事活动,使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赛事成为对外人文交流的新特色。

第三,竞技体育要弘扬人文价值,推动国家文明与社会和谐。一是竞技体育要发挥文化教育价值,提升公民意志品质。竞技体育要利用自身独具的意志教育功能,让广大民众在学会运动技能的同时,体味运动中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提升公民内在修养。二是竞技体育要推广健康价值观,提升公民精神品质。竞技体育要深挖自身具备的公平、公正、公开竞争的精神品质,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提升公民为国争光的爱国主义、敢于争先的拼搏精神和扬我国威的民族自信,培育具有现代意识的合格公民。三是竞技体育要践行社会服务价值,助推社会和谐。要举办多种层次的体育竞赛和民间民俗体育主题活动,利用体育赛事搭建平台促进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促使各民族求同存异,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团结与和谐。

1.2 完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赋予为国争光新内涵

为国争光是党和人民赋予中国竞技体育参与国际竞争的神圣使命。新时代,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对竞技体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赋予了竞技体育为国争光新的内涵。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竞技体育要完善发展战略,在继续为国争光的同时,不断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要丰富为国争光新内涵,通过竞技体育宣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成就,彰显经济社会发展新风貌,塑造新时代中国负责任大国新形象。

第一,坚持实施奥运战略,继续在国际大赛取得优异成绩。新时代,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竞技体育要科学统筹重大赛事的备战参赛工作,做好“两夏一冬”奥运会备战工作的综合协调与组织保障,继续发挥奥运战略优势,完成各类世界大型赛事的备战参赛任务;要实现优势项目巩固扩大,潜优势项目突破发展,一般项目水平提高,新增项目有所表现[22];要保持夏季奥运会和世界大赛成绩处于世界一流,冬季项目综合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在东京奥运会和北京冬奥会以及未来世界大赛上保持领先地位;要把竞技体育办得更好、更快、更高、更强,不断提高竞技体育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为国争光能力。

第二,拓宽竞技体育战略目标,丰富为国争光新内涵。一是对内要从单向度的为国争光向全面服务社会转变,要促进群众体育发展,为群众体育提供更多的体育消费产品,让青少年、中老年等不同群体有更多的选择参与体育;要带动体育产业发展,推动运动项目市场开发,培育竞赛表演、职业体育等成为支柱产业,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向服务化、高端化转型[10];要摒弃金牌至上的价值观,塑造与体育强国相适应的健康积极的金牌观,从单纯追求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向提升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转变;二是对外要促进国际交流,提升中国体育的国际地位,要注重追求国际体育话语权、大型赛事规则制定权、承办国际赛事的能力、训练的科学化程度、职业赛事的国际竞争力等;要更加注重运动员在赛场上展现出来的综合素质和精神风貌,不断挖掘竞技体育背后折射出的国家形象、国家发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1];要树立遵守国际体育规则的良好形象,塑造互信友好、包容共赢、和平崛起的大国新姿态,为国家建设提供强大的正能量。

第三,推进竞技体育均衡发展,全面提升竞技水平。新时代的竞技体育发展战略要向协调发展、全面发展转变,要转变以优势项目为中心的奥运战略项目布局,在加大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将发展重点放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更广泛、影响力更大的基础项目、集体项目、“三大球”以及水上项目;要以潜优势项目和弱势项目为突破口,拓宽项目夺金(奖)点、面,使争金夺牌的重点小项和重点运动员人数显著增多;要实现竞技体育项目的职业化均衡发展、区域布局协调发展;要提高金牌背后的科技含量,推动竞技体育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由人力密集型向科学密集型转变,全面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

1.3 推动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融合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新要求

伴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以及大体育、大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入,竞技体育面临新任务、新要求。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竞技体育要成为打造民众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成为人民健康投资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17]。新时代的竞技体育要以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重要方向,积极与群众体育融合;要不断普及竞技运动项目,在改善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人格养成和社会化等方面做出新贡献;要利用竞技体育特有的精神魅力、激励效应和带动效应,吸引更多群众参与体育,引领全民健身工作深入开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第一,竞技体育要引领全民健身运动开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一是在协会组织上引领。竞技体育要把普及运动项目,提升运动项目参与度作为新的使命,要加强对基层项目协会指导,支持基层协会发展个人会员,让群众广泛参与到协会当中,定期组织民间体育活动,利用协会组织把群众体育带动起来。二是在赛事活动上引领。竞技体育要搭建大众赛事平台,大力推广民间体育赛事,要设置专业赛事业余组,通过专业赛事把业余赛事带动起来,利用赛事引领扩大体育人口。三是在竞技标准上引领。竞技体育要构建不同项目的业余标准,激励群众参与,让不同项目业余爱好者每年都有新的上升目标,要加强对不同等级标准参与人群指导,让更多群众享受竞技运动乐趣。四是在科学技术上引领。竞技体育要把科学训练方法、康复手段推广到大众中去,对民众的科学化健身提供指导,利用运动训练中的新科技打造覆盖不同人群的健康指导方案[15]。此外,竞技体育要在体育场地设施上做到与群众体育共享,大型场馆建设要立足于多种体育功能,要结合人民长期的健身、休闲需求。

第二,竞技体育要推动青少年体育发展,提升健康素养水平。一是竞技体育要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为重要任务,在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提升青少年身体健康方面承担新任务;竞技体育要由单纯的后备人才培养方式转变为普及推广运动项目和促进青少年人格养成的重要途径,通过设计满足不同年龄青少年的运动项目标准,在普及提高运动技能的同时,广泛选拔发现各类优秀后备人才,使广大青少年群体成为竞技体育人才的“储备库”。通过大力普及运动技能,使青少年掌握健身的基本方法,全面提升身体健康,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竞技体育要成为青少年社会化和品质提升的主要实践方式,竞技体育要发挥自身具备的公平竞争、规则至上、顽强拼搏的内在教育价值,让青少年学会遵守规则、提升意志品质、健全人格,有效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竞技体育要打造系列体育品牌活动,在丰富青少年业余生活的同时,成为提升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通过经常性的体育参与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促使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三是竞技体育要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为青少年提供沟通交流平台,要建立健全符合青少年成长规律和文化教育要求的体育竞赛体系,构建体育和教育部门青少年体育竞赛协作机制,通过打造多样性的校园体育竞赛活动,沟融人际关系,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健康积极的体育价值观,提升内在修养,促进心理健康。

1.4 健全竞技体育治理体系,提升国家体育治理能力新水平

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对竞技体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对不断健全竞技体育治理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发挥竞技体育治理在国家体育治理中的引领作用有着新的要求。新时代,要把健全竞技体育治理体系作为推动国家体育治理的突破口,通过提升竞技体育治理能力引领我国体育事业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升国家体育治理水平。

