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2018-10-13杨春雨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24期
关键词:初中数学措施

杨春雨

【摘 要】数学是一门非常抽象的学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难发现,很多学生都会觉得数学是比较复杂和乏味的学科。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对此不仅提不起学兴趣,而且还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适应新课改后的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制定相应的新课程标准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引导学生们进行学习,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学习兴趣。并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提升教学质量;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24-0072-01

引言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大多都以自己为主体对学生们进行教学,这种方式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还会使学生在长期松懈的环境中放松自己。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集上数学本身所具备的逻辑性,老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以学生为主体铸件厂在高质量的教学成果,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对教学环境进行创设。

一、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倡“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动手操作和积极思考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动口、动手、又动脑,亲身参与课堂和实践,包括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要强调凡能由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要由老师提出;凡能由学生解的例题,不要由老师解答;凡能由学生表述的,不要由教学写出。数学课堂不再是过去的老师“一言堂”,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应主动参与、积极引导、耐心辅助,与学生平等合作、努力探研,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创设教学情境,努力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

要想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发挥其主体地位,必须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即学生对于自己学习主体地位、主体能力、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而要唤醒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平等、民主和和谐的课堂气氛。

情景课堂教学法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果运用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问题情境,则更能激發学生的求知欲。教学中,若能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通过各种问题情境的设置,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经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与合作,从而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这对学生今后能否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数学知识大有益处。现在的数学新教材中几乎每一课时都设置了问题情境。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深钻教材,深刻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本地区、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师生双方交往互动,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能真正把老师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把学生转变为真正学习的主人。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充分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合理利用现有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并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十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教师可以中可通过新增设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结合教学内容并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1.利用“读一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学以致用。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造合适的情景,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具体化,学生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使学生不断产生兴趣。新教材的“读一读”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既可以扩大知识面,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2.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多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桎梏,学生学得苦,老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样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制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应试教育”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充分使用新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利用硬纸、木条、铁丝等材料制作一些简易的几何模型,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够由简单的实物想象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象出实物形状。”

3.利用“想一想”,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编排上版式活泼、图文并茂,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数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教材安排的“想一想”对开发思维、培养兴趣有极大的帮助。

四、因材施教、精心设计例题、作业

哈佛大学有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教学理念:“老师教的具体知识不久就会被忘却,但是经过训练后能力的提高是抹不掉的,学校应有这样的水平训练。”因此,精于施教,强化训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前提。老师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选取适应初中生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训练,达到优化教材的目的。对教材未涉及到新知识、新内容及时进行补充,并讲透讲好。还要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师生互动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要适当地处理好提问的对象,难度和时机,要针对某些重难点和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使其获得不同程度的启示和受益。作业要精,要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具有典型性的习题。

五、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国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对教学方式的要求也在日益高涨。我们知道教学与学法同步改革的实质意义在于教老师的教,贵在启发,善于诱导,真正成为课堂中的主导者;学生的学,贵在自得,使其能愿学、会学和博学。只有这样,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教与学才能达到最佳状态,数学质量才能不断提高。总而言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的中学数学课堂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课堂上我们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我们的课堂越加变得春光灿烂,精彩纷呈。

参考文献

[1]马跃.论初中数学教学的几点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2012,(06).

[2]董慧英.新课改下多媒体与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结合[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02).

[3]徐学谦.如何创设情境进行数学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1(15).

猜你喜欢

初中数学措施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20条稳外资措施将出台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