第一,竞技体育要统筹政府、社会和各类项目协会关系,推动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新时代,体育事业的“扁平化”管理、运动项目协会的实体化改革等能够激活社会体育组织活性,有效调动运动项目协会、市场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竞技体育治理的主动性[8],从而提升体育治理水平。新的环境下,竞技体育要担当起服务于提升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任务,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要厘清国家、社会和市场在竞技体育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合理规划不同主体的治理权限,协调不同主体的关系,推动政府、社会组织和市场构成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要重点发挥社会市场在竞技体育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利用市场资源创新组织活性,规范项目协会组织合作的行为准则,通过多元主体的共商共治推动竞技体育发展。

第二,竞技体育要健全内部相关制度,强化制度治理。竞技体育要根据社会化改革需要,完善自身制度体系建设,主要包括人才培养管理制度、职业体育制度、竞赛制度、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其它相关配套制度。竞技体育要健全多元参与主体利益保障制度和联赛监管、仲裁制度,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决策制度、监控问责制度、诚信制度、权力制衡制度、财务透明制度、绩效评估制度等。尤其在竞技体育社会化改革进程中,要对职业体育联盟、职业俱乐部、运动员等不同主体建立相应的配套制度,通过制度规范不同主体的治理权限和利益边界,充分调动不同主体的积极性,最终实现竞技体育的制度治理。

第三,竞技体育要加强法治建设,提升法治治理水平。竞技体育要完善法律法规,增强管理部门的立法能力,打造满足市场需求导向的法治构架;要加大竞技体育执法队伍建设,培育和拓宽法治社会基础,将竞技体育法律法规落到实处;要强化竞技体育内部各领域的执法能力,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体育仲裁制度,将体育行政、仲裁和司法体制紧密衔接,利用法治保障竞技体育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提升竞技体育法治化水平引领我国体育事业的法治建设。

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要求,我国竞技体育还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与经济社会发展不适应、不协调的问题。一是竞技体育的体制机制与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不适应。竞技体育体制机制面临市场经济冲击的矛盾突出,竞技体育运行机制依然依赖于政府行政手段,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还未形成。二是竞技体育功能价值与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不适应。传统的竞技体育被赋予了极强的政治价值,主要服务于国家的政治需要,导致了竞技体育的社会活性下降,短期内难以全面融入国民生活方式,不能很好地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休闲娱乐、健康促进、文化教育、消费升级等多元需要。三是竞技体育内部结构与体育事业整体协调发展的格局不适应。竞技体育规模、结构不均衡现象突出,夏季项目与冬季项目之间,奥运会项目与非奥运会项目之间,个人项目与集团项目之间,优势项目与弱势项目之间,竞技体育内部主体之间存在利益冲突等。四是竞技体育发展的内生动力与主动融入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竞技体育内部组织缺乏活性,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和保障等要素驱动实现发展,竞技体育主动融入并促进社会发展的能力不够,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突出。五是竞技体育的职业化程度与市场经济下的高度职业化趋势不适应。举国体制与职业化发展依然存在冲突,竞技体育职业化程度不高,缺少与我国国情相适应、与世界职业赛事接轨的高水平职业联赛。六是竞技体育训练水平与科技助力下的科学化、智能化要求不适应。竞技体育的科技驱动力量比较薄弱,科学技术与运动训练结合不够紧密,大数据、人工智能、生物技术、体育装备、科研仪器等高精尖技术还未普遍应用,科学训练水平不高。七是竞技体育人才结构和总量与体育强国建设需要不相适应。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短缺,各类人才发展不平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式不够科学,体育系统、教育系统、社会组织多元投入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还未形成。

2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思路与目标

2.1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为国家发展指出了新的历史方位[25]。在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布局中,首次将“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纳入了党代会报告之中,体现出体育被赋予了重大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面向新时代的中国竞技体育不仅要实现自身快速发展,而且要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新时代的中国竞技体育要贯彻五大发展思路:

一是思想主导。竞技体育事业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竞技体育事业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局中去谋划、去推动、去落实、去担当,以新思想引领竞技体育改革发展新实践,开启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新征程。

二是目标主导。竞技体育事业要立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助力于强国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发挥竞技体育助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综合效益,为实现体育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三是改革主导。竞技体育事业要围绕“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要求,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引领,以创新驱动为关键,以优化结构布局为重点[7],遵循竞技体育发展规律,从备战奥运、筹办奥运、创新体制、依法治体、科学训练、人才培养、科技助力等多个维度出发,全面深化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竞技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四是市场主导。要转变竞技体育发展观念,充分利用市场优势,调动社会力量支持竞技体育发展;要坚持融合发展,协调好政府、社会、市场、协会等多元主体关系,推动各方协同合作;要整合多方力量,努力实现政府引导、社会支持、市场支撑、群众参与的法制化管理体系,建设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创新的竞技体育发展新格局。

五是发展主导。要着力于提升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平衡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布局,努力实现竞技体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竞技体育向更好、更快、更高、更强方向发展,提高为国争光能力,使竞技体育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促进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2.2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

新时代的竞技体育要紧紧围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布局,思考竞技体育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战略安排中的发展方向,规划竞技体育在不同时期国家发展中的战略目标,使其更好地融入新时代国家发展大局。为此,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目标,对照党的十九大确立的路线图和进程表[11],对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目标进行了规划。

第一个阶段:从现在到2020年,围绕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筹办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要求,以《2011-2020年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竞技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的相关精神为指导,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的工作要求,推进竞技体育的结构性改革,以备战和筹办好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重点,补思想观念短板、社会组织短板、基础设施短板、运行机制短板、科技和人才支撑短板[1]。到2020年,中国特色竞技体育发展模式进一步完善,初步形成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符合世界竞技体育发展规律,更加开放、充满活力的现代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我国竞技体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完成2020年东京奥运会既定的参赛目标,扎实做好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各项办赛和参赛工作,力争取得优异成绩,基本实现竞技体育结构更加优化、效益显著提高的新局面。

第二个阶段:从2020-2035年,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战略目标,到2035年,竞技体育中的弱项短板基本补齐,竞技体育内生动力明显增强,“政府引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市场支撑”的法治化管理体系基本形成;运动项目协会发展社会化、市场化、实体化程度较高,竞技运动项目发展规模、发展质量大幅跃升,竞技体育参与人群数量显著扩大;以学校体育为基础、社会和市场力量广泛参与的竞技体育优秀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有效运行;职业体育全球影响力大幅提升,涌现出一批世界顶级的职业联赛、职业俱乐部和赛事品牌;竞技体育与国家各项事业基本融合,竞技体育的娱乐、休闲、健康、教育、经济、文化等多元价值得到很好地发挥;运动训练科学化、智能化水平显著提高,奥运会和世界大赛成绩处于世界一流,冬季项目综合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

第三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围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体育强国,全面实现包括竞技体育在内的中国体育的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管理体制健全,奥运会和国际大赛管理机制和模式不断创新优化,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动力和潜力持续增大;竞技体育项目布局合理,竞技体育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益得到均衡发展,形成结构优化、开放共享、充满活力的竞技体育发展格局;教育系统、体育系统、社会组织深度融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建立;形成具有社会活力和市场资本支持的国内综合性运动会和多元化、多层次、多类别的竞赛体系;集体球类项目职业俱乐部蓬勃发展,国际体育明星不断涌现,职业赛事市场化、国际化水平提升,培育出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化超级品牌赛事;竞技体育全面融入“五大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之中,竞技体育成为全体人民共同参与喜闻乐见的社会生活、文化生活和健康生活方式。

3 新时代中国竞技体育的创新路径

3.1 建立竞技体育发展新体制、新机制

3.1.1 建立举国体制与社会市场相结合的新机制

随着新时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举国体制面临经济社会转型的新挑战,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破解难题。新时代的竞技体育,一方面,要继续坚持举国体制,发挥举国体制的特殊效用,为体育强国建设助力;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举国体制,构建举国体制与社会市场相结合的新机制。

第一,推动举国体制与市场机制深度结合,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要加强顶层设计,转变政府职能,以更为“开放”的观念创新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进一步降低各类市场主体参与竞技体育的门槛,放宽准入,逐渐使市场在竞技体育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要拓宽竞技体育管理主体,引入市场机制,从体育部门管理竞技体育,转变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管理竞技体育[14],合理运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协调举国体制和市场机制的关系,形成管理有序、结构合理、效率优先的新型管理体制,为举国体制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深入推进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改革,推行条块结合的“扁平化”管理。一是打造政府指导下国家与社会共同兴办,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竞技体育运行机制,通过协调政府与社会、市场的关系,调动社会组织、协会、俱乐部等不同主体的积极性,形成“三轮驱动”、通力合作的运行机制[26];二是拓宽多元投资渠道,广泛吸纳社会资源支持竞技体育发展,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竞技体育赛事组织,形成多渠道、多层面、社会广泛参与的竞技体育多元发展新模式,构建“小政府、强社团、大社会”的新格局,提升竞技体育的社会化水平。

第三,打造管办分离、内外联动、各司其职的新机制。贯彻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指导思想,大力推进全国性体育协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推动国家体育总局与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中国奥委会与各单项体育协会的职能分开,实现管办分离。以法律手段规范国家体育部门、社会组织和各类协会的权责,进一步引导各级体育事业单位和社会体育组织明确自己的权利与职责,构建责任层层分解、压力层层传递的举国体制新机制。在明确不同主体职责的前提下,协调好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多渠道、多形式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发展竞技体育事业。

3.1.2 打造多元参与的竞技体育治理体制

治理主体是实施体育治理的直接参与者,治理主体的角色和关系决定着治理效果的达成[8]。新时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竞技体育治理方式的优化提供了基础,构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格局是提升竞技体育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当前,要厘清国家、社会和市场在竞技体育治理中的角色定位和利益诉求,处理好不同主体的关系,打造多元主体协同联动的竞技体育治理体制。

图1 竞技体育多元协同治理体系Figure 1.Multiple Cooperative Governance System of Competitive Sports

第一,建立政府支持、协会主导、市场自主的新型竞技体育治理体系。改革竞技体育项目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优化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根据不同参与主体的特征,理清竞技体育行政管理部门、项目协会和社会主体的治理职责,加强中国奥委会、各单项体育协会等组织间的协同,推进政府、社会、市场、项目协会等多元主体组成的协同治理[16],要打造多元主体协同合作、多种机制相互配合、多个主体共商共治的竞技体育治理体系。

第二,打造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竞技体育政府主导型治理体制。合理定位政府在竞技体育治理中的角色,推动政府主体的有序退出与有效介入。规划政府主体治理的职权边界,强化政府的调控型服务式治理,政府要“让位”,放权于社会市场,推进行政机关与竞技体育行业协会脱钩。同时,政府又不能“缺位”,政府要承担制度设计和治理监管的责任,监督竞技体育活动的开展和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行为,形成与经济社会相适应的竞技体育政府主导型治理体制。

第三,发挥社会市场在竞技体育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市场主体在竞技体育治理中要保持活性,在遵守市场规律的同时,通过制度激活市场活性,发挥市场的体育资源配置优势,不断引入运动项目协会进市场,以协会、社会市场为治理主体,以竞技体育资源配置最大化为治理客体,以法规制定、调控督导、协调服务、组织管理等为治理行为,结合我国国情,打造以竞技体育核心利益为主、多元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机制。

3.2 创新奥运备战新模式

3.2.1 创新奥运备战政策体系和参赛策略

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体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两项阶段性任务,做好两项赛事的备战工作,对于体育强国建设将起到重要的引领作用。新时代,要以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取得优异成绩为重点,实施奥运战略,确定“以备战促改革,以改革强备战”的整体思路[6],创新奥运会备战组织管理运行新机制、新模式,做好高水平人才培养、复合型备战团队组建、科技助力等工作,以“真选、真练、真高、真干”的方法做好奥运备战工作。

第一,调整和完善奥运备战政策体系,健全奥运备战制度法规。包括完善国家队多元组建扶持政策、参赛运动员选拔政策、奥运激励与保障政策、教练员选聘与保障政策、训练基地建设管理政策、竞赛政策、运动员和教练员人才交流管理政策、运动员升学就业保障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政策等,从制度、法规等层面支持奥运备战。整合奥运备战的制度性资源,打造多样性的资源配备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在人才、科研、资金、管理、保障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健全评价、奖励制度,调动全国备战奥运会的积极性。

第二,优化奥运备战优秀人才选拔方式,建立多元联动的人才输送体系。实施奥运备战“直通计划”,推动备战队伍与总局决策组织直通、经费直通、人才直通、决策执行直通。激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多元选拔方式,根据项目特征创新青少年运动员选材标准,推行“跨项选材”、“青春期后选材”和“晚定项的动态选材”,推进不同项目联动递进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要建立严格的国家队奥运选拔政策,打造国家队、省市队、地方队多层次联动的人才输送体系,以公开、公平、公正为原则,遴选成绩最好、状态最好的运动员进入国家队,形成精英运动员培养与选拔的长效机制。

第三,优化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布局,制定不同项目的奥运备战参赛策略。一是拓展优势项目空间,恶补弱势项目短板,在集体球类项目与基础项目、夏季与冬季项目、奥运与非奥项目、优势项目与弱势项目之间做好统筹[12],建立良性竞争、协调发展的竞技项目发展新格局。二是从全局的视角对奥运备战任务统筹规划,要覆盖对不同项目备战目标、任务的策划,注重抓重点项目的顶层设计,在奥运参赛项目上不能一味追求“大而全”,要根据我国参赛项目的现状进行分类,有所侧重、有所区别的制定不同项目的参赛策略。各项目国家队要根据奥运会备战总体计划,统筹制定本项目备战计划,设计不同年度、不同项目和不同领域的分计划,并将备战计划层层分解至各个教练组、教练员和运动员。

3.2.2 构建国家和社会多元参与的奥运备战体系

奥运备战是一项系统工程,伴随着新时代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量的社会力量将介入竞技体育领域,我们要利用好竞技体育社会化改革的趋势,借助社会力量,吸收更多的社会主体参与奥运备战,构建国家和社会多元参与的奥运备战新体系。

第一,建立多元参与的“扁平化”奥运备战组织管理体系。一是以奥运比赛项目为单位,组建复合型训练与备战管理团队,建立备战领导小组、项目管理团队的“扁平型”奥运备战组织管理体系。明确管理人员、教练员、医务人员、科技人员等相关人员的责任,逐步形成“奥运备战有落实,任务落实有主体”的奥运备战组织管理体系[12],保障奥运备战目标任务的有效完成;二是各项目中心要成立国家队队委会和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对各项目管理中心、协会和运动队实施目标任务责任制,搭建备战领导小组、项目中心、协会和运动队多层责任体系,细化目标,落实责任,统筹安排比赛周期和年度训练、比赛计划等工作。

第二,提高备战奥运工作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水平。调动更多社会力量支持奥运备战,广泛利用社会市场资源,发挥不同项目的特点,吸引社会资本介入奥运备战工作,可以选取一些设施完善、资金雄厚的俱乐部承担部分项目的备战任务。广泛利用社会力量做好奥运融资,寻求更多的赞助商,发挥社会力量调动多方资源,推动多渠道、多方式共同资助奥运备战,实现备战奥运会资金结构的社会化和多元化,从而降低政府运作成本。

第三,推进奥运会备战模式的多元化。奥运会备战过程中要有效整合政府、社会、协会、俱乐部等各种竞技体育资源优势,激发奥运项目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和发挥地方备战奥运会的积极性。在推进奥运备战模式多元化的实践中,要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支持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备战工作,从而实现精英体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提升备战效率。

3.2.3 大力推进“科技助力奥运”工作

科技水平是衡量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不断融入到运动训练之中。科技助力奥运是奥运备战的重要创新途径,要针对重点项目实施“引智工程”,打造“科研—训练—保障”多元融合的奥运备战体系,发挥科技在提高运动训练水平中的作用,大力推进“科技助力奥运”工作。

第一,强化奥运备战科技攻关,完善科技助力奥运的工作机制。以备战2020年东京奥运会、2022年北京冬奥运为首要任务,改变传统的单一和分离式的训练模式,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引导国家、社会、各类俱乐部协同开展科技助力奥运工作,大力推进科技介入日常运动训练,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加强对重点夺金项目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有针对性地解决运动训练的实际问题[4]。紧密结合运动训练实践,在组织、管理和运行上建立科研、训练和保障“三位一体”高度融合的协作机制,重点围绕奥运参赛项目的技战术、训练方法手段、器材开发、伤病预防、疲劳清除等进行研究,以科研创新带动科技助力奥运工作。

第二,打造多元融合的复合型训练备战体系,提升备战训练科技含量。针对重点项目实施“引智工程”,搭建多学科和高科技的训练团队,打造“科研—训练—保障”多元融合的复合型训练体系。一是组织人员专门对先进国家奥运项目制胜规律进行研究,对竞技体育项目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联合科技攻关,通过器材的创新、设备的改造升级等逐步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二是组建科研保障团队,打造奥运科技协调创新平台。与有关高校、科研所等合作,在国内、外遴选综合实力强的科研团队,针对备战中的难题进行联合攻关,将科技与教练员训练结合来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把科研实验室实施运动队化,把阶段性运动员测试日常化,每一个项目或项群可以与高校实验室或科研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对重点小项、重点运动员的制约短板进行深入研究,提升奥运备战的科技含量。

3.3 完善竞技体育人才多元培养新举措

3.3.1 创新国家队组建模式,推行跨界、跨项、跨地域多元人才选拔方式

实施国家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是推动体育事业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新竞技体育优秀人才选拔方式,激发项目发展的内生动力,充分调动各方参与的积极性,对于提高我国竞技体育综合实力和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意义重大。当前要创新国家队组建模式,优化优秀人才选拔方式,推进国家队办队模式多元化。

第一,推进国家队办队模式多元化。一是推进国家队办队模式的社会化,促进体育单项协会与社会组织合作建设新型国家队,依托多方力量,调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促进单项协会积极建设新型国家队,针对市场化程度较高、竞技成绩优异、项目特色鲜明的体育单项协会,与其共建新型国家队;二是推进国家队办队模式的院校化,发挥高校教、科、竞、训一体化优势,积极与一些高等院校,特别是高等体育院校建立战略合作与共建关系,推进国家队院校化。如北京体育大学成立中国足球学院、上海体育学院成立中国乒乓球学院、南京体育学院成立中国网球学院、天津体育学院成立中国排球学院、国家体育总局与清华大学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等;三是推进国家队办队模式的地方化,通过与地方政府签署合作协议的形式,采取年度考核,实行动态调整,实施扁平化管理,以创新的管理模式和考核体系规范国家地方队,赋予地方构建国家队训练团队的主教练选人用人的主导权,运用“省市选派、自主聘用”实现团队构建。可以选择项目成绩较好、后备人才充裕的省、市,以协议方式与之共建国家队,实现精英体育资源的共建与共享。

第二,推行跨界、跨项、跨地域多元人才选拔工作。建立国家队、省市队、地方队层次明确的人才输送和培养模式,打破传统的“早期选材”和“终身一项”的三级人才输送体系,建立项目选拔与跨界选拔相结合的选拔机制,形成精英运动员培养与选拔的长效机制。一是将教育政策和竞技体育政策结合起来培养优秀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激活优秀竞技体育人才多元选拔机制,要跨界跨项,跨出体育界,跨到教育界,打造不同项目联动递进的后备人才梯队;二是针对性的面向全球选材和重点地区选材,如针对华人、华侨和华裔,面向特定地区、特定人群、特定项目、特定行业等实施多元选材。

3.3.2 实施体教融合,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

新时代的体育强国建设离不开一支专业水平突出、综合素质高的运动员队伍,运动员是提升竞技体育水平的基础,是为国争光的主力军。新时代,要有效发挥教育系统、体育系统和社会组织的作用,不断优化“体教融合”的三级训练网络体系,打造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力量多元投入的新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第一,实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建立规模、布局、结构合理的人才培养体系。政府部门要继续发挥主导作用,在资金、政策、教育、培训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社会组织和团体要通过各种途径,积极吸纳社会资源,发挥在项目普及和培养后备人才方面的作用。要建立贯通“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职业体育”的人才传递体系[19],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网络和联动机制,培育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的社会环境,保障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规模平稳增长。

第二,打造多元投入的新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后备人才培养中,要推动学校竞赛体系、青少年竞赛体系、职业竞赛体系的有机结合;要实现运动学校、学校运动队、业余体校、体育俱乐部的有机结合,在各类学校、体校、俱乐部和职业队中选拔组建国家队[23]。根据不同运动员层次,打造层层递进、密切衔接的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体育后备人才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培养模式,通过支持学校与各级各类体校联办运动队、创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打造校际体育运动协会、组建校园运动项目联盟等形式,最终形成多元投入的新型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第三,推动体教融合,厚植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育基础。一是完善支撑后备人才培养的制度基础,健全后备人才输送、人才培养、人才交流奖励制度,利用制度调动人才培养单位、组织和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扩宽运动员人才培养的“绿色通道”和“金色大道”。二是培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教育基础,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改革完善三级训练体系,发挥学校在后备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的运动员培养模式,在推动教育系统、体育系统及社会组织多方融合的基础上,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

3.3.3 健全教练员、裁判员等人才队伍的培养和保障体系

教练员、裁判员、管理人员等队伍的综合素质是提升竞技水平的关键。新时代,要健全教练员、裁判员等人才队伍的培养体系,健全复合型团队的激励、奖励保障机制,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竞赛组织人才队伍和国际体育组织认知的人才团队,培育能够适应未来运动训练需要的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

第一,大力实施精英教练资助计划和基层教练员培训工程,培养教练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一是健全教练员培训体系,根据项目特点组建中外结合的教练员团队,规范外籍教练员聘用和管理方式,做好国内外优秀教练员引进、聘用工作,完善激励与考评政策;二是大力推行精英教练员培养计划,健全市、区(县)和学校三级培训课程体系,完善教练员培训的分类管理,通过开发网络培训课程资源,建立教练员网络研修社区,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监控[20],从而真正提升教练员的专业素养;三是加快我国体能训练人才培养,成立中国体能训练协会,利用高校建立体能、康复专业,实施权威考核认证,扩大我国体能训练和康复再生人才规模,满足竞技体育强国建设和健康中国服务需要;四是加强教练员、裁判员队伍系统建设,提高教练员、裁判员岗位社会认同和价值地位,创新教练员、裁判员业务能力考评机制,完善教练员、裁判员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制度,建立教练员、裁判员终身学习制度,优化奖励办法,促使教练员、裁判员队伍建设走向规范化。

第二,健全复合型团队的激励、奖励保障机制,提升复合型团队的科学化水平。一是完善复合型团队的管理办法,体育部门要协调好不同运动队复合型团队建设,明确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的构成、分工、职责等,合理分配教练员、医务人员、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等团队人员的责任,充分利用成员的专业优势,建立教练团队、科研团队及其他专家团队的沟通机制,“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打造一支具有科学训练理念和方法的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二是完善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收入分配和激励保障政策。围绕团队不同成员的职责和工作分工,落实各项激励和奖励政策,合理提升团队成员的收入和奖励额度,将复合型训练管理团队的工作业绩与个人收入、奖惩、政治荣誉挂钩,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的激励保障机制;三是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竞赛组织人才队伍和国际体育组织认知的人才团队。复合型团队要面向国际体育领域,不断鼓励各类人员走出去,更多地参与国际体育组织活动,支持合适人员竞选国际体育组织相应职务,在国际体育事务中不断发出中国的声音,增强我国在国际体育事务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

3.4 提升运动训练科学化、智能化新水平

3.4.1 推动“科技助力”与运动训练紧密融合

科学化、智能化水平是衡量体育强国的重要指标,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提高运动训练水平的关键因素。新时代,要大力提升运动训练的科技元素,推进“科技助力”工作,提升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第一,完善“科技助力”工作的体制机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运动训练实践密切结合的科技服务体系,完善统一的管理机制,打通各个项目间的壁垒,通过打造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平台,将科技与训练实践紧密结合。广泛利用社会市场资源,吸纳社会各方力量参与“科技助力”工作,通过发挥不同参与主体的优势,共同进行科研攻关、科技服务和保障工作,打造高效率、多渠道、多形式的运动训练信息服务网络以及体育科技激励、保障机制,提高科技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第二,提升运动训练的现代化科技含量。实施“科技助力”和科技支撑计划,引进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加强国际信息情报收集,动态分析掌握各国竞技体育大数据;围绕运动训练的实际需求展开科技开发,以科技为手段,组织多元力量对重大竞技体育科研项目进行公关,推动高新技术在运动训练实践中应用[4];加强技战术训练大数据分析,提高专项体能训练和科学恢复再生水平,加快生物技术、体育装备、训练器材和科研仪器等更新换代,加强科学训练、营养恢复、状态调控以及多学科科技公关,提高训练过程和状态监控的科学化、信息化水平,通过器材的创新、设备的改造升级等逐步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

第三,构建现代化多功能智能场馆。提高我国训练场馆设施的科技元素,通过器材的创新、设备的改造升级等逐步提高场馆设施的科技含量,推进训练、科研、医疗、康复保障等多个元素融入训练场馆[22]。要不断升级与改造满足备战奥运需要的“科研、训练、保障”三位一体的多功能智能场馆,打造具有技术诊断、医务监督、信息情报搜集、身体恢复等多功能融合的智能训练中心,为运动训练与竞赛提供优良的硬件保障。

3.4.2 打造“训练-科研-保障”复合型训练团队

复合型团队可以整合多学科的知识和人才,让专业的人员做专业的事,可以全方位的保障和提高运动训练水平。新时代的竞技体育要构建科学化复合型训练团队,提高科技对训练的引领作用:一是整合社会和国际科技资源加入“科技助力”训练工作,建立多学科和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团队和平台,提高竞技体育的科技攻关和科技服务水平。各项目国家队要在国内、外遴选综合实力较强的复合型团队,签订服务协议,建立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复合型团队的整体效用提升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23];二是在国际化高水平“科技助力”团队的引进和构建中,要有针对性的做好服务和保障工作。具体实践中既要以体能、恢复、康复、营养、赛前训练等具有共性的学科为主体,及时将学科中的关键知识进行融合,并运用到训练参赛之中,解决训练中长期存在的难点问题和共性问题,也要围绕我国运动项目布局,针对重点项目和重点运动员的具体需求,进行重点攻关和精准保障[4]。对重点项目的训练和竞赛规律要深度认识,不断创新运动训练方法、手段,提高技战术科学化水平,多渠道、多形式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从而真正提升对训练和参赛的驾驭和操作能力;三是做好复合型训练团队的协调工作,以运动员训练为基础,以科研为先导,以医疗服务和组织管理为保障,解决运动员日常训练、参赛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利用科学的组织管理推动训练、科技、医务、监控及组织保障等工作落到实处。

3.4.3 加强反兴奋剂工作治理力度

反兴奋剂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新的时期,必须不断完善国家反兴奋剂综合治理协调机制,推进国家反兴奋剂综合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兴奋剂检测水平,树立中国竞技体育的良好形象。

第一,完善反兴奋剂法律体系。坚持依法反兴奋剂,一是全面贯彻实施《体育法》、《反兴奋剂条例》、《反兴奋剂管理办法》,积极推进反兴奋剂违规入刑工作,通过立法的形式规避兴奋剂的使用,强化教练员、运动员及辅助人员自觉抵制兴奋剂的意识和能力。二是完善反兴奋剂管理体系,加强兴奋剂组织建设,建立反兴奋剂责任制,完善运动队反兴奋剂准入制度,推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预防与惩治相结合的反兴奋剂综合治理体系建设。

第二,开展反兴奋剂专项治理。建立健全反兴奋剂风险防控体系,整合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和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的部门职能,加强兴奋剂控制过程的计划、协同、执行、监督和改进。健全有效的防范制度和应急处理机制,联合部委兴奋剂综合治理协调小组、大型赛会纪律检查委员会、各赛会组委会监察机构以及各参赛代表团的监察机构等对竞赛过程实施监督,提升反兴奋剂专业化水平。

第三,提高兴奋剂检测水平。加强兴奋剂检测实验室建设,一是利用体育院校、运动医院和相关科研院所的优势,推进兴奋剂实验室建设,促使相关单位在承担兴奋剂检测任务的同时,进一步做好硬软件设施建设,开展新型兴奋剂检测技术开发,利用新科技提高兴奋剂检测水平。二是加强反兴奋剂国际合作,与世界竞技体育强国开展反兴奋剂领域的双边交流,密切跟踪国际发展动态,深入交换反兴奋剂信息,切实提高反兴奋剂治理工作的实效与水平。

3.5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竞赛新体系

3.5.1 全面推进竞赛体制改革

新时代,要进一步完善竞赛体制,建立与经济社会转型和竞技体育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竞赛制度。通过鼓励社会广泛参与,推动竞赛体系的社会化、科学化、制度化和多样化,探索适合不同运动项目特征的竞赛管理办法,打造多层次、多种类的竞赛体系,逐步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引导、形式多样的竞赛管理体制。

第一,健全全运会、冬运会、青运会等竞赛制度,推动竞赛的市场化和社会化改革。一是对国内赛事实行分级分类管理。通过深化全运会、冬运会、青运会体制改革,带动我国竞赛体制的全面改革,发挥全运会在推进赛制改革方面的引领作用;二是加快推动竞赛的社会化。坚持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各类体育竞赛的服务监管,改革和完善赛事申请办法、项目设置、赛制编排、运动员注册、计分办法和监督措施等,充分调动地方体育部门和社会力量办赛的积极性;三是大力鼓励“跨单位跨项跨界”组合比赛。根据不同地域特征、不同项目的竞赛特征,利用社会市场资源,建立科学合理的竞赛协作机制,扩大专业赛事举办和参赛的灵活性、开放性和自主性,对多个单位组织的比赛同等公布所取得成绩,共同分享获得名次;四是加快推进市场化程度较高的项目建立职业联赛体系,积极开发和培育不同项目竞赛市场,利用市场激活职业联赛的活力,逐步建立起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符合现代体育运动规律的单项竞赛制度。

第二,打造围绕国际大赛参赛目标、服务奥运战略的竞赛体系。积极适应国际上以奥运会、冬奥会为中心的奥运资格竞赛制度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竞赛制度,坚持全运会与奥运会接轨,年度赛事与全运会挂钩,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系列赛、大奖赛、分站赛等,将国内比赛和国际比赛有机结合[12]。从利于奥运会参赛为出发点安排国内比赛,根据奥运项目的规律特征以及项目的市场化、社会化程度,协调年度竞赛计划,积极发挥竞赛的杠杆作用,形成科学、合理的奥运备战竞赛体系。要以满足奥运需求为目的,扩大赛事规模与数量,构建既符合项目发展和市场化、社会化、多元化赛事需要,又符合青少年运动员成长规律要求,与国际接轨的竞赛制度,通过打造多元竞赛体系挖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最大竞技能力,让竞技状态最好的运动队或运动员脱颖而出。

3.5.2 建设中国特色职业体育联赛制度

国际上竞赛制度已经形成了以奥运会、冬奥会为中心,具有周期特征的奥运资格竞赛制度和以市场为导向的职业竞赛制度。新时代的中国职业体育要积极与世界职业赛事接轨,进一步创新职业体育赛事的发展方式,建设中国特色职业体育联赛制度,不断提升职业赛事的国际化水平。

第一,做好职业体育联赛顶层设计,创新中国特色职业体育发展方式。一是充分利用社会市场资源,将国内比赛与对外市场开拓紧密结合起来,严格联赛准入制度,扩宽项目协会的组织形式,由项目协会和参与其中的俱乐部共同拥有联赛产权,推动职业赛事的品牌运营;二是进一步深化运动项目协会改革,打造不同级别的职业联赛,构建政府引导、依托市场、协会监管的联赛管理制度。根据项目特点,将国内比赛、世界大赛与市场化职业赛事的品牌建设有机结合,以职业赛事开发为核心,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多样化、多层次的职业体育联赛体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联赛发展模式[24]。

第二,协调服务市场的职业体育与“为国争光”的专业体育的关系。首先,要协调项目管理中心与协会、职业俱乐部的关系,完善多个主体的协作机制和相应的自律机制,明确政府、协会、俱乐部的权责利关系,通过健全奖励激励机制,对于承担有“为国争光”项目的职业俱乐部,国家要以契约方式给予资助,从而引导高水平职业体育项目参与到奥运会、亚运会等国际大赛之中,提升为国争光能力。其次,在立足我国国情和尊重职业体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运动项目的市场化程度,优先发展职业化程度高的运动项目,广泛利用社会市场资源进一步提升这些项目的竞技水平,争取涌现更多的高水平运动员,从而带动和引领我国运动项目水平的整体提高,满足“为国争光”的需要。

第三,发挥俱乐部在职业联赛中的主体地位,推动职业联赛的实体化运营。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探索足球、篮球、排球、网球、冰球、高尔夫球等项目职业化道路,不仅要打造不同项目的职业联赛,而且要以职业联赛为载体打造职业体育的“联盟体制”。借鉴国外职业联盟的成功经验,如美国四大职业联盟的运作方式,不断完善我国职业联盟的运行体系,推动职业联赛的实体化运营,为市场提供优质的体育赛事产品。通过办好职业联赛,逐步提高职业体育的成熟度和规范化水平,不断推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精品职业赛事。

第四,与世界顶级职业赛事接轨,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化品牌赛事。充分利用社会市场和国家对外政策,加强与世界职业体育组织的沟通与交流,积极推动职业赛事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融合,将国内一些职业化水平高的赛事带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打造精品赛事,进而不断向世界其它地区推广。可以根据我国体育项目的职业化程度和在世界的影响力,挖掘赛事文化,不断增强职业体育赛事的市场化程度。重点推动一些传统优势项目赛事的国际化推广,如对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要率先实行走出去战略,到2050年重点培育出3~5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化品牌赛事。

3.5.3 推进体育、教育和社会竞赛体系新融合

构建多层次竞赛体系是筑牢体育强国建设根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工程的重要载体。推动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系统竞赛体系深度融合,有利于拓宽体育竞赛种类,调动青少年参与竞赛的积极性,更好地实现竞技体育在体育强国建设中的育人功能。

第一,整合竞赛资源,打造多层次、多样性竞赛体系。体育、教育和社会系统要联合打造新型竞赛体制,建立常态化的竞赛机制,构建相互衔接的县、市、省、国家四级竞赛体系。可以根据不同项目特征,实行国家投入、市场运行的纵向分级混合赛制。要明确不同系统分工,体育部门管运动竞赛,教育部门抓人才培养,社会系统引经费支持,通过三大系统协同,形成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的新格局[13]。可以根据我国学校地域分布,在全国构建相对固定的校际体育联盟和竞赛区域,使校际体育联盟成为推动区域赛事发展的新生力量,并逐步形成辐射能力强的全国学生精品赛事[3]。

第二,打造青少年竞赛体系、学校竞赛体系、职业竞赛体系有机融合的新型竞赛体系。通过协调不同系统的关系,推动教育系统、体育系统、社会组织共同投入竞赛体系,共同打造区域竞赛体系,推动开展跨区域体育竞赛活动,定期举办综合性运动会,促使各级各类竞赛协调发展。具体实践中,可以把一些国家重点扶持的运动项目作为突破口,积极发挥单个项目的示范效应,如在全国上下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背景下,要尽快落实校园足球振兴计划,打造精英赛、联盟联赛、联盟杯赛、草根联赛,涵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级以及U9-U22共十一个组别的赛事体系,构建多元参与的体育竞赛体系。

第三,丰富竞赛形式,优化多样性竞赛选拔机制。完善竞赛管理办法,明确青少年竞赛要以体能类游戏竞技为主,随着青少年年龄增长逐步增加竞赛难度,体育、教育和社会系统要联合创新竞赛内容,运用等级赛、大奖赛、对抗赛等多种比赛形式,增强竞赛的娱乐性与观赏性,吸引青少年广泛参与。此外,要改革运动员的注册制度和比赛身份的核实制度,完善运动员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注册制度,建立竞技体育后备人才信息网,畅通学生运动员进入各级专业运动队、代表队的渠道,通过优秀运动员的层层选拔,稳步提升后备人才输送的数量和质量。

3.6 拓宽竞技体育项目文化建设新渠道

3.6.1 加强运动项目文化内涵建设,多层面开展运动项目文化发展活动

运动项目是竞技体育生存与发展的“细胞”,文化则是运动项目发展的“精髓”。开展以运动项目为核心的体育文化建设,发挥运动项目文化的传播和引领作用,激活运动项目的生命力和持久力,是推动运动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第一,深挖运动项目文化内涵,丰富运动项目文化。在运动项目推广过程中,要把文化内涵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通过挖掘运动项目的形成与发展历史,总结运动项目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点。要注重运动项目文化档案的搜集与整理,做好运动项目历史资料留存工作,对不同时期运动项目的组织文化、团队精神、竞技特色等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不同项目文化档案。在运动项目推广实践中,要以运动项目或体育文化内涵和外延拓展为主要内容,带动运动项目文化发展,如开展以运动项目活动为主的青少年训练营、打造运动项目文化名城等,通过丰富、完善运动项目文化,塑造完整丰满的运动项目形象,使运动项目发展更加具有生命力和持久力。

第二,以赛事为平台,厚植运动项目文化。运动项目文化蕴含在运动和竞赛之中,要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文化特征,转变运动项目发展和办赛思路,建立契合运动项目文化的赛事符号标识体系,将各类赛事打造成为集中展示运动项目文化的舞台。在比赛期间,要围绕不同项目举办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文化展示,在赛事解说中,要穿插有关项目比赛规则、历史起源、发展情况介绍,普及运动项目知识。要以举办赛事为抓手,注重赛事合作伙伴等相关活动宣传中运动项目文化的塑造与传播,要安排与观众互动环节,通过赛事拉近与观众沟通的距离,从而增加群众对项目的参与度,扩大运动项目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培育运动项目发展的社会基础。

第三,构建日常生活实践中的运动项目文化环境,扩大运动项目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力。将不同运动项目文化融入不同群体的实际生活之中,培育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传统项目休闲体育文化,要注重从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层面强化运动项目文化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在社区中凸显区域运动项目文化特色的经典性元素和标志性符号,促进人们形成健康积极的体育参与意识。在青少年的生活和体育教育中要全方位融入运动项目文化,要不定期的举办有关运动项目知识讲座和体验互动活动,通过举办体育音乐、体育绘画赏析、青少年俱乐部训练营等文化交流活动,让青少年参与其中,激发青少年体育参与兴趣。

3.6.2 重视体育明星运动员的引领作用,弘扬优秀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文化

优秀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推动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是促进运动项目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运动项目推广中,体育明星运动员在塑造运动项目文化精神、展示项目文化内涵以及形塑良好的国际形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第一,打造并推出体育明星运动员,塑造运动项目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大对运动员队伍中典型人物、典型事迹挖掘,培养具有优秀个人品质和良好运动成绩的运动员,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明星,使其成为体育精神的传播者和中国体育的代言人。利用优秀运动员的明星效应,推广运动项目文化,通过组织运动员进社区、进学校、与青少年俱乐部合作等方式,开展运动项目文化交流活动,打造运动项目的公益形象,通过体育明星的榜样作用,树立运动项目积极、正面的社会形象,扩大运动项目影响力。通过塑造运动员精湛的运动项目技术、完美的赛场形象、专业的媒介素养、高尚的文化生活品位等方式,树立运动项目的良好形象,推广运动项目文化。

第二,弘扬优秀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文化,推动传统体育项目传承与国际传播。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广,传承优秀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促进优秀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一是推进中国优秀传统运动项目博物馆建设。要采取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措,加强对传承稳定性和完整性较差项目的保护,通过对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拍摄制作专题片、建立中华传统运动项目库、对运动项目传承人给予政策和资金扶持等形式,推进优秀传统运动项目传承。二是推动传统体育项目国际传播。通过举办国际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加强运动项目对外宣传,积极借鉴日韩的跆拳道、空手道国际推广策略,提高武术等项目的技击水平,提升优秀运动项目的国际影响力,使中国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得以传承并发扬光大。

3.6.3 大力发掘运动项目精神特质,加快发展运动项目文化创意

第一,发掘运动项目精神特质,提炼运动项目精神产品。不同运动项目所赋予的精神内涵不相同,要注重根据我国不同运动项目特征,发掘项目背后的精神特质,形成项目特有的文化精神和文化符号。一是围绕不同项目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推动体育影视、体育动画、体育图书等文化产品创作,收集、整理、存档、研究、开发运动项目文化资源,继承、传播、提炼运动项目精神产品。二是创造能够弘扬运动项目正能量的影视作品,如《女篮5号》、《少林足球》等,要借助现代高科技和网络技术创造各类项目的电子竞技运动,从而更直观形象的体现出运动项目的文化特质;三是开发各类运动项目的职业体育联赛、国际重大比赛的文化衍生品,挖掘运动项目背后的励志性故事,使之成为体育精神的传播载体,从而扩大运动项目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认同感。

第二,加快发展运动项目文化创意,提升运动项目文化内涵。一是以运动项目为载体,建设体育文创孵化基地或产业园,把文化、创意、科技等元素引入运动项目发展,提高体育衍生品的创意和设计水平,推进运动项目与创意、游旅、会展、休闲娱乐、地域文化的融合发展。二是提升运动项目协会发展水平,扶持体育文艺创作,鼓励支持社会组织和艺术家开展体育文学、体育艺术品、体育电影、体育摄影、体育音乐、体育标识、体育收藏、体育文化创意等展示活动,扩大运动项目产业的服务层次与规模。三是加快体育博物馆、网上运动项目展示馆、名人堂和体育档案馆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各种体育馆、开展体育文化博览会等品牌活动,使其成为传承运动项目文化、弘扬体育精神的重要窗口。四是开发科技含量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运动项目产品,培育国内一流品牌的项目赛事,着力打造影响力大、参与度高的项目精品赛事和节庆体育活动,提升运动项目文化内涵。

4 结语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竞技体育在国家改革的大潮中搏击奋进、砥砺前行,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面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竞技体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赋予了竞技体育前所未有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进入新时代的中国竞技体育要把握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息息相关的定位,积极服务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把竞技体育事业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全局中去谋划、去推动、去落实、去担当,在赋予为国争光新内涵、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新要求、提升国家体育治理能力新水平、服务强国建设新需要等方面肩负起新的战略使命,推动竞技体育在实现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带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为实现体育强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1]鲍明晓.关于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基于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体育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2):1-16.

[2] 鲍明晓.体育助力“五大建设”[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1):7-11.

[3]池建.竞技体育发展之路——走进美国[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4]陈小平.科技助力奥运训练:形式、进展与对策[J].体育学研究,2018(1):76-82.

[5]国家体育总局.改革开放30年的中国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41-148.

[6]苟仲文:奋力开拓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新局面[EB/OL].[2017-12-25].http://wemedia.ifeng.com.

[7]苟仲文:体育改革要走出“圈子”“突出”开放[EB/OL].[2018-04-10]http://www.orz520.com/a/sport/.

[8]胡鞍钢.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9]黄海燕.新时代体育产业助推经济强国建设的作用与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1):20-26.

[10]刘青,王洪珅,孙淑慧等.国家发展视野中的大国体育崛起[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1-6.

[11]栗战书.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N].人民日报,2017-11-09.

[12]竞技体育“十三五”规划[EB/OL].[2017-08-10]http://www.ndrc.gov.cn/fzgggz/.

[13]《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组.体育强国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0.

[14]《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全文[EB/OL].[2016-05-05]http://sports.china.com.

[15]彭国强,舒盛芳.美国国家健康战略的特征及其对健康中国的启示[J].体育科学,2016(9):10-19.

[16]彭国强,舒盛芳,经训成.回顾与思考:美国竞技体育成长因素及其特征[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7,(5):28-36.

[17]彭国强,舒盛芳.中国体育战略重心转移的历史回眸与未来瞻望[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10):5-12.

[18]任海.体育强国:由重在国家建构到重在国族建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1):1-6.

[19]杨国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多元化培养模式与优化策略[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7,(6):17-22.

[20]杨国庆,陶新,许秋红.江苏“精英教练员工程”建设与实施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6,(6):1-6.

[21]钟秉枢,何俊,郝晓岑等.基于“补短板”视野下的新时代中国体育强国发展道路探索[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1):4-9.

[22]钟秉枢.新时代竞技体育发展与中国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1):12-19.

[23]许敏雄.竞技体育强国之路[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12-18.

[24]杨桦,任海.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由“赶超型”走向“可持续发展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1):1-9.

[25]习近平.党的十九大报告[EB/OL].[2017-10-27].http://www.gov.cn.

[26]熊晓正,夏思永,唐炎等.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模式的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竞技运动体育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不正经运动范
我们的“体育梦”
花与竞技少女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同台竞技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